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一)城区范围的扩展
解放前,城区的建设范围是:东从关厂(今印塘初中前)起;东北到圣公塘(今市人民医院右侧下);西北至百花塘;西到锡龄庙旧址(火烧桥以东);南接连石垌、榕木根;东南至瓦窑头及隔河的六地坡,总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而且其中街道除了少数群居房屋之外,多是零散的坡、田、岭、塘和空旷地。
解放后,从70年代起,城区有些扩展。在邓小平1992年春“南巡讲话”之后,城区开始迅猛扩展,到90年代末,城区周围先后出现了11个开发小区,把原来的坡田山塘推平开发建房,城区建设面积已达到15平方公里,比解放前扩大了5倍,范围是:东到印塘银塘坡、金龟岭;东北至大风门;西北至鸭埌村的龙塘;西到甘村岭顶铺;南接黄坭岭荔枝场;东南至桂科塘、六地坡,而且都已开发成片。
(二)街道的延伸
解放前城区的街道,宽仅4至5米。而在清代曾在此不长的街道设置闸门,昼启夜闭,称这为一街,故街名很多。民国初期废除闸门,30年代编整街道,设陵城镇,下编街道有陵城、龙桥、高贤、大街、兴宁、保和、甘沐、岭头。新兴、承芝以及西宁等,后加编旧县街等12道。较热闹的街道,在清代就铺设有青石板块,颇为洁净。在高贤街的低洼处一段,曾立有一社坛,常被水淹,故称“水浸社”。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拆除旧城墙和拆迁西菜市后,将原城基拓展为街道,绕旧城一周,称为“环城马路”。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成立“北流县城厢市政建设委员会”,开展街道改造工作,将街道扩宽为10米,规划在陵城、西宁(包括松须行),承芝、新兴、大街、兴宁、高贤的水浸社至公园,龙桥的沙街等地段,共计3049米长,拆除街道不达10米宽的临街住户门面。当时街道的建设,两侧用瓦筒结成排水沟,相隔20米设置溜沙井1个,路面夯筑三合土。建设所需的材料、费用按各户占道宽度摊派。该建设工作至1949年解放前夕,仅完成规划路面的三分之一,进度很慢。
解放后,为了搞好城区建设,县财政拨款继续铺筑街道。从1954年至1959年,仍沿用三合土。1960年,玉林地区北流水泥厂在县郊建成投产后,改用其低标号水泥(窑灰)铺筑,从此进度较快,路面又洁净光滑。 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都在腾飞。1985年试点开发四苟塘至北宝公路之间的坡田岭塘,新建“环南街”,长940米,宽为17米。安排车道10米,两旁人行道各3.5米。随后,水产局背、秋风垌、桂科塘……等处陆续开发,主街为15米,副街6-8米。90年代初期开发建设的街道宽达20-30米;中后期开发的街道更宽,如富林塘至甘村,以及二环路等宽为60米;城南二路有一路段达80米。
目前城区新旧街道总长达99公里,110多万平方米,形成以60米和30米宽的道路为骨干,又以5个交通环岛为汇点,道路网络纵横交错。20米以上的街道,均安置绿化草带,行人道旁植以路树,街景比较美观。
(三)楼房的废兴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北流县概况》记载:“城区的居室建筑,富者多系三座两廊,外用烧砖,内用泥砖,贫者多用泥砖构成,赤贫者则编茅代瓦,编竹为墙,西式洋楼甚少。”在笔者的记忆中,当时城区的房屋有公、私两类,公建(集体)有庙宇,调堂、行馆及粤东会馆等,皆用烧砖结砌、灰瓦结顶,歇山高脊,两端飞翘,个别有琉璃简、瓦裆,虽建一层,面积都在千平方米以上。有少数行馆,如会芳阁、吟梅阁、榕荫馆及俞家舍等建成西式洋楼。这些公建(集体)的楼房约占城区的l/4,其中粤东会馆比较堂皇。街边店铺、居民住宅均为低矮平房,多为振砖墙,少数以火砖或火包土结墙,灰瓦为顶。在河边街的手工业户,均为木柱板壁,以竹壳蓬代瓦,易为火患。新建的西马路的商店,在塘中搭建而成,也是地板木壁,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和廿四年(1935年)遭受火灾,多被烧毁,故后人称此为“火烧街”。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拓宽街道为10米,被拆的店铺在改建临街门面时,用上了大批从城墙拆下的青砖。城建部门统一要求各店须建两层以上的骑楼;对门前楼柱的大小,立面的线条均作统一规定。楼底横担多用大的松、杉木方条,少数用上红毛辞(水泥人改建后的楼房较美观、齐整,至解放前夕,改建成的两层楼房有400多幢,三层楼房18幢,四层楼房4幢。这4幢四层楼房分别是较早建成的“北江旅店”,西门口对面的“智庐”;另有大兴街的“义德商行”和沙街的“梁姓别墅”。粗略估计,城区公私楼房建筑面积约29万多平方米。
