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89894|回复: 16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错误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
01.jpg
三国初期,刘备势单力薄,只有皇室后裔的名义,而无建功立业的资本。诸葛亮认为他是一个正宗的明主,跟着他干名正言顺,便给他搞了一个复兴汉室,完成帝业并被后人称之为“隆中对” 的完美策划案。而恰是这个策划案的战略失误,导致了刘备始终未能夺得天下。

    诸葛亮“隆中对”策划案的要点是:曹操在北方势力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眼下惹不得;孙权占据江东已达三代之久,而且民心归顺,能人很多,也不能得罪他,只能合作。因此,你刘备只能占据荆洲,作为创业资本,然后再占据益洲作为后方,求得发展,这样就可以建成帝业,复兴汉室了。荆洲的首脑叫刘表,益洲的首脑叫刘璋。这二个人都头脑简单,昏庸无能,凭刘备的智商完全能骗得了,而且又与刘备同宗同族,可以利用这层亲戚关系。有了这二条,刘备便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运作。否则,刘备是万不敢在曹操、孙权的合力夹围之中开辟根据地的。

    毛泽东曾对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划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三国时的蜀汉始终不能夺取天下,首先是因为诸葛亮初出茅庐时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本身有错误。他看出了这个战略的弊端是使本来兵力有限的刘备又分散兵力,故说:蜀汉之误,“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的评定判断是很有史家见地与预见性的。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刘备占据荆州这块虽然重要却是是非之地后,要前去取西川,便只好让派关羽领重兵把守,这是毛泽东说的“二分兵力”。占了汉中、成都后,诸葛亮又长期领兵经营汉中,这是毛泽东所说的“三分兵力”。最终结果是,关羽失掉了荆州,刘备倾全国之兵攻吴,又大败而归,如此一来,蜀汉的鼎盛期就过去了,夺取天下的机遇也丧失了。后来,尽管诸葛亮六出祁山,结果也都是劳而无功,只能勉强维持蜀汉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毛主席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主席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借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情节,使得诸葛亮几乎成了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而实际上,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应该非周瑜莫属。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段话中,毛泽东主席把赤壁之战定义为“吴魏赤壁之战”,说明他并不认为刘备、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多大贡献。

   一九五三年,毛主席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时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段话表明了毛泽东主席的立场,他认为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结果被曹魏大将张颌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失陷敌军之手。诸葛亮不得不败退汉中,演出一幕“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都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违背调度,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毛主席对此则有独到的见解,他评论到:“初战亮宜亲自临阵。”在毛主席看来,街亭能否固守,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尽管在传统戏剧和小说中曹操一直是个“反派人物”,但毛主席对曹操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毛主席曾说过,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还不是了不起?

   毛主席曾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曹操时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有一次,毛主席听到自己的随行医生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他马上反驳说:“屁话!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也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笔杆子杀人哪,那些反动文人垄断了文化,写出东西又愚弄毒害了老百姓,这个案我们要翻过来!”

