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世界视野和战略眼光打造民族文化强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7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广西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以世界视野和战略眼光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使广西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

  始终把握一个着眼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注重文化资源布局的均衡性,做到全面覆盖、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比较完备的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村镇、校园、企业、机关文化,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紧紧抓住“三个根本”: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在全区上下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根本举措。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分阶段、有区别地加以实施。对公益性文化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尤其要大力转换内部机制,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要按照改革转制规划加快实施,重点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并在转企改制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良好市场条件。三是把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队伍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支撑。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扎实推进实施中青年文化艺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八桂名家传帮带计划和急需紧缺文化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切实加强广西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小高地建设,努力提升广西作家群、漓江画派、“八桂书风”和地方戏曲领军人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优化人才成长制度环境。

  扎实推进四大战略:一是精品引领战略。大力扶持、推动纯粹艺术的发展,深入挖掘广西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植根当代广西人民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创造,努力创作弘扬优秀传统、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加强文化产品自主开发力度,培育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文化企业。二是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广西文化产业城、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区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和“印象?刘三姐”这个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产业,深度开发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工艺品和文化节庆活动,延伸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跨越式发展。三是资源整合战略。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以骨干企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壮大,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四是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我区地处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便利条件,深化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建设一批功能性强、辐射面广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广泛开展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文化周、艺术节、旅游节、影视展、美食节、体育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以企业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扩大商业性文化演出和文化产品出口,不断拓宽广西文化的发展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