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628|回复: 1

[百姓话题] 一颗长了几十年的痣,成癌了!医生提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跟着自己几十年的小黑痣,
怎么就成癌了呢?”
近日,在医院刚做完治疗的
张女士(化名)满脸疑惑。

据了解,福建福州的张女士鼻子上的一颗小痣,近一年来不仅逐渐变大,洗脸时碰到还反复出血,经朋友提醒就医后,病理化验结果显示为基底细胞癌


65e54866069089d5b1bda90b0986c14f.png
▲张女士鼻子上的黑痣术前术后对比图

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无独有偶,92岁的大爷也因类似问题就诊。他左侧额颞部的黑色斑块已有几十年,近三个月突然颜色改变,还反复溃烂,无法愈合,尝试多种外用药后仍无好转。


医生为其扩大切除了黑色溃疡斑块,经病理分析后,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及时的手术治疗避免了大爷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2a813bf1ceff361346ee6937d02ad64.png
大爷脸色的黑色斑块术前术后对比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脸上新长出或发生变化的“小黑点”理所当然地当成“痣”。 然而,这种想当然的认知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皮肤癌。

医生提醒,大部分色素痣是良性的,但少数可能在长期日晒、反复摩擦或遗传因素等影响下发生恶变,形成皮肤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等。尤其是长在头面部、经常受摩擦部位的痣,更需提高警惕。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
但大部分时间它都不痛、不痒
所以一般人并不当回事
然而有些痣长错了地方或被错误处理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种痣是危险的?
如何在生活中自查?

什么是痣?

大家常说的黑痣、痦子,一般指的是最常见的色素痣。黑色素痣是由一群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皮肤良性肿瘤。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围绕皮肤的其他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中的色素细胞会逐渐积累,这也是为什么身体上的痣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通常将色素痣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
1. 皮内痣痣细胞位于表皮下,在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称毛痣),少见恶变;
2. 交界痣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扁平,色素较深。该痣细胞易受激惹,局部受外伤或感染后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等易受外伤处;
3. 混合痣: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
a04d8a7458188ecef06b560046fa402c.jpg
色素痣的常见类型 图源:新华社

如何初步判断一颗痣是良性还是恶性?

确定痣是良性还是恶性,一般可以通过痣的外观特征、生长速度与变化、症状表现等进行初步判断。


从外观特征来看,良性痣通常颜色均匀,多为棕色或黑色,大多形状规则,常见为圆形或椭圆形,且对称性良好、边界清晰。而恶性痣颜色不均匀,有多种颜色混合,如棕色、黑色、蓝色或红色,甚至可能出现色素剥脱,出现白化的皮肤,通常形状不规则,不对称,边界模糊。


从生长速度与变化来看,良性痣直径一般不超过6毫米,生长速度通常较慢,多年变化不大。而恶性痣通常直径较大,超过6毫米,且生长速度快,可能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可注意观察痣的形状、颜色、大小或纹理是否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伴有疼痛、瘙痒、出血、结痂或表面破溃等现象,应高度警惕恶性痣的可能。


从症状表现来看,良性痣通常无症状,除非受到外伤或感染。而恶性痣可能出现瘙痒、疼痛、出血、结痂或表面破溃等症状,与痣内部细胞异常活动有关。


医生强调,一旦发现黑痣符合上述任何一项异常,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及时就医排查是保护皮肤健康的关键。



这几个部位长痣要留意观察

1. 易摩擦部位的痣。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更高几率转化为恶性痣,如长在手掌、足部、背部等易受磨损部位的痣大多为交界痣,痣细胞相对活跃,因为常常受到摩擦,恶变几率高,必须定期观察或直接切除,以防恶变。


2. 暴露在外的痣。这些位置的痣会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过度暴露及过度日晒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3. 长在手指端、脚趾端的痣。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手指端、脚趾端以及指甲下,要特别注意。


4. 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结膜等部位的黑痣,一般属于交界痣,痣细胞比较活跃,容易发生恶变。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痣的癌变?

首先,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患痣癌变的风险。


其次,尽量避免刺激、摩擦或损伤已有的痣。外部的损伤和刺激可能会导致痣细胞发生异常改变,并增加癌变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容易受到摩擦或压力的痣,需要格外注意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要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午间紫外线强烈的时段。紫外线是引起皮肤损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会增加痣恶性转变的风险。


医生提醒,痣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生理现象,其发生与遗传、阳光暴晒、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年龄等因素有关。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警惕痣的异常变化,如果注意到痣的形状、颜色、大小或边缘发生明显改变,或者出现痛、痒、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可能的皮肤问题或肿瘤,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怀疑“痣”恶变可以这样做

1.切勿自行处理。绝对不要抠、抓、针挑,或去非医疗机构用药水、激光点痣。不当刺激易导致癌细胞扩散,延误治疗。


2.立即就医。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3.接受专业检查。医生会使用皮肤镜(专用放大设备)进行无创检查,初步判断良恶性,提高诊断准确性。


4.病理活检是金标准。若高度怀疑恶性,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皮肤癌的最终依据。




来源丨福建卫生报、新华社、广州日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11-2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美国
老痣如友,也需警惕。留心它的变化:边缘、颜色、大小。早发现,早安心,健康不留“痣”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