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流市永顺初级中学 2025年招生简章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营造阳光公正的义务教育招生氛围,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一件事”改革落地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5〕5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5〕9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北流市永顺初级中学2025年招生简章》公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北流市永顺初级中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2014年教育发展大会确定的“双千计划”新建城区初中项目,是中共北流市委、市人民政府精心打造的重点民心工程,是北流市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大会战和城区校点布局调整工程的重点项目。学校严格按照自治区标准化学校建设,是一所直属北流市教育局的初级中学。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北流市两湾新区深圳大道与佛山大道交汇处旁,交通便利。学校建设秉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现代化的理念。市计划总投资1.1亿元,学校占地面积为46668 ㎡(约70亩), 建设用地面积为8780 ㎡,总建筑面积39116㎡;规划设置7~9三个年级,45个教学班。学校配套设施齐全,拟建教学楼两幢、综合楼一幢、学生宿舍4幢、食堂一幢和一座风雨球馆。室外体育场地包括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等。学校以打造花园式校园为目标,绿地面积为10328㎡,配备绿化广场和生态停车场。未来,这里将呈现四季花香、终年常青的美丽景象,将是别具特色的园林式和生态化育人校园,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建成后将成为北流市基础教育的窗口示范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于2022年秋季期招生办学。目前,七八九年级共有在校生3156人,45个教学班。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坚持五育并举,践行"永争一流,顺美卓越"的永顺精神,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有专任教师161人,这是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团队,他们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充满活力,潜心育人。办学三年来,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玉林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北流市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一等奖、北流市清廉学校建设先进单位、北流市五星级平安校园等荣誉。
二、招生计划
2025年秋季期七年级计划招生935人。
三、招生政策
1.入学对象 永顺初中新生入学对象是具有学校服务范围内户籍、符合政策性照顾对象条件、符合北流市城区随迁子女就读条件的2025届小学毕业生。 2.政策性照顾对象 (1)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军烈士、因公牺牲军人、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适龄子女; (2)符合条件的公安烈士、全国一级、二级英模及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民警的适龄子女; (3)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①持有效证件的在职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②入职满3年以上的政府专职消防人员适龄子女;③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 (4)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适龄子女; (5)在北流市连续工作满2年的、有突出贡献的新设立总部企业高管人员和科研项目带头人的适龄子女; (6)符合条件的华侨的适龄子女。
四、招生范围
市人民检察院红绿灯→沿丰顺路→乡贤公园→玉容一级公路→甘村村委会路口红绿灯→沿甘村村委会旁小道→御景天下→城西二路(公安局门口道路)→客运中心红绿灯→永顺名门红绿灯→市人民检察院红绿灯范围内区域;北流镇甘村、新兴社区(大岭开发区)、万润城、万润豪庭、御景天下、德馨家园、新城市花园、永顺名门、永顺学府、圣力会仙河公馆、公园里。 以下为我校2025年招生地段服务范围的具体地址: 城南街道永顺社区
丰顺路44号至108号(双号) 万润城 万润豪庭 永顺一区001号至240号 城南街道新兴社区
二环西路0002号至0180号(双号) 城西二路1号至295号(单号) 城西二路一区1号至150号 城西二路二区1号至160号 大岭路1号至95号(单号) 大岭路2号至38号(双号) 大岭路一区1号至91号 大岭路一里1号至20号 大岭路二区1号至60号 大岭路二里1号至23号 御景天下小区 德馨家园小区 新城市花园小区 松花二区190号至203号 松花路1号至99号 松花路一区1号至265号 松花路三区1号至200号 松花路三区二里1号至16号 松花路三区小苑1号至50号 松花路二区1号至189号 松花路二区204号至235号 松花路二区一里1号至16号 永顺名门小区 永顺学府小区 陵城街道桂塘社区
北流高中 北流九中 北流镇松花村
18、19、20、21组的村民 7、26、27、28、29、30组的部分村民 北流镇甘村
适龄就读少年居民户口簿必须是北流镇甘村户籍。
圣力会仙河公馆小区
公园里小区
五、新生入学对象及需要提交材料
