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2731|回复: 6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三国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玉林
本帖最后由 天香茗茶 于 2010-9-25 02:52 PM 编辑


      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之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
      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彻”,就是刘巴。刘备也曾赞之曰:“子彻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厚脸皮刘备在夸刘巴时没忘了把自己也顺带的夸了一下,意思是说,子彻这个人才智绝人,只有象孤这样的英雄才能用之,孤之外的其他人想驾驭他可就难了。
      刘巴,字子彻,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父刘祥,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早慧聪颖,很有才干,却养成了恃才傲物的个性。虽然同姓刘,但他一直瞧不起刘备“织席贩履”之出身,因此从骨子里藐视刘备。
  刘巴十八岁时,在荊州担任郡署戶曹吏主记主簿。当时刘备正好来荊州投奔刘表。博学多才的刘巴当时已经很有名气,刘备叫自己的外甥周不疑去向他求学,刘巴拼命推辞掉了,说:“我那点学问真算不了什么,你让你外甥拜我为师,就好比摧毁了鸾凤之艳丽,一头扎进燕雀的小天地,这怎能让他变得更聪明呢?”搞得刘备灰头土脸的很没面子。
  在决定三国鼎立命运的赤壁之战前夕,刘备与曹操大战于长坂坡,结果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宅心仁厚的刘备带领广大老百姓开始逃难,荊州有头有脸的的士族们也都跟著刘备走,加入了逃难的大军,只有刘巴一个人往北上,去找曹操。可见他确实反感刘备,宁从“明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也不愿意跟着打着皇室后裔金字招牌的刘备。
  曹操对名士刘巴的前来投奔自然是喜出望外,任命他做掾(助理),后來曹操派他去招抚长沙、零陵等地,对其非常重用。想不到,刘巴的运气真的很糟,赤壁之战中曹操惨败,刘备夺得长沙、零陵等郡。
  刘备入主零陵后,听说刘巴也在这里,爱才之心又油然而生。求贤若渴的刘备不计前嫌地去拜访刘巴,才发现刘巴逃走了,而且逃得很远,逃到交趾(今天的越南)。
      原来,由于招抚长沙、零陵等地的图谋失败了,刘巴无法回去向曹操交差,只能一逃了之。在其出逃之前,诸葛亮曾情真意切地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却回复:“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使“先主深以为恨”。  
  刘巴逃到越南还不够,怕刘备通过渠道找到他,刘巴还改姓为张。《零陵先贤传》记载:巴入交阯,更姓为张。与交阯太守士谿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杀之。主簿曰:“此非常人,不可杀也。”主簿请自送至州,见益州牧刘璋,璋父焉昔为巴父祥所举孝廉,见巴惊喜,每大事辄以咨访。
  刘璋本來是亲曹派,派张松去对曹操表明态度。不料因为张松其貌不扬,曹操對他冷冷淡淡,憋了一肚子气回來的张松便劝刘璋和刘备合起來对付曹操。刘璋沒什么主见,也就同意了。

  入幕刘璋的刘巴给了刘璋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不要接纳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见《零陵先贤传》)
      在政治上极为幼稚的刘璋没听刘巴的逆耳忠言,张松暗通刘备的事情败露后,刘璋才明白刘巴当初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此时大势已去,益州果然很快被刘备收入囊中。刘备围攻益州时,曾号令三军:“谁敢加害刘巴,就灭他三族。”后来,士兵们拿住了无法逃身的刘巴,刘备大喜。
      刘备再次盛情相邀,诸葛亮也写信对刘巴苦言相劝,走投无路的刘巴只好谢罪归附,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吏的任用)。诸葛亮对此也十分高兴,因为自从刘巴上任以后,诸葛亮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很多。刘备称汉中王后,以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由于刘巴总是不搭理张飞,张飞为此很愤懑,两人关系一直很紧张,诸葛亮曾劝刘巴对这位皇弟客气些,但刘巴也不买帐。很重桃园结义之情的刘备对刘巴的这一点很反感,他对诸葛亮说:“刘巴这个人才智超人,如果无人替代,那么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那么就不必用他了。”
  诸葛亮回答:“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刘备闻毕才打消了放弃刘巴的念头。
  关于刘巴冷落张飞这件事,东吴智囊之首张昭也站在刘备一边,认为刘巴这个人太过分。但吴侯孙权却另有一番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让刘巴随波逐流,取悦于刘备,他又怎能称得上是高士呢?”
    刘巴为人节俭,不愿与人交往,只重公事。刘备登基时,所有文诰策命都出自刘巴之笔。其时有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共造蜀科”之说:蜀科之制,由此五人所制。可见刘巴的能耐确实很大。
  刘巴最牛的贡献是在归附刘备后不久。史载,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刘巴说:“小事一桩,三个动作搞定: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统一全国物价;三、实行公卖制度。”(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刘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巴病逝,时年只有三十九岁,可谓天妒英才,壮岁早逝。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柳州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李敖对刘阿斗的严重误读
今年8月27日,李敖大师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后,为之题词:“忧患一生,四处游走。来到沪滨,喜欢‘阿斗’。”这十六个字,很有学问。不但压韵,而且有两处双关语:第一、“沪滨”不特指上海黄浦江畔,也嵌入了中国馆馆长徐沪滨的名字。第二、“阿斗”不特指中国馆的造型如斗,更隐指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刘禅)。
   
