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72513|回复: 0

[文物古迹] 天啊!北流居然隐藏着一个清代古民居群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最近,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全国有915个村落名列其中,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第五组)赫然上榜。

这是继民乐镇萝村之后,北流市第二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村落。北流境内单体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最高、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民居群落——赵氏“司马第”,就坐落这个村落之中。
“司马第”,因建筑的照面有镬耳,又称为“镬耳楼”。它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6年),至今已历190多年历史。这座庞大的古民居群落,有百余间房屋,在桂东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大宅门”。它是属于典型的“驷马拉车”建筑格局,由院落、神龛、厅堂、屏风、天井、横廊、火巷和后花园等组成,宅前还有大地坪和水塘。整个建筑群落向心围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它檐牙高啄,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绘墙涂壁,而且布局玄奥,曲径通幽。建筑艺术之精致和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家族的兴衰,祖宗的荣光,子孙的昌盛,在这座藏于乡野的北流清代府第式古民居中尽目了然。

d994765ac9e6b882139c563298fddaea.jpg

“司马第”:一座庭院深深的镬耳大屋
新圩镇是北流市北部有名的“人文之乡”,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资源,如玉虚宫、司马第、文武阁、大江埠古桥等,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如裴圣娘文化节、北帝文化节、三月三等,可以说既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又风情万种,独具魅力。其中,最为让人赏心悦目的是独具有岭南建筑艺术的清代古民居群落——赵氏“司马第”。近日,笔者与几位友人探访了这座位于新圩镇新圩村第五组的赵氏古宅。

7ac68ca27ff7baf67b9b128a462e741f.jpg
远远望去,密密匝匝的青砖瓦房庄肃而又静谧。在古屋群前的大地坪下车后,我们走进赵氏古宅,迎面而来的牌匾、宅门、屏风、窗棂、檐角、瓦当……古朴细致,透出一股撩人心弦的岁月沧桑。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明清风格的民居讲究防御性,大门一般只有一个。而这座古屋群却有多个门户,仅前座就有四个进出的门口。这也许彰显赵族人多势众,不惧外扰。这也是“驷马拉车”建筑的一个特色。
古宅的中门明显比其他三个小门宽大很多,这显然是正门。正门门额高悬匾牌一个,上书“司马第”三个大字,匾上还有“嘉庆二十四年孟夏吉旦”、“例授分州赵锡爵立”两行小字。不用细究额匾便知不是真迹。
“司马第”,顾名思义是“司马”的府第。“司马第”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司马”是古代的一种职衔,从西周至清代,历代都有“司马”的官职,此职有虚有实,有大有小,因时而异。而明清时期,大司马作兵部尚书的别称,而司马则是州同、同知、左堂的别称。此屋主人赵锡爵立匾自称“例授分州”,后笔者复查《新圩司马第赵文庆房谱》,谱中记载赵锡爵中过举人,例授州同知的官职。而在何地任职,政声如何,均无法查实。

5460613f0f0a21ac67619d5be8e2c995.jpg
赵锡爵致仕任职之后,为光耀门楣,曾在老祠堂立“司马第”匾牌。后又与族中兄弟五人又大兴土木,开窖烧砖瓦,历经三年,建成三进落两从厝,共计一百零九间的大型府第。这座府第为象征身份地位的镬耳屋,而且是典型的“驷马拉车”格局,即是以神龛(香火厅)为中轴,左右从厝两廊,两边以天井采光,前座有大小四个门进出,有院落、厅堂、屏风、火巷和后花园,宅前有地坪和水塘,向心围合、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整座建筑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镬耳照面。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镬耳楼”建好落成之际,赵锡爵又立“司马第”额匾一块在府第前。这座大屋由于天井、火巷多,屋宅中采光好、通风良好。不过,现在赵氏族人已经没有人在这座大屋里居住,“司马第”主要用于祭祀先人和族中办理红白事。