新生入学对象主要分三大类,报名时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一件事”报名申请表的要求提交材料。 (一)本地户籍学生(以下简称A类) 1.条件界定 本地户籍学生是指户籍在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含此日)前。 2.需提交的材料 (1)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簿的,则需提供各自户口簿);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登记信息材料(《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商品房买卖合同等)。 (3)按照本地户籍学生界定入读服务学校的学生,可享受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定向生资格。 (二)政策性照顾对象(以下简称B类) 1.条件界定 (1)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军烈士、因公牺牲军人、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适龄子女; (2)符合条件的公安烈士、全国一级、二级英模及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民警的适龄子女; (3)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①持有效证件的在职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②入职满3年以上的政府专职消防人员适龄子女;③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适龄子女; (4)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适龄子女; (5)在玉连续工作满2年的、有突出贡献的新设立总部企业高管人员和科研项目带头人的适龄子女。 (6)符合条件的华侨的适龄子女。 2.需提交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1)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的户口簿; (2)政策性照顾对象相关证明材料:①**或士官证及部队师级或县(区)级以上对应单位证明;②公安烈士、全国一级、二级英模及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民警相关证明材料;③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入职满3年以上的政府专职消防人员、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的证明材料;④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证明材料;⑤新设立总部企业高管人员和科研项目带头人证明材料;⑥华侨证明材料。 (三)非本地户籍学生:申请由政府统筹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经商等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第C类) 1.条件界定 符合市城区购房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父(母)在学校服务地段内有独立房产或无房产但以《居住证》申请入学的或玉商、玉工回归人员的随迁子女。 2.需要提交的材料 (1)C1类(以房产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①户口簿(如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簿,需加验监护人的户口簿和学生出生证明以便证明学生与监护人的关系);②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登记信息材料:《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供购房合同、税收完税证明**、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登记备案证明)。 (2)C2类(以《居住证》申请入学或玉商、玉工回归人员的随迁子女须提交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①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簿(如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簿,需加验监护人的户口簿和学生出生证明以便证明学生与监护人的关系);②2025年北流市玉商、玉工回归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细则所需证明材料(详见附件2)。 注:不能按时提交有关证件或所提交证件不齐全、不合规定的,不能享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待遇。跟随亲戚、朋友进入城区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享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待遇。
六、学校招生录取要求及顺序
按A类、B类、C1类、C2类顺序录取学生,如城区服务学校学位紧缺的由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一)A类:本地户籍学生 本地户籍学生是指户籍在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内,户籍迁入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含此日)前,且其法定监护人在户籍地服务学校范围内拥有100%产权的居住类房屋,并实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1.城区学校有下列情况的学生,如当年服务学校学位紧缺的,进行统筹安排: (1)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挂靠在非直系亲属户籍; (2)城区内单位集体户口的适龄儿童: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如父母在城区无房,实际居住在集体户口登记住址,到市房产登记中心开具父母双方无房证明,可在户籍划定的服务学校就读); (3)法定监护人房产占比不足100%:所购房产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监护人与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合资购买,所持房产产权占比不足100%; (4)祖辈房产,适龄儿童少年随祖辈居住:若适龄儿童少年及法定监护人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合户不满3年; (5)房产未实际入住(由招生范围学校根据本校情况组织人员对实际入住情况进行入户调查); (6)户口迟于2025年6月30日(含此日)迁入的。 注:若适龄儿童少年及法定监护人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户主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籍地址与居住的居住类房屋地址一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持有该居住类房屋100%产权的,该户籍和房屋方能作为本地户籍学生入学的依据。在学位特别紧张的学校,须严格执行以上要求。 