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35490|回复: 2

宋代广西行政区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玉林
广南西路

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开宝四年至建炎三年

  乾德元年(963)省溥州;
  开宝四年(971)义州更名为南义州;五年(972)省浔州、宾州、白州、富州、峦州、潘州、澄州、常乐州、绣州、禺州、顺州、党州、牢州、罗州、南义州、崖州;振州更名崖州、思唐州更名思明州;
  开宝六年(973)省思明州;仍置浔州、宾州、南义州;七年(974)复置白州;省严州;
  太平兴国元年(976)南义州更名南仪州;五年(980)辩州更名化州;八年(983)降廉州为太平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广南西路,治桂州,以桂州、容州、邕州、融州、象州、昭州、梧州、藤州、龚州、浔州、柳州、贵州、宜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白州、郁林州、琼州、平州、观州、儋州、万安州、崖州、窦州、南仪州、蒙州、太平军来属;
  咸平元年(998)仍升太平军为廉州;
  景德元年(1004)省高州;三年(1006)仍置高州;
  熙宁四年(1071)省窦州、南仪州;五年(1072)省蒙州;
  熙宁六年(1073)降儋州为昌化军、降崖州为朱崖军;七年(1074)降万安州为万安军;
  崇宁四年(1105)置平州、格州、允州[沿革见黔南路];五年(1106)格州更名从州[沿革见黔南路];
  大观元年(1107)分置广南西、黔南二路,广南西路仍治桂州,以桂州、邕州、融州、象州、昭州、梧州、藤州、龚州、浔州、贵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白州、郁林州、廉州、琼州、平州、观州、昌化军、万安军、朱崖军来属,并置溪州、镇州、延德军来属;置庭州、孚州、观州属黔南路[沿革见黔南路];
  大观二年(1108)析广南东路贺州来属;三年(1109)并广南西、黔南二路为广西黔南路;四年(1110)仍更名广南西路;省溪州、庭州、孚州[庭孚二州沿革见黔南路];
  政和元年(1111)省龚州、白州、镇州、平州、从州、允州、延德军[平从允三州沿革见黔南路];三年(1113)仍置龚州、白州;四年(1114)置隆州、兑州;七年(1117)朱崖军更名吉阳军;复置孚州[沿革见黔南路]
  宣和三年(1121)省隆州、兑州、孚州[孚州沿革见黔南路]。

--------------------------------------------------------------------------------
  桂 州:大都督府,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开宝三年(970)归宋,初为"下都督府",大观元年(1107)升为"大都督府"。
  临桂县:紧,倚。
  兴安县:望。初为全义县,为溥州"倚郭";乾德元年(963)来属桂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兴安县。
  灵川县:望。
  阳朔县:望。
  荔浦县:望。
  永福县:上。
  修仁县:中。熙宁四年(1071)省入荔浦县为修仁镇,元丰元年(1078)仍置修仁县。
  义宁县:中下。有桑江寨。
  理定县:下。
  古 县:下。
  永宁县:中。熙宁四年(1071)省入荔浦县为永宁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永宁县。
  慕化县:嘉祐六年(1061)省入临桂县为慕化镇。

  容 州:下都督府,普宁郡,宁远军节度。初为"防御州",开宝四年(971)升州格为宁远军节度。
  普宁县:上,倚。
  陆川县:中。开宝九年(976)徙治公平,淳化五年(994)又徙治故温水县。
  北流县:中。
  欣道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普宁县。
  渭龙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普宁县。
  陵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北流县。


  邕 州:望,下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
  宣化县:下,倚。
  武缘县:下。景佑二年(1035)徙治葛圩苏村(原属乐昌县)。
  如和县:景佑三年(1036)省入宣化县。
  乐昌县:初为晋兴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乐昌县,景佑三年(1036)省入武缘县。
  朗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宣化县。
  封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武缘县。
  思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如和县。