为什么喜欢阿斗呢?李敖当场解释:中国馆的外形象一只斗;还有就是阿斗是一个好皇帝,一般人以为他无能,其实《三国志》就赞美他“赦不妄下”,即不乱下大赦令,这是讲究法制的表现,阿斗是中国历史上最讲法制的皇帝。
02.jpg
03.jpg
李敖和儿子在世博会

其实,李敖先生在这里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他将“赦不妄下”的赞美对象说成是刘阿斗(刘禅),与史实完全不符,是对刘阿斗的误读。
  
“赦不妄下”之语,出自陈寿所修的《三国志》卷33《后主传》传末的评语,陈寿在《后主传》传末的评语中说: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閹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
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历史学家方北辰先生著的《三国志注译》这样翻译了这段话:“后主在贤能丞相执掌朝政时就是遵循道理的皇帝,在被宦官迷惑的时候则变为昏庸的君主;古人说是“白色的丝和绢没有固定的颜色,就看你染什么色它就是什么色”,确实是这样啊!按照礼制,国君继位之后,要翻过年才改变年号。可是在后主继位的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当年就把年号改为建兴了;从古代的典章上来考察,这在制度和道理两方面都有所违背。另外,蜀国不设置专门记述本国历史的官员,本国的完整历史没有专人负责,所以做的事情大多被遗忘,发生的灾害和异常现象也没有记载。诸葛亮虽然擅长行政,但是像这一类问题的存在,说明他在政治上仍然有不周全的地方;不过在诸葛亮执政期间,经历十二年而不改变年号,军队多次出动而不乱颁布大赦令,政治见识不也很高明么!但是自从他死之后,在年号和大赦方面的制度就逐渐败坏了,而后主前后两段政治上的优劣也就从这里清楚显现出来。”

通过文白对照,我们就可以明白这段评语的意思了:后主刘禅是一个缺乏主见的皇帝,在诸葛亮辅佐他时,他还是很有章法的,但到了诸葛亮死后宦官包围他时,就变得昏庸不堪了。诸葛亮辅佐他时,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政治缺陷,但是至少在不随意改变年号、不乱颁布大赦这两方面,诸葛亮的政治见识是相当高明的。但是诸葛亮身死之后,这两方面的情况就完全不行了;而后主在位前后两段的政治优劣,也就由此显现出来。
   
所以,陈寿所谓的“赦不妄下”,是就诸葛亮执政时的政治而言;所赞美的对象是执政的诸葛亮,而非被辅佐的刘禅同志。如果是刘禅本人开始就坚持法治的话,到后来又怎么会“兹制渐亏”呢?
陈寿的这一评语虽然是放在《后主传》的末尾,然而赞美的对象却并非刘禅。李敖显然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且在公开接受采访时赞刘阿斗“赦不妄下”,徒留笑柄而已。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传》也有这样的记载:“故亮时,军旅属兴,赦不妄下也。” 这个就说的很明白了,“赦不妄下” 是指诸葛亮的做法。
 
事实上,阿斗可贵的一面,是他的主动投降促成了了当时中国的统一。史书记载阿斗“深秉大正”,“以爱民全国”为贵,知道“龙虎战争,终归真主,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故放弃负隅顽抗、残民以逞,结束了蜀汉分裂割据的局面,促成了中华的大一统。这种知天命、识所归的大举动,是很值得肯定的。爱国诗人丘逢甲《送颂臣之台湾》诗道:“王气中原在,英雄识所归。为言乡父老,须记汉官仪”。阿斗虽然为诸葛亮所扶不起,但顺时识归,亦可谓英雄,“为言台父老,须记刘阿斗”。现在那些所谓的“台独分子”,他们成天叫嚣裂土分治,连阿斗都赶不上!李敖说他“喜欢阿斗”,应该是欣赏其“英雄识所归”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这一点,李敖在其电视节目中也多次提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0-9-2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有点像今天的中国领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都说阿斗是烂泥扶不上墙,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称皇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刘禅绝不是像传统观念中那么无能,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游荡的土豆 发表于 2010-9-25 01:36 PM
都说阿斗是烂泥扶不上墙,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称皇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

见解独到,看到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足见亮之明智,心计。三人行必有师焉,若不弄个自个儿佩服的人出来,那就显得亮目空一切,自傲了。: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