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部分农村出现“人走房空”现象,继而又逐渐演化为人口、住宅、产业等方面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了解农村“空心化”真实状况,探求治理“空心化”问题的有效路径,相关部门提出了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加强素质提升。扎实推进村“两委”班子能力素质提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务知识、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各级各类培训,强化学用政策,积极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抓好农村党员大培训,推动村“两委”干部转变观念、担当作为,
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对村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让干部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梳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考核监督,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镇干部加强指导,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储备培育。加强后备干部储备,全面摸底辖区农村技术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人员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年轻人才情况,动态掌握人员思想、去向和就业等情况,常态化联系优秀年轻人才,增进互动交流,动员优秀年轻人才回乡创业。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将村级储备人才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传帮带,强化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实践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