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02960|回复: 0

[玉林文化] 一台跨越千山万水的“衣车”!70载光阴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改革开放之前,缝纫机,曾经与手表、自行车并称人们家庭梦想的“三大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现在人们穿着漂亮时尚的衣服来自服装厂的流水线,多数的家庭中也已找不到缝纫机的身影了它承载着的一代人艰苦奋斗、拼搏的的故事,却永远动人。



7a1ab53899a65abc65784d6b2025dc3d.jpg

▲历经几十年 缝纫机上的英文字母“SINGER”仍然清晰可见。

在容县博物馆,就收藏有这样一台“胜家牌”缝纫机,它是由归国华侨梁秀英1951年回国时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在广西华侨博物馆筹建时,梁秀英将它捐赠出来,向参观者展示容县华侨下南洋坚苦卓绝、迎难而上的奋斗历史。


背井离乡赴南洋寻一线生机

de68cb4a48c2b448c1c44f4912b6711c.jpg

▲梁秀英和她的捐赠证书。

记者来到梁秀英家中时,她正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慢慢地踱步,一步步走得稳健。“前段时间刮大风摔了一跤,把手都给摔断了,现在不多动动很难恢复了。”梁秀英说告诉记者。

这位老人已经92岁,头发斑白、皱纹横生、牙齿脱落,岁月和生活肆无忌惮地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是她仍然不屈服:“两年前,我还能用缝纫机缝补衣服呢。”老人笑呵呵地说。


容县人把“下南洋”叫做“走南洋”。容县人走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鸦片战争时期。那时,南洋处在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劳动力供不应求。“我刚满一周岁就跟着父亲走南洋,那是九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们去的是马来西亚。”梁秀英回忆道,在那个年代,由于旧中国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再加上天灾人祸,不少人连起码的生计都难以维系,她们家也不例外。


为了养家糊口,有一手做豆腐本事的梁秀英父亲听说南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决定携妻带儿到马来西亚卖豆腐。到了马来西亚后,梁秀英一家和一些容县老乡一起,开垦山林种植水稻,闲暇时就做些豆腐挑到市场去卖。

一家人每天都在辛苦劳作,她自己在七、八岁就时常扛着锄头跟着父亲上山干活。几十年时光的冲刷下,那些在南洋的艰难困苦、辛酸流泪的日子梁秀英都已记不清了,但是对于父亲,她说:“我到现在仍然记得,父亲日复一日挑着豆腐去市场,那汗流浃背的削瘦身影。”


漂洋过海他们带着缝纫机回家

1947年,梁秀英与丈夫结婚,1949年,她们家买了一台产自美国的“胜家牌”脚踏式缝纫机。那时,“三大件”即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之所以把缝纫机列为“三大件”之首,是因为最实用的还是缝纫机。



87a02a2d5e78cc0b2fce6e45cbaab77a.jpg

▲广西华侨博物馆筹建时 梁秀英将她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缝纫机捐赠给博物馆。


“没有自行车,可以步行;没有手表,可以买便宜的座钟、挂钟或者是闹表。但是没有缝纫机,别说做新衣服,光靠用针线缝补衣服都是很难实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目标,梁秀英说,所以当时在马来西亚,缝纫机很受勤俭节约的华侨欢迎,不少华侨省吃俭用也要买一台缝纫机。


3e261225eb5c495144e64b084e9159e7.jpg

▲梁秀英捐赠的缝纫机如今保存在容县博物馆 待广西华侨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后就会转交过去。


有了缝纫机后,心灵手巧的梁秀英不仅给家人缝补衣服,还开始琢磨做起了新衣服、蚊帐等生活必需品。“缝纫机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特别是南洋蚊虫遍地,学会做蚊帐后,家里人睡觉都安稳多了。”梁秀英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海外华侨蜂拥回国。梁秀英一家萌生了回国的想法。“这里终究不是我们的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们应该回家了。”梁秀英的父亲出于这样的考虑,在1951年,梁秀英一家回到祖籍地容县,和许多物品一起带回来的还有那台刚买两年的缝纫机。


丈夫离世她独自撑起一个家

回到祖国后,梁秀英一家像在马来西亚一样勤勤恳恳地劳作。“回来国家也分了田地给我们,加上马来西亚这么多年的积蓄,那个时候我们日子相对周围邻居还是可以的。”梁秀英回忆道。


但是生活就在梁秀英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给了她当头一棒。1961年,梁秀英的丈夫因病逝世,给她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女儿也才十二岁。



70616443d92c2b21010ab2f80381f25b.jpg

▲梁秀英一家现在是四世同堂,图为梁秀英和部分家人在一起。


一个弱女子如何拉扯大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梁秀英没有选择改嫁,用中国人特有的忍耐默默承受生活带来给她的苦痛。“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公婆要照顾,我不能垮。”梁秀英告诉自己。


这个时候,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缝纫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周围几个村就我家有一台缝纫机,我就想到帮别人做衣物赚点钱补贴家用。”梁秀英说。就这样,梁秀英逐渐成为周围几个村有名的“车衬婆”,为了多挣几个钱,她不停地揽活,白天做农活,晚上回到家飞针走线,有时候有人结婚,还会有人把她请到家里去,连着做好几天的衣服蚊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艰难的生活也让梁秀英一家学会了团结互助。“我读完六年级就不读书了,回家帮母亲干活。”梁秀英的大女儿说。“家里刚建平房的时候,没多少钱,大部分都是两个已经出嫁的姐姐资助的。”梁秀英的儿媳妇感激地说。

随着时代变迁,买布用缝纫机做衣服已经被直接购买成衣的消费习惯取代,梁秀英一家经过艰难的奋斗,日子也越过越好,如今,她们家建起两层共200多平方的楼房,两个孙子去年还各买了一台小汽车。那台陪伴梁秀英穿越人生风雨的缝纫机“退休”后,被她捐赠给广西华侨博物馆,为参观者讲述侨胞坚苦卓绝、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