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继而是元宵节。然而,在与粤西地区毗邻的广西北流南部乡镇,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这里特有的习俗——“年例”。
北流市的白马、大伦、扶新、六靖、清湾、石窝、平政等几个南部乡镇,圩镇和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一个村子、一个圩镇每年都在一个固定的日子举行,主家称“做年例”,客人称“吃年例”,在外地称“庙会”。
过了农历正月初一,“年例”便开始陆续登场,一直持续到二月底,个别地方则延续至三月中旬。不过,大多是在元宵节或元宵节前后。过去,贯穿整个“年例”的大都是迷信的活动。人们热办“年例”,意在庆祝开年,迎春接福,并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 “三牲”供菩萨享用。“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集中在一处一起拜神,然后大放鞭炮。“年例”的早上,菩萨出游巡门,人们抬着菩萨挨家挨地走,还跟着个道士,到了一家就手舞足蹈,念念有词,陪着菩萨共舞,十分滑稽热闹。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他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抢炮头等等,往往是通宵达旦地闹。6 ~5 t9 m4 h$ J& [; H( E
“年例”当日,入圩镇路口或村口或牌楼高搭,沿路彩旗飞舞,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每家每户都各自忙碌准备着丰盛的美味佳肴招待亲朋戚友。不管来自远近,甚至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登门都是客,主人都会热情款待招呼茶饭,家家户户广延宾客,从早到晚乐而不疲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随到随吃,人越多越体面。亲朋戚友聚在一起,豪饮海吃,人是一拨拨地来,一批批地走,主人家高兴,客人也开心。谁家客人多,门前停的摩托车、小车就多,主人的面子就越光彩。若是门庭冷落,则要被人看不起。 而“年例”过后,农人即开始春耕。当地农人以勤耕乐种为荣,忙过年更忙农田,闹“年例”更闹春耕,年年如此。
年例的由来
在茂名市的电白、高州、化州、茂南、茂港及近邻吴川等地的农村,至今仍沿袭着一种奇特的民间文化习俗——做“年例”。当地人把做“年例”看得比过年更重要,过年可以单间点,做“年例”则不能马虎,必须大操大办,热热闹闹,让亲戚朋友大吃大喝一餐。
“年例”的时间各地不同,主要集中在过完旧历年(春节)的农历正月份,但在整个地区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12月30日都有过“年例”的。什么时候过“年例”,是由各地宗族的先人早已固定的。
做“年例”的民间习俗,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它驱使着我们去追根溯源其文化与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联系。
一、“年例”大于“年”
“年例”它与传统的过年一样非常热闹、喜气,不同的是当地人把它看着大于过年。做“年例”中其文化内涵不知不觉地深深印刻在当地百姓的心底,那就是冼太夫人文化。
民以食为天,“年例”的那一天家家都把宰好的猪和杀好的鸡、鸭拿到广场或村门口摆出来一同展示,他们称这种形式为“摆谯”,“摆谯”是“年例”那天的第一个项目,人们一早就在自家的“摆谯”位旁等候请来的“神像”——冼太夫人塑像。敬拜时,在浓浓的炮竹烟雾弥漫之中,可以看到敬拜的人群里不仅有老人、中年人,还有年轻人和小孩子们,场面非常壮观。据说,“摆谯”一来是看一看谁家的猪肥,谁家的鸡、鸭大,二来也有请冼太夫人回家与大家一起过年之意。
“年例”活动,“初时是骑马、射箭、比武,以后演绎为游神,演戏。”其中的“游神”就是把“神像”请出来,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游神”的习俗如果用一种迷信色彩的单纯解释是不科学的。
我们发现“年例”中“游神”的神像却总是有14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冼太夫人的雕塑造型。“游神”时所经民宅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绽放,以示敬意。走访的时候,乡里人说,“年例”包含有三层涵义:一是请冼太夫人沐浴、更衣。因为冼太夫人生前每逢节日都要出来巡视,所以这一带的人们就习惯性地把她接回娘家与大家一齐吃饭过年。吃饭时,来客无论认识与否,越多越好,以表示有人缘,家业兴旺的意头。二是请冼太夫人出来游一游,看一看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感谢冼太夫人给自己带来的富裕。三是今天的“游神”也是过去为抵御外来的侵犯而显示自己村落势力而演化的一种形式。
从史料中看,冼太夫人在当地一带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年例”活动最初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史料中说:“冼太夫人的后裔他们按皇帝当年对冯氏家族祭祀和游神时的特许口喻,可以组织12支长号,每次可连续打12下铜锣,连续燃放12声响炮。尤其逢元宵节,冼太出游旧城时,随后队伍有几百米长,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热闹,情绪激扬。”