  ————左江道:辖太平、永平、古万、迁隆寨;
  ————右江道:辖横山、温润寨。
  ————有慎乃金场,熙宁六年(1073)置。

  融 州:下都督府,融水郡,清远军节度。初为"中州"、"军事州",大观元年(1107)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升州格为清远军节度,仍属广西黔南路;同年升为"下都督府"。
  融水县:中,倚。有安厢寨,有古带铅场,有铁坑。
  武阳县:熙宁七年(1074)省入融水县为武阳镇。
  罗城县:开宝五年(972)于桂州珠川洞置罗城县,来属融州,熙宁七年(1074)省入融水县为罗城镇。

  ————有武阳寨,崇宁元年(1102)置于武阳镇;有乐善寨,崇宁二年(1103)置于羁糜乐善州。
  ————有罗城堡,崇宁元年(1102)置于罗城镇,二年(1103)废。

  象 州:下,象郡,防御。景德四年(1007)升州格为"防御州"。
  阳寿县:中下,倚。
  来宾县:中下。初属严州为"倚郭",开宝七年(974)来属象州。
  武化县:下。熙宁四年(1071)省入来宾县,元祐元年(1086)仍置武化县。
  武仙县:下。

  昭 州:下,平乐郡,军事。开宝三年(970)归宋。
  平乐县:中,倚。大中祥符元年(1008)徙治州城东。
  立山县:中。初属蒙州为"倚郭",熙宁五年(1072)来属昭州。
  昭平县:中。初为龙平县,属富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昭州;熙宁八年(1075)改属梧州,元丰八年(1085)仍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更名为昭平县。
  恭城县:下。太平兴国元年(976)徙治于北乡龙渚市。
  永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平乐县。
  贺 州:下,临贺郡,军事。开宝三年(970)归宋;初属广南东路,大观二年(1108)来属广南西路。
  临贺县:紧,倚。有太平银场。
  富川县:上。
  桂岭县:中。
  荡山县:开宝四年(971)与宝城场省入临贺县。
  封阳县:开宝四年(971)省入临贺县。
  冯乘县:开宝四年(971)省入富川县。


  梧 州:下,苍梧郡,军事。
  苍梧县:下,倚。
  孟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苍梧县为孟陵镇。
  戎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苍梧县为戎城镇,六年(973)复置戎城县,熙宁四年(1071)仍省入苍梧县为戎圩镇。


  藤 州:下,感义郡,军事。
  镡津县:中,倚。
  岑溪县:下。初属南义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改属窦州,六年(973)复属南义州;熙宁四年(1071)来属藤州。有棠林银场。
  宁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感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义昌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龚 州,下,临江郡,军事。政和元年(1111)省入浔州,三年(1113)仍置龚州。
  平南县:中,倚。政和元年(1111)改属浔州,三年(1113)仍属龚州。
  阳川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武林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隋建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大同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武郎县:初属思明州为"倚郭",开宝六年(973)来属龚州,嘉祐二年(1057)省入平南县。


  浔 州:下,浔江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贵州,六年(973)仍置浔州。
  桂平县:下,倚。开宝五年(972)改属贵州,六年(973)仍属浔州。
  皇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桂平县。

  柳 州:下,龙城郡,军事。大观元年(1107)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仍属广西黔南路。
  马平县:中,倚。庆历三年(1043)宜州辖羁糜思顺、归化二州入版籍,省入马平县。
  洛容县:中。
  柳城县:中。初为龙城县,景德三年(1006)更名为柳城县。
  象 县:嘉祐四年(1059)省入洛容县。

