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明天就是大年初四了,过年的节奏也逐渐接近了尾声,人们也开始了毫无顾忌地生活的社交。虽然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的习俗比较多,也很受重视。但初四在很多的人的眼中,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都当平常日子过。其实,在传统的年俗中,大年初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且还有好多习俗。村里老人经常跟我们这些小辈说,大年初四,别忘“扔穷”拜太岁,一定要遵循祖宗的老传统,兔年才会越过越红火。 正月初四:羊日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四风俗有哪些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正月初四习俗
迎灶神、接火神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盛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吃折箩、扔穷
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罗,打扫年货,并要到院中准备“扔穷”。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现在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习惯和规矩却保留了下来。
这一天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
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绑火神、放鞭炮
北方有些地区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这些传统民俗 蕴含了中国人的美好心愿 成为隐藏在每个人血液中
代代相传的宝贵基因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
或许可以停下出去聚餐的脚步 和久日不见的家人一起 围坐在饭桌前 开开心心地 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有家的地方 就有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