易聪之文选19: 纪念新版《北流县志》主编梁树礼先生 易聪之
今年(指2015年)4月是北流的文化名人、新版《北流县志》主编梁树礼先生逝世10周年,梁树礼先生的功业好象现代北流人不太了解,网上有关梁树礼先生的资料和报道不多见,在此就笔者所知,科普一下。 一、梁树礼先生简介 梁树礼(1931-2005),北流新荣镇大同村人。中共党员,副编审职称。先后毕业于省立广西郁林师范学校(今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前身),北京社会函授大学中国方志学系。解放初期,曾在基层区委会工作,参加土地改革,获省评为二等功臣,奖给铜质奖章一枚。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先后在北流县委会农村部、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编辑县报、工作通讯。七十年代参加过三线建设枝柳铁路大会战。八十年代以来任北流县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县志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负责主编的《北流县志》获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北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曾获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退休后,曾受聘为北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问、《北流报》编辑。历任北流勾漏诗社(今改为北流诗词学会)副社长、副会长,《勾漏诗词》副主编。为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作除地方志和文史资料外,发表在各级报刊作品一百多篇。成果及小传载入《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世纪专家传略》、《当代中华诗词家大辞典》、《20世纪中华诗人代表作》、《中华当代绝句选粹》、《中国民间诗人作品选集》、《修志吟》、《广西诗词学会名录》等。2000年后,曾受聘主编《北流市供电志》、《北流市军事志》和《北流当代诗词》。编写大量北流文史资料发表在市政协主办的《北流文史》上,为我市留下许多宝贵文史资料。2005年4月逝世,享年75岁。 二、我相识的梁树礼先生 笔者认识梁树礼先生,已经是41年前的事了,1973—1974年那时,笔者有幸参加三线建设,参加枝城至柳州的铁路建设,原先在北流民兵团一连当班长(每班约12人),后来因我有点多才多艺吧,被调到团部当通讯员,团部设在广西融安县石渣场。那时梁树礼先生是县里干部抽调在团部做文字工作,是秘书吧。那时我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团部广播站兼刻印蜡纸和团文艺队的电工,且兼协助梁树礼先生做文字工作,把他撰写的乱七八糟的文字稿重新抄写清楚(一般用复写纸抄若干份),以供给上级领导阅看或交寄当时的铁路建设简报刊登。梁树礼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中等身材,身体稍胖,行动有点迟缓、踏实。就象古代师爷样人物,连行路都象在思考问题,或说一步三计。梁树礼先生为团部拟写的文字稿有工作总结、工地报道、以及那时的政治运动大批判稿之类,其文字看来是功力不凡的,我也从中学到一些文字处理知识和技巧,对这位前辈我也是较尊敬的。 同事时间大约一年,枝柳铁路建设铺轨道已到广西三江县和湖南边界地方,柳州铁路局便裁减铁路建设人员,团部也解散了,除留下部分人员外,于是大家都回到县城。后来我遇到招工去了玉林工作。梁树礼先生大概在县政府做秘书工作,具体不详。 后来在八十年代后期,我又调回北流工作。那时梁树礼先生正在县志办主编新版《北流县志》,忙得不可开交,我到过几次县志办了解新县志的编辑进程情况,梁树礼先生嘱我帮助找些北流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我虽然答应但无能为力,因我辈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在学生时代读书不多,阅历不广而无法提供。 后来县志编成,需要打印送审稿给上级审定,但那时是还没有电脑类打印机的,一切都是使用机械打字机在蜡纸上打字,一锤一字。当时县志办只有一位打字员,应付不了打印送审稿的任务,而那时我也已经精通机械打字技术,所以主编梁树礼先生找到我,要我无论如何要帮他县志办打字一部分县志稿,其他单位的打字员也接到了打字送审稿的任务。他交给我的任务是打“县志中的大事记”和其他章节。记得报酬仅是每张蜡纸(每张字数约700—800字)1元或1.2元?这样我经过努力,为县志办打字大约收入300多元吧,感谢县志办的领导。 后来1994年,新县志正式出版后,我购买了一本(70元),于是对北流的历史文化方有了深刻了解,增进不少知识。新《北流县志》获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北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被称为县志中的珍品。梁树礼先生等县志办编志人员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后人缅怀牢记的。 梁树礼先生1993年退休后,曾受聘为北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问、《北流报》编辑。历任北流勾漏诗社(北流诗词学会)副社长、副会长,《勾漏诗词》副主编。 梁树礼先生一生都是从事文字工作,著述甚丰,功业可与北流国学大师陈柱和广西才子冯振媲美,在北流市政协主编的《北流文史》中有其发表的大量文史文章,是研究北流历史文化的必读篇章,北流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惜尚未见有先生的文集出版,若先生的后人们愿意整理编辑出版其文集,笔者当助一臂之力。 先生不幸辞世于2005年,享年只有75岁。那时我的消息闭塞,竟然不知他的辞世,深以为憾。值此纪念先生辞世十周年之际,谨作一迟来的挽联以缅怀: 树撰文章,功业直追陈冯志;(注:陈:陈柱;冯:冯振) 礼编县志,妙笔尽现党政心。
注:本文原发表在2015年政协出版的《北流文史》。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