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6791|回复: 3

[公益新闻] 寄养家庭,用爱温暖孤残儿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桂林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黄 冰)在玉林市儿童福利院内,有一群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吃住在一起,每户家庭的夫妇同时照料着几个孩子,日常相处与真正的家庭无异。

这是玉林市儿童福利院推出的“模拟家庭”寄养模式,让符合条件的夫妇二人与孤残儿童组成新的家庭住在儿童福利院内,开展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爱、有家、有温暖的童年,也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融入集体奠定良好的基础。

让孤残儿童寄养在家庭中,感受家庭温暖

3月24日,记者走进“模拟家庭”寄养妈妈李春兰的家,客厅宽敞明亮,家具朴素齐全、干净整洁,客厅墙壁上贴满了家庭成员去户外游玩的照片。4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正在客厅看电视,李春兰则在厨房里忙活着。接近12时,她将做好的饭菜一一端上桌:鸡肉、鱼、排骨、青菜、肉蛋汤,很丰盛的家常菜。

W020250326348015543279_1000.jpg

“模拟家庭”里,孩子们在吃午饭,寄养妈妈李春兰在给一个不会自理的孩子喂饭。


给孩子们洗手、围上口水兜、盛饭,孩子们上桌吃起午饭。其中,一个唐氏宝宝只会简单语言,另一个10多岁男孩因多种疾病矮小如四五岁的孩子,生活不会自理,需要李春兰一口一口喂饭。

住在她对门的王燕,同一时间也做好了饭菜,夫妇二人和3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王燕时不时给孩子们夹菜,整个家庭氛围其乐融融。

玉林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丘雪介绍,该院自2013年开始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爱心家长开展“模拟家庭”寄养工作,夫妇和孩子一同住在院内,组建“类”家庭一起生活,让孩子感受父母之爱和家庭的温暖,正常开展户外活动,让他们逐步融入并适应社会。目前院内共有7户模拟家庭入住,每户“模拟家庭”养育3~4个孤残儿童。

除了“模拟家庭”,还有另一种寄养模式——社区自然家庭寄养,即把孩子带回自家照护,融入自己的家庭中。姚祥冰和潘玲则是这种模式的寄养妈妈,她们每天往返于儿童福利院接送孩子上下学。

“被寄养的孩子在自理能力、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提升。”丘雪表示,进入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适合在院内照料还是适合寄养,会经过安置评估,对于社会属性需求大如对家庭的需求强、能力相对较好能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的孩子,综合评估后可以进行寄养。

社会的善意,让寄养妈妈在辛苦中倍感欣慰

福利院里的孩子很多不会走路、说话,甚至不会吃饭,因此,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和耐心来教育他们,辛苦不言而喻。“如果想减肥,就来做寄养妈妈这份工作,一个月可以瘦不少。”寄养妈妈们互相打趣道。

王燕是最早成为“模拟家庭”寄养妈妈的人,她以这种模式照顾福利院孤残儿童已经有12年了,交由她照顾的孩子近20个。福利院里的孩子很多都有肢体残疾,需要做长期的康复治疗,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特殊孩子,她特地去学了两三年的中医按摩。“这些孩子大部分是被父母遗弃的,让人心疼,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理能力,最好能回归社会。”

姚祥冰是一位退休老师,申请成为自然家庭寄养的妈妈有3年多了,目前照顾着两个福利院的儿童。回想起刚把孩子带回家照顾的日子,孩子哭闹、夜醒频繁、背对着她睡……这让有多年没带过娃的她倍感疲惫,一个月瘦了五六斤。朋友们揶揄她做不来这种累活,小儿子也建议她应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但她不服输坚持了下来。看着孩子学会走路、说话、吃饭,叫爷爷奶奶,她就教她读诗、唱歌,浓浓的儿孙情让她和老伴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生活。如今,孩子成为家里最受宠的人,一家子其乐融融的。

“刚开始不熟悉,不了解孩子脾性,带起来会比较累,需要磨合适应。”潘玲说,孩子哭闹,上小学的小儿子因心疼妈妈还为此闹小情绪,建议她换掉这份工作。走过磨合期孩子比较好带了,互相适应,小儿子也慢慢接受家里的新成员,3个月后家里还增加了另一个小成员。如今,儿子也会帮助自己照顾这些弟弟妹妹,处成了兄弟姐妹一样,去玩耍都不忘带上他们。

寄养妈妈们表示,每次带孩子外出常引人注意,但是得知她们照顾的是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后,大家都会投来善意,并表达敬佩之情,还帮助她们一起照顾孩子,“寄养妈妈的工作累,但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善意、尊重,尤其看到孩子有进步,很欣慰。”

社会力量助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

记者了解到,目前,玉林市儿童福利院共招募有40户社区自然家庭,寄养的孩子有60人。“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名小孩在自然家庭寄养,但考虑到孩子们外出存在不便,所以接下来将大力推行“模拟家庭”模式,逐渐缩小社区自然家庭寄养。”丘雪说,“模拟家庭”寄养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纷纷捐资捐物,如家庭里的设备、家电家具等由社会捐赠,与爱心企业形成结对帮扶,今年至少会增加2户“模拟家庭”。“无论是在‘模拟家庭’还是自然家庭中,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不再是单纯的养育照顾吃喝,更照顾到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

玉林市儿童福利院社工部主任江婷介绍,无论是“模拟家庭”还是社区自然家庭,对于申请的家庭,都会按照资料审核、面试访谈评估、岗前培训等环节筛选出合适的家庭,对寄养妈妈也会定期进行培训和辅导,及时协助“家长”调适与“孩子”的关系。对“模拟家庭”还有一定的看护要求,如记录孩子的饮食、户外活动和成长情况,形成成长报告,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在关爱中成长。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3-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石家庄
在无血缘的屋檐下,爱编织了家的模样。李春兰的客厅,墙上是孩子们的笑脸,心中是温暖的港湾。模拟家庭,让孤残儿童在爱的怀抱中,找到归途,种下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寄养家庭,爱如春风,温暖孤残儿童心田。李春兰家,墙壁贴满欢笑,朴素家具映衬家的温馨,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港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4-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寄养家庭,爱如春风,温暖孤残儿童心田。李春兰家,墙壁贴满欢笑,朴素家具映衬家的温馨,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港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