   毛主席非常喜欢曹操的诗,他认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在和他的子女们谈话时,他也说过:“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诸葛亮是成于《隆中对》而败于《出师表》的。
先从《隆中对》说起,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也是刘备集团得以称雄立国的基础。历史证明了诸葛亮对汉朝末年将出现三分天下的战略预测和形势判断是准确的,赤壁之战后,曹操集团、刘备集团、孙权集团三足鼎立。这些暴力集团如何整合各自的资源,如何约纵连横逐鹿中原,成为历史研究的一大看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以说,刘备集团能在诸侯混战的东汉末年,从一个不断依附群雄的小团体一跃成为三分天下中集品牌和实力于一身的独立强权,《隆中对》起了关键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著名军事家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从这样的评点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这样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如果真要这样讲,刘备开始就不要打天下了。
    刘备其实出道以后就知道自己已经失了先机,天下已经快瓜分完了,曹操挟持了天子,占据中原广大地区,消灭了袁绍等几个大的势力集团。孙权占了江南大好河山,显然也不会轻易给人。刘备无法轻易的取得暴力优势才求于这里,如果已经有了大片领土和无数人马,他会去三顾茅庐找一个落魄书生吗?诸葛亮真正执行了自己的战略,刘备集团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正确的战略加上正确的执行路线,诸葛亮取得了成功。
   但是到《出师表》的时候,执行失误造成的巨大危机已经显现了。诸葛亮一再违背自己制定的两大基本原则,最后走向了失败。
   第一个大原则:“外结好孙权”。即蜀吴联盟对抗曹魏的策略,这样的战略并不能贯彻始终也无法贯彻始终。综观三国历史,孙刘曾经联合起来抵抗曹魏,孙曹也联合进攻过刘备。刘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联合。联合孙权的外交策略,只能适用于蜀国势力较弱的阶段,一旦蜀国势力强盛起来,强盛到足以大过孙权集团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孙权会为了刘备集团的崛起做垫脚石和替罪羊吗?显然不会。蜀吴联盟在这里就会崩溃或名存实亡。关羽兵败荆州走麦城,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蜀国刚刚强盛,构成了对孙权集团威胁,引起了他们的警惕,魏与吴联合起来遏制蜀国基本符合三方博弈的基本规律,两边不联合起来收拾刘备集团才是傻瓜。孔明实在不该在这里只有一孔之明。
    第二个原则:“天下有变”。天下有变主要指曹魏集团出现危机,当然孙权集团内部出现危机对蜀国也是好事情。但是由于曹操的才能,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不但没有混乱,魏国和吴国都没有发生诸葛亮期待的对蜀国有利的变乱。没有内部的变乱大家就只有打消耗战,蜀国打消耗战对孙权集团都没有胜算,更何况人口和实力远大于蜀国的曹魏?打消耗战的结果只能是蜀国越来越弱,曹魏越来越强,最后给别人灭了也不要有什么后悔。
   战略正确,执行却十分的错误,出兵落败就是唯一的结果了。那么诸葛亮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最佳战略只有坚持暴力均衡,等待时机,等待孙权集团或者曹魏集团的大规模的内乱,自己不内乱可以给他们制造内乱。哪个先乱先收拾哪个,最后统一全国。只可惜诸葛亮才智有限,既不会象王允那样对好色的曹丕施展美人计,也不会在对手内部制造足以毁灭整个集团的内耗,自然也没有本事发明并且传播瘟疫或者SARS。最后也就只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本帖最后由 龙堂居士 于 2010-11-22 12:46 PM 编辑

