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在北流的山上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果子 也特别喜欢它 北流农村有的叫“牛甘果” 小时候也听别人叫“余甘果” 长大了,还听到有人叫“油甘果” 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 吃起来又苦又酸 过后甘凉,十分正气 今天 小编就要说一下它 它其貌不扬 生津止渴 还能回味无穷 余甘果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印度还被奉为圣果。闽南民间有句谚语:“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还有“余甘吃了回味甜,老人吃了变少年”的民谣。
就是这种果子,不少在外地经商或工作的人,都会让在老家的亲朋帮忙托运来。因为这果子卖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除了一小部分人之外,懂得欣赏的人不多,没吃过的人刚吃都接受不了它。因为它实在是太酸爽了。
当你第一口咬它的时候,苦苦的,涩涩的,毫不犹豫地马上把它吐掉; 可是当你咬第二口时,反而感觉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
也正是因为懂的人少 卖的地方就更少了 这可苦了好多 一直对它心心念念的人
余甘果具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之功效。果实也可做染料。
余甘果的叶子还有这样的用途
余甘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
晒干的叶子还能用来填充枕头 做余甘果药枕的说法在民间已经流传甚广 油柑叶 常用来填充枕头 透气散热 在我国作为民间中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人常用油柑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
余甘果虽然有那么多的功效,但是也有食用禁忌。余甘果性凉,所以脾胃虚的人不宜多吃,胃炎、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宜多吃。
余甘果怎么做好吃?
生吃营养最好,但是比较苦涩,在容县,一般都是腌制来吃,这样存放的时候会比较长而且十分耐放。余甘果嘹鲜食,还可制作果醋、果酒、保健茶、饮料、果干、蜜饯、罐头、果粉等余甘果系列产品。
腌制方法
准备材料:余甘果,盐,米酒,醋 做法步骤: (1)先把果子洗干净,用盐在果子上抹一层,注意不用抹太厚。 (2)再浸泡米酒和醋,把果子放进一个类似罐子的不透光的容器里,倒入米酒和醋的混合液,深度在没过果子1厘米的位置即可。 (3)然后就是等待,就这样浸泡至少一个月,直到再次开盖时果子变成棕黄色就好啦!
除了咸味腌制还有另外一种甜味的腌制,咸味比较适合当做吃饭前的开胃菜呢,酸咸适中,还带有点微辣,甜味可以代替糖果给小孩子吃。想想就让小编流口水了呢。
余甘果还有人做成榨果汁,油柑茶。除了生吃、腌渍、做饮料外,潮汕和广东人还会用油柑煮汤:油柑排骨汤,油柑猪肺汤等。
如果你还没有吃过 小编建议您可以试一下 吃上一次就会爱上的呢 大家还有什么神仙吃法 欢迎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