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又去玉林市黑石岭考察了两半天,又发现了不少珊瑚的祖先叠层石,而且有大发现,在一些布满叠层石的燧石缺口里面既然发现了李四光命名的蜓类化石。蜓,又称“纺锤虫”。中国一般列为原生动物门,有孔虫亚纲,蜓目。国外多列为有孔虫目、蜓亚目,蜓超科。壳为钙质,外壳有凸镜形、纺锤形、园球形、圆柱形等,一般以纺锤形最为常见,故名纺锤虫。“蜓”(原字应加上竹字头)字由李四光在研究该动物时创立。
“蜓”壳小,一般长3-6毫米,微小的不及1毫米,最大的可达60毫米。全为海生,主要栖居海底,也有少数种类可能营漂浮生活,地理分布极广。最早出现于早石炭世晚期,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中、晚石炭世,形体增大,构造也较复杂;早二叠世达于全盛时期,不仅个体特大,且出现了副隔壁及拟旋脊等复杂构造,到了二叠纪末即全部灭绝。
玉林市发现的蜓化石有些比较大,且出现了副隔壁及拟旋脊等复杂构造,有些有小型菊石的弯曲形态,有些是纺锤形,初步判断与早二叠纪的“蜓”相同。看来叠层石不仅是珊瑚、海贝、海螺的祖先,还是蜓类的祖先。看来又要改写玉林市的化石历史。
下面是蜓与蜓残体化石 下面这张是网上找到的用显微镜放大很多倍的“蜓”化石照片 下面是各种叠层石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