易中天其实没读懂诸葛亮
这世上能读懂诸葛亮的人不多,因为诸葛亮是一个被“绑架”过无数次的历史人物。最要命的是,历代史学家都曾“绑架”过诸葛亮。他们留给我们的所谓诸葛亮的历史,实际已经越来越远离历史真相了。
  在诸葛亮研究领域,近来活跃着三位教授。他们分别是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先生,陕西师范大学退休教授胡觉照先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我看来,这三位教授先生都没有读懂诸葛亮,而且他们还继续“绑架”着诸葛亮,也继续误导着欲求真相的读者们。   对于朱子彦、胡觉照两位先生,我将另外撰文进行批判。这里先简单说一下,对于两位先生勇于突破的精神,我持钦佩态度。但对于他们有失严谨的论证方法,我却感到非常不屑。朱教授说“诸葛亮借刀杀人害死关羽”,胡觉照说“诸葛亮想做皇帝”,那都是乍一听颇有新意,但却是根本经不起进一步推敲的。   在这里,我要集中来批判一下易中天先生。尽管易先生看了很多历史典籍书,也看了很多学术文章,但他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观点,这是非常遗憾的。易先生在学术上没有像前面两位那样做大胆突破,他基本上是把别人的观点拿来,然后用评书化的语言说出来。所以,前人所犯的错误,基本上被易中天先生继承下来了。   易中天读不懂《隆中对》   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有说《草庐对》的),刘备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善!”。这个“善”字可以解释成“不错”,也可以解释成“很好。”但易中天先生却对这个“善”字做了文学性的夸张诠释,他说诸葛亮在《隆中对》的一番话“说得刘备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这显然不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际上,刘备之所以对诸葛亮说“善”,不是因为诸葛亮“一语点醒梦中人”,而是《隆中对》的某些内容正合刘备之意。而且,那些“正合刘备”之意的话,也只占《隆中对》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隆中对》中的亮点并不多,其更多的内容是纸上谈兵。   易中天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他有了一个能够让他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的总设计师。”遗憾的是,刘备从没有把诸葛亮当作“总设计师”。看看后来刘备分配给诸葛亮的任务吧:不是赋税征收、征召新兵、后勤运输,就是起草文书、执行刑律或肃清“内敌”。这与“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根本无一点关系。   易中天说:“事实证明,后来形势的发展,也完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因此史家评论说,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甚至有人认为是‘未出隆中,已定三分’。”事实上,后来形势的发展并不像易中天说得那样“完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倒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诸葛亮的意料之外。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两项最重要的军事主张,一项是“东和孙权”,一项是“横跨荆、益”。但诸葛亮没有想到,孙权也想占有荆州。如果刘备非要攻占荆州,未来肯定会和孙权发生冲突。也就是说“横跨荆益”是和“结好孙权”相矛盾的。多年以后,刘备、孙权因荆州问题而明争暗斗,关羽为此还丢了性命。这一点更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   当然,孙权对荆州感兴趣,不代表刘备就不可以去获得荆州。问题是,你这边要和孙权争荆州,那边又要抽出兵力搞定益州,这恐怕就勉为其难了吧?正因如此,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蜀汉之败始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焉能不败?”
由此可见,《隆中对》不仅没有什么军事价值,反而隐藏着致命的缺陷。不久以后,连诸葛亮自己都发现了这个缺陷。
  建安十三年,刘备被曹操大军追赶,诸葛亮奉命出使江东,代表刘备向孙权求救。当他发现孙权也对荆州志在必得时,便不再坚持自己“横跨荆、益”的主张了。赤壁之战后,刘备曾到京口(镇江)向孙权借荆州之地,诸葛亮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诸葛亮认为刘备此行太危险,弄不好会被东吴害死。这说明诸葛亮已经看出了“东和孙权”与“占领荆州”是相互矛盾的,也说明诸葛亮正在悄悄地放弃《隆中对》中的军事战略,不再主张争夺荆州了。   就在诸葛亮放弃了《隆中对》的时候,刘备却硬是冒险赴京口,向孙权借到了荆州数郡。于是刘备得到了荆州大部分地盘。   刘备之所以不理睬诸葛亮的劝谏,冒险去“借荆州”,不是因为他要执行诸葛亮《隆中对》里横跨荆益的战略规划,而是出于生存压力之下的本能反应。为了给手下两万人马找个出路,他不得不向孙权借地。   然而,刘备“借荆州”是非常勉强的,是隐患无穷的。诸葛亮深知这里面的利害,所以他实际上倾向于放弃荆州,但他又不能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真实想法,因为刘备已经把荆州视若至宝。而刘备又是那样的固执,焉能为诸葛亮而改变?   孙权自借地给刘备后,就一直念叨着索回土地。周瑜还曾出过一个主意:越过刘备而攻取益州。这样可以迫使刘备放弃荆州而向西发展。谁料刘备贪得无厌,不仅要拿下益州,还故意寻找借口,拒还荆州。于是孙刘联盟开始恶化,直至双方反目成仇,刀兵相见。   从刘备“借荆州”到关羽“失荆州”,诸葛亮没有对荆州问题发表过一次见解。即便是孙刘两家为争夺荆州而大打出手的时候,诸葛亮也基本上是一言不发。