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因圭江流向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这座南国千年古郡水运发达,商业兴盛,土产货物荟萃,谚称“小佛山”,在“南方海丝路”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因其有这片土地的历史与荣耀,也有这座城市的曾经与现在。采访组从原圭江最大的码头——沙街码头上岸,直奔北流市博物馆。 清代“消防车”、广式大烟床、几十款汉代铜鼓、汉代冶铜遗址出土的风管和铜渣……坐落在北流铜阳书院的北流市博物馆,件件馆藏文物都承载着北流这座千年古郡深厚沉实的历史底蕴以及魅力独特的文化性格,还原着这个“海丝路”古商埠的繁华。
在圭江畔的铜石岭冶铜遗址,随处可见这样的铜渣。
清代“水龙”,见证北流商贸活跃。
清代大烟床的奢华与颓废,记录着家具背后一个个悲剧故事。
建于明清时期的铜阳书院,北流市博物馆就坐落于此。
北流型铜鼓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水龙”等文物遗存见证北流商贸活跃 北流市博物馆坐落于铜阳书院,眼前的铜阳书院简朴庄重,轮廓依旧,旁舍、讲堂、夹室、藏书楼依然保留,现为北流市博物馆的办公区,其对面是文物陈列室。 走进北流市博物馆文物陈列室,一台奇特的机器吸引了采访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台清代的消防水车,旧称“水龙”,是在北流粤东会馆发现的,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眼前这台“消防车”长约1.2米、高约1米、宽约0.7米,由铜、铁和木材建成,底盘上装有4个铁轮用于移动,车身左右两边的杠杆分别有3个铁圈穿插木棒,前后各有1个铁质拉手,可以拴绳用于运输。车中间有个长方形水槽,水槽内有1条椭圆形的铜水管和两个用来抽水的活塞。车顶上有个消防接头,车身用料考究,木质细密坚硬,铜材也是上好的,清晰地印着“粤东会馆”字样。据介绍,“水龙”巧妙利用了杠杆原理,和现代消防车在操作上非常相似,只要用力摇动两边的木杠杆,水箱里的水泵就可通过加压把水喷出,水柱可高达10多米。 据当地文史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圭江水运极为发达,北流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吸引了很多广东商人前来做生意。当时,北流大兴街、新兴街都是广东商人聚集的地方。广东商人在这些地段购买了30多间瓦房以及若干段地皮,捐资兴建馆舍用于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称粤东会馆。粤东商人的大量涌入,不仅带动了北流与广东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也对北流当地商人群体的形成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北流市博物馆陈荣海馆长介绍,北流粤东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先后多次扩建,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粤商再次修复。1962年被当时的北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粤东会馆及“水龙”等文物遗存,正是北流商贸十分活跃的历史见证。 清代大烟床是北流禁毒的历史见证 北流市博物馆一楼文物陈列室展出的馆藏文物以明清木器为主,其中有一张清代的酸枝木嵌大理石床最为醒目。床的上庄为五围屏,攒框镶七块大理石。这张床是一张罗汉床,用料讲究,结构舒展,雕工细腻精湛,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算得上是罗汉床上品,可见其主人是富有之人。工作人员介绍,这张罗汉床其实是大烟床,是从北流民间收集回来的。 顾名思义,大烟床是人们吸食鸦片大烟的用具之一。这些用具和鸦片一样,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据记载,上世纪初,流入北流的毒品主要是鸦片烟,吸毒成瘾者初为豪绅富人、胥吏流氓,继之波及普通百姓。到了1940年,北流有烟民3704人。不少人因吸鸦片而倾家荡产,鸦片成为当地的一大公害。 这张大烟床比一般的床短小,仿佛婴幼儿使用的木制睡床。据介绍,罗汉床原先作为主人在书房阅读后小憩片刻的卧具,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功能,成为主人招待客人吸食鸦片的大烟床。在鸦片泛滥的年代,大烟床这种极具奢华的吸毒用具成为一些达官贵人、大地主、大富翁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大烟床的奢华与颓废,又记录着家具背后一个个悲剧故事。 文物保护人员表示,收藏和展示这张大烟床,不是简单地让人们了解它所包含的艺术性,而是希望通过对它的展示,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沉重的历史。 铜鼓文化彰显北流人的文化自豪 在北流市博物馆二楼文物陈列室,各种型号的云雷纹铜鼓有几十面,有的历经千年还完好,有的已部分残缺,散发着浓郁的百越文化气息。站在这一面面泛着铜绿的古代铜鼓前,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其中包含历史的厚重、符号的神秘,更多的是感受到千年铜鼓文化的震撼。 北流市博物馆的资料显示,北流的铜鼓文化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远,距今2000多年。作为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这些铜鼓记录着土著先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隐藏着先民在冶炼、铸造、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技艺和成就。 据介绍,北流型铜鼓以北流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器形而得名,其特点是体积大,鼓面大于鼓胸,有的边形下折成“垂檐”,胸部略直,腰呈反弧形收缩,多为环耳,以三道弦纹组成晕圈,太阳纹一般是八齿。晕圈内以云雷纹为主体。青蛙立体瘦小,一般4只。现收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一面北流型大铜鼓面径165厘米、高67.5厘米、残重300多公斤,是迄今所知最大的一面铜鼓,被公认为“世界铜鼓之王”。 “铜鼓王”的出土在北流县志大事记中也有记载。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县内一农民掘获一面完整的大铜鼓,献上皇宫获奖,广西巡抚金鉷为此撰《铜鼓记》。“铜鼓王”原存于北流六靖水冲庵,上世纪50年代从水冲庵被送到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广西重点文物来存放。 北流市博物馆负责文物保管的杨主任告诉采访组,相对于其他地方出土的铜鼓,北流型铜鼓的鼓面较大,与灵山型铜鼓差不多。历史上,北流型铜鼓的用途有4种:作为战鼓;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作为打击乐器;作为祭祀神器。 “历史上,中原朝廷大军曾多次征战岭南、交趾。在南征过程中,朝廷军队发现南方雨水多,过于潮湿,从中原带来的皮鼓在南方敲得不够响亮,直接影响到士气。后来了解到本地土著先民铸造的铜鼓不怕潮湿,且声音雄浑响亮,还有避邪伏魔的作用,于是铜鼓从此作为兵器登上了古代战争的舞台,曾应用于古代南方战场指挥作战,成为朝廷大军平南克敌的利器。”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说。 文物陈列室里还陈列着一些铜渣、铜矿和风管等。文物标记显示,这些铜渣、铜矿和风管都是从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出土的文物。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是我国岭南地区最早的冶铜遗址,也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以来,北流这片土地就与铜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有“铜阳义学”“铜阳书院”,今依然“铜”味十足——铜州市场、铜鼓广场、铜鼓水城。城西森林公园、玉容一级公路两旁等地方还建有大大小小的铜鼓雕塑,成为北流的城市标识。“世界铜鼓之王”出土地六靖镇也在着力建设大型铜鼓文化公园,打造“铜鼓特色文化小镇”。北流铜鼓文化这一无价之宝正重新焕发出绚丽多彩的活力,以雄浑激荡、催人奋进的铜鼓声,激励着人们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再写“海丝路”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