2.上门查看实际情况 现场审核材料后,各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将根据家长填写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上门核查实际情况。 (二)B类:政策性照顾对象 对于符合义务教育优待政策入学条件的政策性照顾对象,经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后,根据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三)C类:非本地户籍学生(申请由政府统筹安排入学的进城务工、经商等人员随迁子女) 不具有北流市城区户籍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地段内有独立房产或无房产但持有本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有合法稳定就业、租赁住所的,按租房地址申请到本学区学校入学。 1.C1类:以房产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 (1)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地段内有独立房产已交房并入住的,需要以独立房产申请就近入学的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 (2)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地段内有独立房产已交房但未实际入住的,需要以独立房产申请就近入学的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 (3)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地段内购买房产未交房且未入住的,需要以独立房产申请就近入学的适龄儿童或小学毕业生。 2.C2类:以居住证申请入学随迁子女或玉商、玉工回归人员的随迁子女。 法定监护人持有北流市公安机关核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且在北流市城区经商或务工,以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固定租赁住所申请入学的随迁适龄儿童少年。 3.上门查看实际入住情况 现场审核材料后,各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将根据家长填写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上门核查实际情况。
七、报名时间、方式及流程
(一)报名时间:7月1日至7月7日(报名期间每天晚上22:00至次日8:00系统运维暂停报名)。 网上报名截止时间:7月7日24时,系统将关闭报名端无法继续报名。线上报名时因户籍、房产和社保信息未能匹配到服务学校等原因不能报名的新生,按要求准备好佐证材料原件统一在网上报名期间到服务学校现场报名。 (二)报名方式 1.线上报名。 (1)在手机上报名。A类和C类学生家长可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智桂通”App,进行实名注册并登录,在首页单击“办成一件事”,选择“小学一年级教育入学一件事”“初中一年级教育入学一件事”点击进入,即可按提示内容填报信息及上传证明材料。 (2)在电脑上报名。A类和C类学生家长可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网址:http://zwfw.gxzf.gov.cn/,简称“桂通办”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并登录,在首页下拉页面后点击打开“高效办成一件事”页面,选择“小学一年级教育入学‘一件事’”“初中一年级教育入学‘一件事’”点击进入,即可按提示内容填报信息及上传证明材料。
2.线下报名。 线下报名时间2025年7月8日至7月9日。 政策性照顾对象(B类)采取线下报名方式进行。 在网上报名期间,各学校设立报名事项咨询点,解答家长在报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不能进行网上报名的老人及特殊家庭人员提供线下报名服务,由服务学校线下审核报名材料。报名时因通过户籍、房产、社保、居住证等信息未能匹配到服务学校等原因不能报名的新生,在网上报名期间按要求准备好佐证材料原件到服务学校现场报名。 特别提醒:以上报名方式不可重复填报,申请报读学校不一定是最终录取学校。家长要认真阅读《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生入学报名操作指引》、常见知识问答等内容及要求,按时完成报名工作。家长提交相关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否则将无法通过检验。 (三)学校核验材料 7月1日—7月9日,学校在网上核验材料。有需要补充、完善材料的,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家长补充、完善。家长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后持新生入学相关审核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申请就读学校进行原件验证,复印件留存,原件随身带走。审核不通过的,退回后引导家长到所属学区学校填报。 如为现场报名的,学校审核材料的负责人对报名材料审核签名后,同时要把适龄少年儿童报名的信息录入报名系统。 (四)学校整理材料及上报 7月10日—8月14日,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新生入学材料进行整理、统计、报审、录取,并将新生录取名册上报2025年北流市义务教育学校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五)新生录取名单查询时间及方式 8月15日,学校公布新生名单。线上报名完成的,登录“智桂通”或“桂通办”查询;线下报名的,可到学校查询。 录取通知书领取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八、规范插班生转学
转学插班生是指除起始年级新生以外,符合转学条件需要中途插班就读的学生。原则上同城(镇)范围内不允许转学(学位紧缺的城区学校转到学位空余的城郊学校除外)。因学生父母工作变动,需要转学的学生自行到范围学校咨询就读,如城区学校学位已满不予接收,不管在城区是否有房产有户籍,或者符合城区就读范围,一律由 2025 年北流市义务教育学校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到城区以外的镇有学位的公办学校就读。要严格控制班额。 注:本方案只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新生入学,不适用于转学插班生。
九、招生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陆老师 13878019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