  贵 州:下,怀泽郡,军事。
  郁林县:中下,倚。初为郁平县,开宝四年(971)更名为郁林县。
  怀泽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义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潮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宜 州:望,龙水郡,庆远军节度。初为"下州"、"军事州",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仍属广西黔南路;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为庆远军节度。
  宜山县:上,倚。初名龙水县,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述昆县入版籍,省入龙水县为述昆镇;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宜山县。有怀远寨,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古阳县入版籍,改置来属;有思立寨,熙宁八年(1075)来属。
  天河县:下。大观元年(1107)以天河县改属融州;靖康元年(1126)仍属宜州。有德谨寨,有堰江堡。
  忻城县:中下。庆历初年,羁糜芝州更名为羁糜芝忻州;三年(1043)羁糜芝忻(下,忻城郡;辖忻城、平西、富川、乐光、乐艳、思龙、多云七县)、归恩(辖逻遵、履博、都恩、吉南、许水五县)、纡(辖东区、吉陵、宾安、都邦、纡质、南山六县)三州入版籍,合并置忻城县,来属宜州。
  思恩县:下。初为羁糜思恩县,属羁糜环州;熙宁八年(1075)为思恩县,徙治带溪寨,来属宜州,并羁糜镇宁州辖羁糜礼丹县入版籍,省入思恩县;元丰六年(1083)仍徙旧治。有普义、带溪、镇宁三寨。
  崖山县:景佑三年(1036)省。
  洛曹县:初属柳州,淳化五年(994)来属宜州;嘉祐七年(1062)省入龙水县。

  富仁监:乾德二年(964)置富仁监。负责矿冶。
  富安监:淳化二年(991)置富安监。负责矿冶。
  ————有北遐寨。
  ————有玉田场。

  宾 州:下,安城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邕州,六年(973)仍置宾州。
  领方县:下,倚。开宝五年(972)改属邕州,六年(973)仍属宾州。
  迁江县:中。初为羁糜迁江县,属邕州辖羁縻思刚州;天禧四年(1020)入版籍,置迁江县,来属宾州。
  上林县:中下。初属澄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改属邕州,端拱三年(980)来属宾州。
  琅玡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岭方县。
  保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岭方县。


  横 州:下,宁浦郡,军事。
  宁浦县:下,倚。
  永定县:下。初属峦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横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宁浦县,元祐三年(1088)仍置永定县。
  乐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宁浦县。
  从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宁浦县。


  化 州:下,陵水郡,军事。初名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0)更名为化州。
  石龙县:下,倚。
  吴川县:中。初属罗州,开宝五年(972)来属化州。

  高 州:下,高凉郡,军事。景德元年(1004)省入窦州,三年(1006)仍置高州。
  电白县:下,倚。景德元年(1004)改属窦州,三年(1006)仍属高州。
  信宜县:中下。初名信义县,属窦州为"倚郭";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信宜县,熙宁四年(1071)来属高州。有怀德银场。
  茂名县:下。初属潘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改属窦州,徙窦州来治,三年(1006)仍属高州。
  良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电白县。
  保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电白县。


  雷 州:下,海康郡,军事。
  海康县:下,倚。有冠头寨。
  遂溪县:开宝四年(971)省入海康县。
  徐闻县:开宝四年(971)省入海康县。


  钦 州:下,宁越郡,军事。天圣三年(1025)自灵山县南宾寨徙治安远县。
  安远县:下,倚。初为保京县,宋初更名为安京县,景德三年(1006)又更名为安远县;天圣三年(1025)钦州自灵山县来治。有如洪、如昔二寨。
  灵山县:望。有咄步寨。天圣三年(1025)钦州徙治安远县。
  遵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内亭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钦江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白 州:下,南昌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廉州,七年(974)复置白州;政和元年(1111)省入郁林州,三年(1113)仍置白州。
  博白县:中,倚。
  南昌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建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周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郁林州:下,郁林郡,军事。至道二年(996)自兴业县徙治南流县。
  南流县:中下,倚。初属牢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至道二年(996)郁林州自兴业县徙来治。
  兴业县:下。初为"倚郭",至道二年(996)郁林州徙治南流县。
  郁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兴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潭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廉 州:下,合浦郡,军事。开宝五年(972)徙治长沙场;太平兴国八年(983)降为太平军,徙治海门镇,咸平元年(998)仍升为廉州。
  合浦县:上,倚。开宝五年(972)廉州徙治长沙场,太平兴国八年(983)省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仍置合浦县于海门镇。有鹿井、三村二寨。
  石康县:下。开宝五年(972)并常乐州博电、零渌、盐场三县地于长沙场置石康县,来属,为"倚郭";太平兴国八年(983)廉州徙治海门镇。
  封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蔡龙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大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琼 州:下,琼山郡,靖海军节度。初为"军事州",熙宁四年(1071)徙今治,政和元年(1111)移靖海军节度来驻。
  琼山县:中,倚。熙宁四年(1071)徙今治。有感恩、英田场二栅。
  澄迈县:下。初属崖州,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
  文昌县:下。初属崖州,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
  临高县:下。开宝五年(972)徙治英丘都。
  乐会县:下。后徙今治;大观三年(1109)改属万安军,后仍来属琼州。
  舍城县:初属崖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琼山县。