这一切都表明,诸葛亮的发言权有限,刘备并没有把诸葛亮当作什么总设计师。也就是说,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荒唐的。   刘备得到荆州,靠的是“借”;刘备得到益州,则靠的是曹操的失误。由于曹操怠慢了益州牧刘璋派来的使者张松,致使张松说服刘璋去迎刘备入蜀,这才使得刘备乘机暗算刘璋,从而一举拿下了益州。这里面靠的是机遇和运气,与《隆中对》沾不上一点关系。   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对》里提到了“横跨荆、益”,但那只不过是歪打正着而已。刘备在军事上从没有倚重过诸葛亮,刘备所实现的“横跨荆、益”和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路并不沾边的。我们也可以推断,当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横跨荆、益”的主张时,并不为刘备所看好。那么,当时刘备为什么要对诸葛亮称“善”呢?这是因为,看重了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当时打动刘备的,是诸葛亮《隆中对》演讲报告中的第二部分。在这部分报告中,诸葛亮先是肯定了刘备“帝室之胄”的尊贵地位,又称赞刘备“信义著于四海”、“思贤若渴”等,最后还给刘备打气,说北方老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地热情欢迎刘备的北伐,他还给刘备描绘了一幅“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动人画卷。这些可正是刘备最喜欢听的东西。于是刘备开始感觉到:此人对巩固自己的统治大有好处啊!这也正是刘备对诸葛亮说“善”的原因所在。至于易中天所属的“醍醐灌顶”之类的话,那纯粹是一种无端臆测而已。   总之,刘备之所以请诸葛亮出山,不是因为看中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看中了他能为自己的政治集权带来好处。有关这一点,本人还将在以后做进一步阐述.
                                                               文章摘自
《孔明真相》 剑歌/著 中国时代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借的总是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六出祁山,不得魏国寸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    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
    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从建安十九年入蜀之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日子就进入了漫漫黑夜。
    虽然在政治的地位上,诸葛亮并未遭贬,反见荣升,但在权力上,他已经无法贴近蜀汉中心。
    对于“治实不治名”的诸葛亮而言,实质权力的外落是很痛苦的。诸葛亮也很清楚刘备的想法,要东山再起到入蜀前的荣光只怕不易。
    所以,诸葛亮此时把法正当成了自己的绊脚石和拦路驴。法正每获得一点成绩,一点功劳,就会让诸葛亮倍感失落。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传急书让诸葛亮发兵。诸葛亮非但没有马上执行,他甚至还有了抗拒命令的想法。
    那时诸葛亮的职务是军事将军,署刘备之府事。刘备外出时,诸葛亮负责“足食足兵”。也许当时成都城里本来就缺兵,城内治安力量匮乏,外派军队恐怕会引起后方混乱。
    而且,即使汉中战役赢得胜利,主要的功绩也算不到诸葛亮的头上。此时出兵,相当于是在帮法正的忙啊。
    从事后来看,诸葛亮的这一招确实是一步昏招,不但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反而反手取刃,给别人留下了把柄和口实。
    总结起来,一向给人胸襟坦荡之印象的诸葛亮,这一次出招至少有两点错误:
    一,口是心非。
    之前蜀汉有人希望诸葛亮出头惩戒法正,但诸葛亮则说“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非但不同意,还把法正夸了一顿。但话音未落,他就在背地里出手了。  
    二,时机不当。  
    当时法正在前线和曹军作战,是为了帮老大刘备打江山,并非干私活。这时诸葛亮留守后方,对前线的法正耍小动作很不可取。说小了是公报私仇,说大了,就是耽搁了刘备的江山社稷,罪莫大焉。
    如果诸葛亮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而要调动人马非得有蜀郡太守留在成都,那为何刘备决定带法正出征时,不提出要他人代任蜀郡太守,出征后也不提,偏偏在刘备“急书发兵”之时提出。这同韩信有何区别?难道不是逼宫之举么?   
    因为口是心非,因为时机不当,最终诸葛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按照法正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会吃这个暗亏吗?
    所以,当法正帮刘备打下汉中之后,法正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了。诸葛亮呢?非但没有获得任何晋升,反而引起了刘备更大的疑心。  
    而那个杨洪在当了几天蜀郡太守后,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就转为了“益州治中从事”。可见法正回来之后就发起了反击。但在刘备死后,诸葛又将杨洪抬了出来,“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领郡如故”。杨洪从刘备时期的默默无闻,到诸葛时期的“外统都畿”的蜀郡太守,可谓是青云直上。