3251718d4c6cdabf66921a93cd7e85c4.jpg
新圩“木园赵”先祖乃从粤东迁来,其祖居风格保留浓郁的广府民居风格,如门楼、镬耳墙、天井、趟栊门等元素,都有着广府建筑文化的印痕。作为大族世家,“司马第”并没有像北流其他古民居一样四角有炮楼,在防御性功能上并不突出,这也让我惊奇不已(四角有炮楼,房屋有明显的防御性,这也许是客家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司马第”在建筑模式上属典型的“驷马拉车”,它是岭南民居建筑中最为恢宏大气的一种建筑模式。因而这样庞大的古民居群落,在桂东南地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在整个岭南地区也并不多见,可见其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驷马拉车”是从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宫殿“府第”衍变而来的古老的建筑形式,集居住与祭祀于一体,保留了一些古代“京都帝王府”的遗制,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形成制度森严的建筑格局,维系着传统的宗法制度和人文理想。“木园赵”族人斥耗巨资建此庞大建筑,也许是为了彰其大宋皇族血缘的高贵与显赫。虽是如此,“木园赵”族人仍尊崇耕读传家,睦邻仗义的家风。
“木园赵”:大宋皇族荣光下的北流望族
284年前,“木园赵”先祖赵文庆与金兰结义兄弟吴文清由粤入桂定居。如今吴赵亦异姓如同族,情同手足,互帮互助,在当地传为美谈。
新圩有两座“司马第”,并有“大司马第”和“小司马第”之分。我们在当地一位熟人的引领下,探访了“小司马第”(即“木园赵”总祠,在新圩村八组九组)。因司马之职历朝长期沿用,民间有“司马者,非荣即贵”之说,因而古代任过同知的官员,致仕后往往在自家宅第前悬挂“司马第”匾牌。赵锡爵在未建镬耳楼前,就是在老祠堂这边立“司马第”匾牌。在建起镬耳楼后,又立“司马第”于府第前。
老祠堂那边的祖屋也叫“司马第”,由于远比镬耳楼的“司马第”规模小,就称为“小司马第”。两块“司马第”匾牌均为赵锡爵所立。据闻赵锡爵是清代的一个书法名家,相传在未中举取“司马”官职之前,曾在桂林城中卖字为生。“司马第”中香火厅立有“敦睦堂”匾牌,就是其手书。
这样,“大司马第”和“小司马第”都有“司马第”门额,除了立匾时间不同,其他都基本相同。而两边的门联都是“金城世泽长,玉尺家声远”。这是赵氏宗祠的通用联,上联典说西汉赵充国,以七十高龄驰骋金城,招降破故。下联典说唐末赵光逢,时人以其方直温和,称之“玉界尺”。
据闻“木园赵”族人有大宋皇裔的血统,初时赵锡爵要建镬耳屋,里邑曾有三个秀才告官,言诉赵锡爵区区举人学衔,司马官衔,无理由建镬耳屋。而县衙又以赵锡爵为大宋皇裔为理由,准允其族建镬耳屋。崇尚耕读传家的“木园赵”族人,政界、军界、学术界、文艺界多有俊士、名士。广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钱币收藏界泰斗赵盾就是“木园赵”族人。我认识不少新圩籍的教书育人者,多有“木园赵”裔孙,此族多文化人矣!
“木园赵”族人在今新圩平安山还建有“泰安楼”( 亦称“郎官第”),相传这座古楼用红石条筑成,楼高七层,有九丈之高,四壁有炮眼。后因族人嫌这座红石楼阁石熬太大而拆除。
赵氏“司马第”藏于乡野,在外地游客中的名声并不显赫。以前,赵氏后人都住在古屋之中。现在都古屋边自建了新房子,逐渐搬出了古屋。但当遇到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古屋也会热闹起来。不时还会有一些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参观古屋。可惜,赵氏“司马第”还没有列入任何一级文物保护范围,额匾真迹和一些珍贵的木刻、挂落、窗棂、屏风等文物或盗失、或损坏。古屋内成为不少村民堆柴草、圈养家禽的地方。
“祖先给我们建了这么好的房子,可是到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它,对它进行修缮、保护。”一位“木园赵”老人说,他希望能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机遇,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保护、开发这座清代风格古屋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