现在这种“年例”活动的起因,虽说已无百姓关心,也很少人去探究它的来历。就如同人们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舟比赛、包粽子吃,用以纪念屈原一样,这种习俗是通过长期的演化,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风俗习惯。而其演化的过程虽无史料记载,但还是有迹可查的。
由此推理,这一带的人们不仅把“年例”当作一种习俗,而且习惯性地把冼太夫人塑像奉为神像。这不能不使人联想这种风俗习惯是经过数千年的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纪念冼太夫人的一种形式。然而,当地人把“年例”看得比过年还要重要,这与冼太夫人对岭南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她的贡献对当时的岭南一带。甚至对整个中原的局势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精神也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千里河山的岭南大地上,冼太夫人早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爱戴的偶像,信奉的神灵。这就是当地人把“年例”看的比过年还要重要的因素之一,也许,这正是冼太夫人文化的一种形式。
二、“年例”中的冼太夫人
有人说:“中国的女神有两位:一位是妈祖,另一位就是冼太夫人。”前者传说中为海上人们显灵解难的“女神”,是百姓心目中法力无边的“女神”。而后者则是真实的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造福于百越族人民的首领——冼太夫人。
在今天岭南一带包括海南的民俗中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冼太夫人的崇敬之情,它形成的原因显然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毫霸割据、政令不行、朝廷官军屡次征剿,使得俚族长期遭受战争之苦,少年的冼太夫人在学会读书知礼的同时,也学会了打仗和谋略。由于战争,她的父亲、史长和许多族人都死于朝廷官军的刀枪之下。胸怀大志的冼太夫人看到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贫穷,她看到了百越人民的渴望,看到了社会的安宁将给国家带来的是和平、强盛,给人民带来的是快乐和富足。这对当时冼太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后人对冼太夫人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冼太夫人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长期以来,民间由于对冼太夫人的怀念、崇敬,在各地建造的冼太庙中,已形成一套‘初一、十五拜冼太,困忧求冼太,小孙契冼太,夫妻不和求冼太,诞辰祀冼太’的习俗。”
史料记有这样的故事:“时高凉有大姓冼氏,世为俚族首领,统部落10余万家。冼氏有女名冼英,自幼便有谋略,善于抚循部众,远近闻名。冯融便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娶冼英为妻。”冼英就是后来人称的冼太夫人。朝延官员冯宝乃汉族人,为使政令在远离朝廷的岭南得以顺利推行,汉、俚两家联姻了。这不仅使汉、俚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也促进了汉文化得以迅速传播于岭南一带,从而汉、俚文化得以交融,也使得以高凉郡治地为中心的岭南一带成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白话文化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主流。在《隋朝全传》一书中就记载有“千祈”一词,白话的“千祈”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千万”一词。白话文化与古时汉文化的交融,说明了冼太夫人不仅为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在吸纳中原文化,发展白话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难怪有“白话文化就是冼太夫人文化”之说。
梁朝太建二年(570年),因冼太夫人平定广州剌史欧阳纥叛乱有功,被陈宣帝封为中郎将石龙夫人、高凉郡太夫人(见《北史·谯国夫人冼氏传》),后人称石龙太夫人,这也是她第一个封号。
“年例”时与传统的过年一样,也有搭彩车、挂彩旗、舞狮耍龙、看大戏等民间形式。但样式上还是有所区别,彩车的队伍很有特色,队伍中有人行队伍,车上车下虽说都少不了人们敬奉冼太夫人的人物造型,造型中不仅有冼太夫人的雕塑像,也还有生动活泼的孩童扮装成冼太夫人的造型,当地人称这种形式为“飘色”。他们都被高高地举在空中,在游客队伍中走过来两边挤满围看人群的整条街道,热闹场面总是依旧。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多数人都会按时赶回乡里参加“年例”活动,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当年的冼太夫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也看出如今的人们对冼太夫人的敬仰,冼太夫人文化现象一直来都是民间习俗“年例” 的一道奇特景观。