    当然,杨洪确实很有能力。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了提拔他不惜得罪刘备和法正这两大巨头,是不是得不偿失呢?诸葛亮为什么犯下这样低级错误呢?
    因为在那几年是诸葛亮人生中最黑暗的几年。无论是在事业上,在爱情上,在家庭上,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我们分开了好好说说。
    首先,在事业上,大家已经知道,法正的风头完全盖住了诸葛亮。而就在汉中战役打响的同时,诸葛亮又接到一个坏消息:鲁肃死了。
    鲁肃死就死了吧,对诸葛亮的影响很大吗?当然,对诸葛亮的打击犹如釜底抽薪。
    众所周知,诸葛亮为刘备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联合东吴打了一场赤壁大战。而在东吴方面,也极力主张孙刘联合的就是鲁肃。而鲁肃一死,诸葛亮就失去了和东吴联合的纽带。他赖以生存的最大功绩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事实也确实如此。鲁肃死后没多久,孙权就派人夺回了荆州,杀死了关羽,与刘备在大干了一场。诸葛亮“孙刘联合”的心血也毁于一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这一年,诸葛亮已经38岁了。在事业上遭受打击的同时,他在心灵上还承受着另一个负疚感。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爱情上,在家庭上,诸葛亮同样是是失败的。
    关于诸葛亮的婚事,大家都很清楚。因他娶了名士黄承彦“黄头黑肤”的丑女,而被传为佳话。
    事实上,是这样吗?
    诸葛亮本是山东人,后迁居隆中。在隆中的十年,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青少年成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一个客居的外地人,何以立足成长为青年派的领袖?
    这除了诸葛亮本人的聪明才智,还有他来襄阳后建立起来的人事关系。其中与地主阶级的当权派和当地豪强势力联婚又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当时在刘表统治下的襄阳一带,主要的豪强势力有庞、蔡、黄、蒯、马、习、杨等家,又分为在野派(庞、黄、马、习、杨)和为刘表效力派(主要是蒯、蔡)。
    诸葛亮与两派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一:诸葛亮的大姐姐嫁给了蒯琪,小姐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于是诸葛亮和蒯、庞建立了亲戚关系,而庞家的庞林娶了习家的女儿,于是又和习家连上了关系。
    这样带来了两个好处:
    1、有利于他在襄阳立足,免得受欺负,还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力量。
    2、有利于他获得良师益友,促使他学业上进,政治发展。
    二:刘表的后妻和黄丞彦的妻子是同胞姐妹,诸葛亮娶了黄的女儿,刘表就成了诸葛亮的姨父。
    这种关系成了诸葛亮在襄阳生存进取的最大政治靠山,又是他从上层统治者那里获得消息的源泉,为他观察分析形势,了解天下大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上面说到的两种关系中,诸葛亮迎娶黄承彦的女儿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
    这个非同寻常的“厉害关系”问题,诸葛亮不能不再三权衡。
    1、黄承彦是当地名士,与黄氏结婚后可以得到黄承彦多方教诲和大力支援,对他成就事业很有利。
    2、黄氏是刘表后妻蔡氏、蔡瑁的外甥女。与黄氏结婚可以和统治者刘表、豪强蔡瑁建立密切的亲戚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出山从政有很大的帮助。
    3、黄氏虽然外貌不美,可是有才华,迎娶她可以得一贤内助,对事业大有帮助。
    有如此的三长一短,何乐而不为?
    如果黄氏不是和刘表、蔡氏有这样的亲戚关系,不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是凡夫之女,就算有美貌,诸葛亮也不见得会迎娶吧?
    可见诸葛亮娶黄氏依然还是阶级的婚姻,是由诸葛亮和黄氏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是计较利害的婚姻。
    在诸葛亮生活的三国年代,在地主阶级内部的婚姻问题上,诸葛亮的选择虽然有值得赞许的一面,但不应该无限制的美化他的婚姻观。  
    甘蔗没有两头甜。诸葛亮虽然借助自己的婚姻进入了上层社会,但他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什么代价?他娶得这个黄姑娘不仅丑,而且一直怀不上孩子。这不急死个人吗?
    没办法,诸葛亮只好和哥哥诸葛瑾商量,要不你先过继给我个孩子,就当充充数也好啊。
    诸葛瑾答应的倒挺痛快,没问题。于是,诸葛亮就先把哥哥的孩子诸葛乔给领养了。
    但诸葛乔后来也是个短命鬼,活到25岁就死了。
    不会生育也没啥了不起啊,封建社会嘛,再娶个妾再生个儿子不就行了吗?
    但诸葛亮不是凡人,他一向从严要求自己。作为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他不愿意给大众留下一个色鬼的印象,所以,他一直坚持一夫一妻制。
    那么,妻子怀不上孩子,到底是谁的问题呢?没办法,找个大夫看看吧。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不能让熟人知道。
    诸葛亮只好偷偷的在马路边的电线杆上找那些专治不孕不育的小广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堂堂诸葛亮这时候是什么心情。能不憋屈能不郁闷能不彷徨吗?
    也是啊,谁的人生能完美无缺呢?只把这当成一件缺陷美吧。
    最终,检查结果出来了。诸葛亮没问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问题出在他那个丑媳妇身上。