  昌化军:同下州。初为儋州、昌化郡,熙宁六年(1073)降为昌化军。
  宜伦县:下,倚。初名义伦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宜伦县。
  昌化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宜伦县为昌化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昌化县。有昌化寨。
  感恩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宜伦县为感恩镇,元丰四年(1081)仍置感恩县。

  万安军:同下州。初为万安州、万安郡,北宋初年徙今治,熙宁七年(1074)降为万安军,大观元年(1107)徙治水口。
  万宁县:下,倚。初名万安县,北宋初年更名为万宁县,并徙今治。
  陵水县:下。熙宁七年(1074)省入万宁县为陵水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陵水县。

  吉阳军:同下州。初为振州、延德郡,开宝五年(972)更名为崖州,熙宁六年(1073)降为朱崖军,政和七年(1117)更名为吉阳军。
  宁远县:下,倚。熙宁六年(1073)省入朱崖军为临川镇,移驻军东。
  吉阳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朱崖军为藤桥镇。

  ————有通远寨,政和六年(1116)以通远镇改置。

  平 州:见黔南路平州

  观 州:见黔南路观州

  富 州:下,开江郡。治龙平县,辖龙平、马江、思勤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昭州。
  马江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龙平县。
  思勤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龙平县。

  峦 州:下,永定郡。治永定县,辖永定、武罗、灵竹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横州。
  武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永定县。
  罗竹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永定县。

  潘 州:下,南潘郡。治茂名县,辖茂名、南巴、潘水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高州。
  南巴县:初属潘州,开宝五年(972)省入茂名县。
  潘水县:初属潘州,开宝五年(972)省入茂名县。

  澄 州:下,贺水郡。治上林县,辖上林、止戈、无虞、贺水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邕州。
  止戈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无虞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贺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常乐州:无倚郭县。辖博电、零渌、盐场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廉、辩二州。
  博电县:开宝五年(972)与零渌、盐场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零渌县:开宝五年(972)与博电、盐场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盐场县:开宝五年(972)与博电、零渌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绣 州:下,常林郡。治常林县,辖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常林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阿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罗绣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禺 州:下,温泉郡。治峨石县,辖峨石、????、扶来、罗辨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峨石县:倚郭。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扶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罗辨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顺 州:下,顺义郡。治龙化县,辖龙化、龙豪、温水、南河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龙化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龙豪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温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南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思明州:下,武郎郡。初为思唐州,治武郎县,辖武郎、平原二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思明州,六年(973)省入龚州。
  平原县:初属思明州,开宝六年(973)省入武郎县。

  溥 州:治全义县,辖全义县;乾德元年(963)省入桂州。

  严 州:下,循德郡。治来宾县,辖来宾、循德、归化三县;开宝七年(974)省入象州。
  循德县:开宝七年(974)省入来宾县。
  归化县:开宝七年(974)省入来宾县。
 
  党 州:下,宁仁郡。治容山县,辖容山、怀义、抚康、善牢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
  容山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怀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抚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善牢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牢 州:下,定川郡。治南流县,辖南流、定川、宕川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
  定川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郁林县。
  宕川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郁林县。

  罗 州:下,招义郡。治廉江县,辖廉江、吴川、干水、零绿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化州。
  廉江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
  干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
  零绿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为零渌镇。

  窦 州:下,怀德郡。治信义县,辖信义、怀德、潭峨、特亮四县,开宝五年(972)省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太平兴国元年(976)信义县更名为信宜县;景德元年(1004)省高州来属,徙治茂名县,三年(1006)复置高州,仍治信宜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高州。
  怀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潭峨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特亮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南仪州:下,连城郡。初为义州,治岑溪县,辖岑溪、连城、永业三县;开宝四年(971)更名为南义州,五年(972)省入窦州,六年(973)仍置南义州,省连城、永业二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南仪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藤州。
  连城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岑溪县。
  永业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岑溪县。