解放后的50年代,新建的房屋还是砖木灰瓦,多为坭砖。70年代建的平顶楼房,用水泥砖和水泥预制件,建在旧城东门外的县供电所,用钢筋水泥建成三层楼房一幢,墙面贴石米,开了新式楼房建筑的先河。
80年代以后所建的楼房,完全采用红砖和钢筋水泥混合结构,1987年在旧城南门处新建的中国农业银行北流分行办公、营业大楼,高达9层,属当时县内的标志建筑。笔者曾参与《北流县志》的编纂,1990年曾对城区楼房进行调查统计。两层的难以统计,三层楼房有12be幢,四层楼房606幢,五层楼房182幢,6-8层楼房61幢,9层楼房1幢。叨年代起,楼房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街道纵横密布,楼房鳞次林比,现在漫步街头,仰首见到了23层的电力大厦,16层的广播电视大厦,15层的邮政大厦和中国银行北流支行大楼,6-10层的公建大楼不少,3-5层的私房遍地皆是。
1995年,城建部门鉴于前期所建的多属“竹筒楼房”,立面单调,街道景观较差,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而在全市推行“统一立面,外合内分,组团开发”等新的建设模式,后来在沿江南路,西河的中路和南路及西河别墅区出现了新建筑,与绿化美化的周围环境相映衬,使部分城区的景观焕然一新。
为了推陈出新,城建部门于2000年春,进行“十佳建筑立面优秀奖”评比,给获奖者颁发奖牌,悬于门前;年底还举办“首届建筑立面设计竞赛”,有7位设计人员获奖。
(四)老学校焕发青春
北流素有文明之风,尊尚儒学,唐代已兴建学宫,经多次修建,至清康熙年间迁建城内,名“大成殿”。兴设私塾,宋代时已遍布城乡,为童子学习之所。明、清期间曾建书院,供学子深造。清道光年间创建试院于大成殿右侧,规模颇大,单座位一项,就设1500号。
清末废除科举,利用庙宇作为公办小学堂。直至民国,设立了学校。据史所载和笔者所见,这些学校由简陋的庙宇逐步改善而成,一直改成了今天的规模。比如:
城西小学(今陵城小学)。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借城西门外的关帝庙(护国寺)的后座作为教学点,称“城西小学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毁关壮穆像,厅堂改为教室,更名“城西初小校”,随后把前门改建成两层的西式洋楼1幢。30年代末,划为西宁等四街初级小学校,招收4个年级8个班。40年代中后期,对简陋的房室进行修理,增多一些班级。
解放后,城西初小校更名为“城西小学”,又多次修缮扩充。1968年,陵城小学高小班并合于此(六年制),更名“陵城小学”,随后把校内的平房拆除,在操场四周兴建教学楼。
城南小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借城南河边街的将军庙为教学点。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毁马伏波像,将该庙改建为教室,名“城南初小校”。30年代末划为高贤四街初小校,随后招收到4个年级8个班。
解放后,城南初小校更名为“城南小学”。由于学童人数增多,50年代中期迁往粤东会馆为校本部,旧址仍为分校。60年代扩充右侧的吟梅阁(行馆)作教室;70年代改建右邻的罗、谢两姓的行馆为教室。80年代出现学生多而教室少的矛盾,1987年起,原教室多次拆建为多层教学楼。目前除校门为小楼外,校内三向建上五层教学楼4幢,中有活动场所。因为粤东会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不再使用,由市博物馆保管。
城东小学(今印塘初中)。清宣统二年(1910年)借城东龙桥街原经古书院为教学点。民国十五年(1926年)迁往离此不远的六祖阁旧庙处,名“城东初小校”。30年代末划为龙桥、旧县西街的初小校。