    诸葛亮想,这次我算亏大了,老婆丑就算了,还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莫非老天要决我的后吗?
    那就娶个妾吧。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诸葛亮的丑媳妇也说不出话来,怨天怨地也只能怨她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啊。
    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总算出生了。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是42岁,诸葛瞻还魂不知所系。
    或许,这也是刘备敢于把身后大事交付给诸葛亮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正你没儿子,就算你抢了我的江山,你又能传给谁呢?
    了解到这些背景,或许我们该理解诸葛亮。在事业爱情家庭都一无所获的时候,他做出什么举动都不奇怪。
    就算拿法正的蜀郡太守的职位出出气,也真没啥大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战区屯田有蹊跷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怎么败的

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北伐战役实际共有五次,分别是:

  228年1月出祁山,后因街亭兵败退军;
  
  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

  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都两郡而归,双方未交战;

  231年2月出祁山,后因粮尽退兵;

  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后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

  另有230年7月防御魏军对汉中的进攻,双方因大雨未交战,后来蜀军的反击作战史书未记载诸葛亮直接参加。

  本文从军事历史的角度对其中的第五次北伐战役进行一些分析,其中一些分析与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不同,特提出来讨论。

  一、 役前的局势

  蜀国自231年6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因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其中233年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又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

  魏国在西线一直采取守势,没有与蜀国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东线,这两年连续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

  吴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向魏国发动中等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中233年吴主曾亲自出动进攻合肥新城,没有获胜。
  
  鉴于以前吴蜀双方对魏军事行动的不统一,此次专门进行了协调工作,约定双方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使魏军东西不能兼顾。

  二、战前双方部署

  由于此前蜀军连续多次进攻魏关陇地区,魏国已经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防线。当时双方在关陇地区的兵力部署大致是:

  魏军:大将军司马懿、杨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5万人左右;

