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制作的腊肠配料好、味道好,已经吃惯了这个味道。”今年80多岁的陈祖健老人拿着刚刚灌好的腊肠对记者说,他要趁着阳光正好,赶紧把腊肠拿回家晾晒。
灌好肠后,分段绑扎好,就可以拿回家晾晒了。
庞阿姨正忙着将村民拿来的猪肉制作成腊肠,其间,不时就有村民拿着猪肉前来。
灌肠是制作腊肠的重要一步,庞祖迁正在灌肠。
庞阿姨说,天气晴好,忙的时候人更多,前来加工腊肠的村民都要排队等候。每年中秋过后,加工腊肠的人越来越多,冬至前后人最多,一天就要加工几百斤腊肠。
天气晴好的时候,庞祖迁每天都要把腊味搬出来晾晒。
制作腊肠的工序并不复杂,切肉、拌料、灌肠,再加上半个月左右的晾晒,色泽深沉、油光泛亮、咸鲜甘醇,透着日晒香气的腊肠就可以食用了。
在晾晒腊味的庞祖迁。
天气晴好的时候,庞祖迁(左)每天都要把腊味搬出来晾晒。
工作间隙,庞阿姨领着记者来到她家的楼顶,楼顶上满满当当晾晒着各种腊味,包括腊肠、腊肉、腊鸭,阵阵腊味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庞阿姨制作腊味已经三十几年了,她家一整年都在制作各种腊味,本村及周边镇村的村民大多是买肉前来加工,然后拿回各自家中晾晒,更远一点的玉林甚至南宁的顾客则是直接购买成品,买得较多的顾客都是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购买,一年下来,庞阿姨家大概要制作5万斤的腊味。
楼顶上晒满了腊味。
腊肠。
腊味,留下阳光的吻痕,充盈着一年丰收的喜悦,色味俱全的诱惑让人难以抵挡。腊味是民间传统食品之一,食用起来方便,又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最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种独特的“腊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楼顶上晒满了腊味。
腊肠。腊肉。腊鸭。 过年吃腊味 似乎是全国人民的保留节目 无论餐桌上多么丰富 只要有一盘鲜艳油亮的腊味在那里 温馨和怀旧的感觉就回来了 对很多人来说 在有关家乡的味觉记忆里 “腊味”是最耐人咀嚼的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