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7651|回复: 3

[思辩铜州] 廉语清风 | 斧不止则薪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河池
  廉语清风 | 斧不止则薪多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00分享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斯英

  《汉书·枚乘传》载,“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意思是泰山上的细流能穿透岩石,拉到尽头的井绳可以磨烂井梁。水滴并非钻凿岩石的工具,绳索也不是锯断木材的利器,日复一日却使之成为可能。

  水之柔之所以能克石之刚,非因力能摧坚,而在绵绵不息之势。查诸史志,先贤多有明训。《荀子·劝学》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论衡》载:“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格言联璧》亦载,“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想要做成事,不能一曝十寒、虎头蛇尾,而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道理虽浅显,行之却不易。试想,如果不是向着同样的方向落下,水滴永远不会有洞穿石头的一天。长期主义不只是对时间的简单延长,更是对“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笃定和坚守,是对目标、价值和意义的深远追求。明代徐霞客在青年时就树立了“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壮志,从22岁开始,执青杖、蹑芒鞋,跨千峰而探龙穴,越瘴疠而溯江源,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30年不移其志的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终以60万字游记镌刻万里山河。

  一滴水撞击顽石,难以立刻收获自身的价值和成果,却依然不懈滴下,这种敢字当头的无畏精神也值得人们学习。唐代玄奘为取真经独闯西域,穿越八百里流沙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不复能进”,穿越天山时“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艰难困苦,可见一斑。然而他却说:“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正是秉持着这种“虽死无悔”的精神,玄奘日日前行,跋涉5万里,归国后译经75部1335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这般精神汇作江海,便是改天换地的伟力。太行绝壁间,数十万林县儿女钢钎作笔、汗血为墨,凿壁穿石、挖渠千里,十年凿就天河飞渡;毛乌素沙海畔,风沙成患,山西右玉20余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接力植绿,终以青翠接天;更见大漠深处,无数航天赤子秉承“两弹一星”精神,从东方红寰宇初鸣,到嫦娥探月背回眸,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只要初心如磐,何惧征程万难?当亿万颗水滴对准一点反复落下,再坚硬的岩石也会被洞穿。

  柔水悬檐,终蚀泰山之石;素麻捻索,竟断苍木之筋。非金石本脆,其力隐于日月之末,藏于毫厘之微。稽古观今,此理犹新。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摒弃急功近利,回归深耕细作,锚定目标、敢字当头、久久为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力量。

  

发表于 2025-4-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舟山
斧不停,薪火不息;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廉如清风,日日拂拭,方能涤荡尘埃,坚守初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廉语清风,斧不止则薪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非一日之功。持之以恒,方能见微知著,积小成大。廉洁自律,亦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4-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桂林
廉语清风,斧不止则薪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非一日之功。持之以恒,方能见微知著,积小成大。廉洁自律,亦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