  征蜀护军秦朗(由魏明帝派来增援)率2万人随后赶到战区;

  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1~2万人,由于距离远,没有参战。

  故魏军在西线的总兵力约9万左右。其中参加本次战役的兵力为7万人左右。

  由于近三年西线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所以魏军在西线保持的基本兵力属于中等水平。考虑到魏军利用秦岭有利地形作防御作战,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了。《中国军事史》则估计魏军兵力不少于7万人。但是准确数字无记载。根据魏明帝严令司马懿在西线坚守不战,估计在西线是蜀军兵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蜀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
  总兵力号称10万人,实际估计8~9万人。(根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的记载)
  由于吴蜀建立了同盟关系,蜀军可以集中所有兵力与北线,除去汉中的少量留守、成都和南方的一些部队外,其余应都在这里了。由于蜀军前面恢复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兵力应当在11万左右。

  蜀军战役企图:考虑到陈仓已经成为坚固的要塞,而远出陇右难于及时形成对魏国的威胁和与吴国的协同进攻,加上魏军两线作战兵力不足,因此本次战役,诸葛亮冒险出斜谷直接进攻关中的中部地区。

  魏军战役企图:由于东、南线吴军的三路进攻对魏国威胁更大,因此魏明帝集中主力先迎战吴军对合肥、襄阳、广陵的进攻,以部分兵力增援西线,在西线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以尽量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三、 战役实际进程

  在第一、二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从第三次北伐开始,改变了基本战略——不以夺占魏国城市为重点,而是以围困魏国战略要点,诱使魏军来援,自己控制强大的机动兵团以求在野战中歼灭魏军的主力。本次战役诸葛亮依然采取这一战略,希望寻求魏军主力决战。
  
  公元234年2月,蜀军开始自汉中沿斜谷向关中地区进兵。由于秦岭谷道崎岖难行,直到4月蜀军才到达关中的郿一带。

  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在渭河南背水筑垒坚守。

  司马懿认为,如果蜀军依山东出武功,魏军的形势将比较困难;若蜀军西上五丈原,则魏军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诸葛亮率军出谷后,看到魏军已经沿河筑垒坚守,于是西上五丈原。

  魏将军郭淮认为蜀军下一步将自五丈原北进,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因此建议抢先占领该地。司马懿于是派郭淮率部进占北原。

  当郭淮占领北原后正在修筑堡垒时,蜀军前军已经开始向北原进攻了。在郭淮发起反击后,蜀军的这一计划没有成功。

  接着,诸葛亮率大军假装向西前进,许多魏将均认为蜀军将进攻西面的防区。郭淮判断蜀军如此明显地西进,必定是声东击西,希望魏军主力西援,好趁机向东进攻阳遂。果然后来蜀军趁夜猛攻阳遂,由于魏军已有准备而没能成功。

  这时的形势是:蜀军在五丈原一带的渭河南岸地区占据了一块阵地,其东面是司马懿的主力沿渭河一线筑垒坚守,其北面是郭淮军依托北原的地势筑垒防御,其西面是坚固的陈仓要塞。只有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从5月到8月,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但是魏军坚守不出,这样渡过了100多天。期间诸葛亮考虑到魏军希望等蜀军粮尽自动撤兵,于是在当地进行屯田。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开始撤退。司马懿得到消息,开始准备发起追击,结果被蜀军打出的诸葛亮旗号所欺骗,担心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又放弃了追击。等到得知确实情报后,蜀军已经安全撤走了。

  整个战役到此全部结束。自234年2月到8月共历时7个月。

  四、 我的分析

  实际上,本次战役基本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交战。由于魏军采取了坚守战术,使蜀军求战不能。从战役企图的实现来看,应当说魏军完全达到了战役企图,而蜀军完全没有达到战役企图。所以说本次战役蜀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虽然在最后的撤退阶段有一些表现,也只能是保证蜀军不受大的损失而已。

  那么,为什么蜀军的作战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呢?