  蒙 州:下,蒙山郡。治立山县,辖立山、正义、东区三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昭州。
  蒙山县:初为正义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立山县。
  东区县:初属蒙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立山县。

  崖 州:下,珠崖郡。治舍城县,辖舍城、澄迈、文昌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琼州。

  溪 州:??,无倚郭县。初为宜州思恩县带溪寨,大观元年(1107)置溪州,四年(1120)省入宜州思恩县仍为带溪寨。

  镇 州:下都督府,??????,靖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于黎母山夷峒置镇州、靖海军节度;政和元年(1111)省入昌化军。
  镇宁县:??,倚。大观元年(1107)置镇宁县,来属镇州;政和元年(1111)省入感恩县。

  延德军:??????。崇宁五年(1106)于朱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置延德县,属朱崖军;大观元年(1107)升为延德军,政和元年(1111)省入朱崖军,六年(1116)置延德寨。
  通远县:??,倚。大观元年(1107)置通远县,来属延德军,政和元年(1111)省入朱崖军为通远镇,六年(1116)改置为通远寨。

  隆 州:政和四年(1114)于溪洞置隆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邕州。
  兴隆县:倚。政和四年(1114)置兴隆县,来属隆州;宣和三年(1121)降为威远寨,改属邕州。

  兑 州:政和四年(1114)于溪洞置兑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邕州。
  万松县:倚。政和四年(1114)置万松县,来属兑州;宣和三年(1121)降为靖远寨,改属邕州。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1、宋朝的府州分为九个等级,并依治理难度分成剧郡、闲郡两类;主官京府为府尹、府为知府、州为知州:
(1)京府 (2)次府 (3)辅州 (4)雄州 (5)望州
(6)紧州 (7)上州 (8)中州 (9)下州

  军、监同下州的只有一个等级,视同下州;主官军为知军、监为知监:
  同下州县分为十个等级;主官为知县:
(1)赤县 (2)畿县 (3)次赤县 (4)次畿县 (5)望县
(6)紧县 (7)上县 (8)中县 (9)中下县 (10)下县
  军(属府州)不分等级,主官为军使,俱以知县兼任。
  监(属府州)不分等级,主官为知监,一般不辖实土,负责铸钱、盐务、矿务、竹园、养马等事务。

2、宋朝的府州绝大多数都有郡名,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可做府州的别名。

3、宋朝府州除京府外,分为五级州格,州格并无太大意义;杯酒释兵权后,州格仅作武官(非主官)升迁之用。
  (1)都督州:有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置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
(2)节度州:置节度使或观察使,一般称某某军节度或某某军,一般称为军额,请勿与作为政区的“军”混淆
(3)防御州:置防御使
(4)团练州:置团练使
(5)军事州:置刺史

4、县、尉司、院、真定府北寨的下级行政建制为乡。

5、宋朝的府、州、军、县节制城、寨、堡、关等建制,主要负责边防事务,部分城寨还节制堡;
  南宋的城、寨、堡、关等建制,由于资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证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宋代羁糜州县和城寨堡关各史料记载不一,现主要参考《宋史》、《元丰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武经总要》等书,尽量予以全部列出,以供参考。

6、宋朝的县节制监,军、县节制场、务、冶、坑、井、栅等建制,主要负责盐务和矿务。
  南宋的监、场、务、冶、坑、井、栅等建制,由于资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证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7、北宋年间,宋夏、宋辽边境反复争夺,邻近城寨堡反复改属,不可详考;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宋金在中原、陕西、两淮地区反复争夺,不少郡县反复改属,不可详考;
  南宋年间,宋金边境反复争夺,邻近郡县反复改属,不可详考;
  南宋末年,宋元在两淮、京湖、四川地区反复争夺,不少郡县反复改属,不可详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太乱了,不知道怎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