解放后,城东初小校更名为“城东小学”,附属县第一小学的初级部。50年代后期,该校附近的印塘村学童增多,而在1960年改为印塘小学。70年代增设初中班级,80年代改为“印塘初中”,适当增建校舍。90年代后期扩建较大,现有三层、四层和五层的教学和宿舍楼5幢,以及其它的生活用房。楼前新建有大操场,周边设通透栏杆及绿化树木。
此外,城南瓦窑头的保和街有一不大的冯圣宫旧庙一所,曾作高贤初小分校。解放后,在桂木园建校有数个教室,称“人和小学”。公社化后,将镇四郊的农户编为“环城村”。70年代新设“环城小学”于北宝公路东侧之荔枝园内。1985年新建的环南街经此通过,更名“新芝小学”,随后改建多层楼房。
十里高小(今陵城镇初中)民国六年(1917年),附城人士筹建“附城十里高级小学校”于城东门外龙桥街之旧龙。母庙、天后官及三元宫相连的旧址。新建校舍三座:前座临街为校门及平房一列;中间建四方楼阁一幢。上下房室,中厅作通道;楼之前后设花池,左右各有操场;后座建上两层楼房,置4个教室,其余作寝室。40年代初改称“附城表证高级中心小学”,设两年制,班级4个,随后逐年增班。
解放初,该校编为“北流县第一小学”。50年代后期改为“陵城小学”。1968年扩为初中,称“陵城镇初中”。把原有的高小班级并人城西小学。70年代部分校舍零星改建。1982年,把临街前座改建为5-6层的教学和宿舍楼3幢;90年代再次把中后座拆建为5-6层的教学和宿舍楼3幢。
北流中学。民国二年(1913年),于城内大成殿右侧试蘸、学署及旧城隍庙等地址设置中学,随后将宾兴馆积储的款项拨支使用,初建教室两个。以后逐年增建教室、宿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建图书楼一座,楼上藏书,楼下为住室。当时记载,已有楼房6座,平房9座,面积约占二十余亩,中有操场、校园,甚称“建设完备”。后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新建两层高中楼1幢,礼堂1座,及方形中楼1幢。
解放初,新建教室3间。70年代建三层教学楼3幢。80年代中期,建5-6层的教学实验大楼一座,计有教室30间,科室和会议室10间。该楼矗立一方,非常雄伟。该校的建筑面积已有1万多平方。
自然资源: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 地杰人灵:北流山青水秀人美,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粮食高产之乡、荔枝之乡、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北流地杰人灵,"邑中人才辈出,凡经纬武拾紫纡青不济济彬彬"(出自光绪《北流县志》),"不论偏壤穷野处而不匿其秀"(出自乾隆《北流县志》)。古代"才压三江"殿试第一名才子李绍方,革命年代名将、红七军和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七军军长俞作豫,现代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凌育宸、冯介、顾春吾、窦章桂、陈柱、陈一百、马达、何名忠等,都是喝着圭江水成长的。聪明的北流人还创造过惊人的奇迹:早在隋唐以前,北流人就善铸铜鼓,创造了目前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工艺精湛的"铜鼓之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至今还猜不透的迷;在南宋时期,北流人就利用北流特有的瓷土,烧制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馨"的精美影青瓷器。
● 自然环境:北流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岭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最高点。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属亚热带生风气候,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市境内山地主要为砖红性红壤。耕地中水田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