冼太夫人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神”。至今保留下来始建于唐代高凉山的冼太夫人庙仍有“诚敬夫人人诚敬,高凉郡主主高凉”的对联。它既概括了冼太夫人的身份,又表达了人们对冼太夫人的尊敬。
“年例”期间,各地方都会邀请醒狮队、舞龙队,同时还有大、小戏班前来助兴演出。特别一提的是小戏班很有特点,从舞台、灯光、音响到演员的念、做、打、唱均由一人操之玩活的一台戏,可称得上是最小的演出单位了。当地人称“鬼仔戏”,又称“单人木偶戏”。从明、清时期到现在,这种艺术已较有为悠久的文化历史了。
1961年,周恩来总理喻称冼太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在高州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视察了高州的冼太庙时特别指出:“当年冼太夫人排除阻力,不搞分裂,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功不可没。难怪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至今她仍为我们后辈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冼太夫人文化,不仅是茂名乃至岭南包括海南的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三、“年例”与时间
“年例”的时间各有不同,这在我国的民俗节日中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习俗。
这里的“年例”与传统的过年有着同样祈福和祝福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各县(市)、镇、村过“年例”从大年初一至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都各不同的时间,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与冼太夫人有关系的。
民间为纪念冼太夫人而举办的“年例”有迹象可查:今电白山兜一带,在旧社会里一直以农历正月十七日为冼太夫人忌日。高州则以正月十八日。此外,道光《电白县志》记有:电白霞洞镇过去也有一个“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来纪念冼太夫人。每年正月从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书写作 “汉人坡”)按时举行。这里是一块纵横约三里面积的平原地貌,唐时是冼太夫人孙辈聚居的村庄,一年中有两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与“县志”中记载冼太夫人每逢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当地人把“年例”视为“元宵节”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迹可寻的。
冼太夫人的后裔在今茂南、高州、电白一带都留有居住的遗迹,由此可见,当时的冼太夫人看望、教导孙辈们和百姓的一些重大日子,成了后裔纪念冼太夫人不同日子的演化经历。不仅如此,冼太夫人不仅是百越族也是今天人们崇拜的偶像,为了纪念冼太夫人和她的功德,各村的“年例”自然也就在民间有了各自的“年例”时间。然而,最初的“年例”形式与现今的“年例”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时代的变革,风俗的融化,所逐渐形成的现在习俗“年例”的风格样式。
四、“年例”与地域
据1986年《广东地名探源》记载,今茂名市的茂南区、高州、电白、化州和廉江、恩平、阳江、阳春、吴川等地,是冼太夫人活动的主要区域。这样的“年例”习俗在这一带的出现,这不能说只是一个巧合。隋说冼氏第五代后裔因被人诬告谋反,武则天下令抄家灭族使得冼氏家人四处逃亡,但在今天的高州、电白、化州等地及周围的地名和建筑至今还能找到冼太夫人当时遗留的痕迹。如:以“那”字开头的那雾,那霍等地名和以“垌”字作结尾的霞垌、中垌等地名都是历史遗留的印迹,它们在当时代表的或是具有军事战略意义,或是各部族的自然村落。赑屃、石船、石帆等,从中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冼太夫人所拥有的权力、地位以及人们对冼太夫人所敬畏的程度。由于她在百越族废除了奴隶制,推行封建礼制,使政令得行,引进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使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因而,她的事迹被流传至今,许多故事让人们不能忘怀。
我国通常的习俗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都会用某种形式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和有功德、有威望的人。如果按照这一理念推理,在冼太夫人所到之处,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她所建功勋。在以后的年代里,这里的人们和冼太夫人的后裔他们开始是按照自己的时间、习惯举行纪念冼太夫人的活动、仪式。今天的民间“年例” 习俗,只有在这一地带才有,这应是一种历史的痕迹。“年例”作为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千年的文化延伸,而不是一种巧合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