  在总体方面,有许多文章已经做了详尽的分析,大致上是在政治战略、经济和整体军事力量方面蜀国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使其每次作战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绝大部分的主力,因此不敢冒险。
  
  在军事方面,有以下战术上的问题:

  1、 由于蜀军是远隔秦岭到关中地区作战,应当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而如果一旦形成相持的局面,最后失败的必然是蜀军。

  2、 如果要想速战速决则必须出奇谋,进行一些冒险的行动,这样才能调动魏军,从中寻找战机。而只采取一些平稳的作战行动,是无法打破平衡的。

  3、 蜀军在战区的行动均被敌人预料到,是蜀军无法取得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其中两次战术进攻均被郭淮识破了真实企图。

  五、几个特别的问题:

  1、 诸葛亮为什么不向东出武功,而要西上五丈原?

  司马懿也认为蜀军向东出武功对魏军威胁较大,西上五丈原则对魏军没有什么威胁。诸葛亮之所以未选择东出武功,主要是他一生谨慎,不敢冒险。我们知道战区的地形是,渭河与秦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坦河谷地区,蜀军可以沿这个狭长地区向东进兵。但是由于司马懿的大军是沿河筑垒,如果蜀军沿这个走廊向东运动,就要冒侧敌行军的危险,大军在狭长地带侧敌行军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举个现代的战例: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12万精锐大军在黑山、大虎山一带侧敌行军,向营口撤退,结果遭到解放军的拦腰攻击,结果全面崩溃,仅两天时间12万人就全部被干掉了。如果不是侧敌行军,这样的主力兵团即使被包围,至少也能打上20天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渡河背水列阵是很厉害的部署,他在无形中使蜀军最有威胁的进攻路线消失了。诸葛亮不敢拿大军冒险,只能西上五丈原了。

  不过如果诸葛亮敢于冒险,那司马懿敢不敢出击也不好说。因为司马懿得到魏明帝的明确指令坚守不战。可是如果不出击,蜀军通过了这个狭长地带前出的武功,就可以切断司马懿军与后方长安的联系,还可威胁长安城(那里估计兵力很少)的安全。战局恐怕难以预料了。

  2、 诸葛亮为何没能占领北原的要地?

  有两个错误,第一,没有估计到魏军先抢占了北原,所派去的部队不多,结果被郭淮的反击所击溃,使魏军赢得了时间,加固了北原的防御阵地。第二,没有马上增派主力去争夺北原。如果司马懿增援北原,就可以调动其离开堡垒在机动作战中加以攻击,如果司马懿不增援,那么消灭郭淮后还是可以切断陇道,或者沿渭河北岸东进,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总之,是诸葛亮用兵比较犹豫,且计划被对手所预料到(也就是不够奇)才导致蜀军没能占领北原的要点。

  3、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了吗?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的事情。但是在《三国志》的有关传记中均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能有人以为这个事情对司马懿不利,所以三国志故意不记载。

  此事的记载见于《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那么真有此事吗?我以为没有此事,分析如下:

  第一, 相信以诸葛亮的修养和气质,根本不肖干这样低等的事情;

  第二, 诸葛亮应当比较了解对手司马懿的性格,这样的激将法根本是没有作用的,换作张飞之类脾气暴躁的大将,或许会使用一下?

  第三, 《汉晋春秋》记载: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说明诸葛亮早已判断司马懿根本不会出战,还会用这等方法吗。

  第四, 大约是《魏氏春秋》想贬低诸葛亮,才有这样的内容。或许是前线的部将以诸葛亮的名义送去的也未可知。

  第五, 如果激将成功,写写也还可以,如果失败,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我以为,《三国志》的记载是很准确的,通常不太可靠的记载它均将其舍弃。所以,诸葛亮根本没有送妇人服饰给司马懿,只是进行了许多次的挑战(诸如士兵在营垒前骂战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