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未近,老母亲就打电话催促在异乡的我回去包粽子了。粽子是我家多年来过年必备的年货。从打记事开始,春节前必定要大忙一阵,小时候年前是要炸糯米粿圈的,就是用少量糯米粉煮熟再加生糯米粉 一起揉成团擀成块切条再圈花形,我家圈的粿花一定是倒∞字形的,老妈说倒∞字的粿圈送人大方。年近了在老妈指挥下几姐弟围着桌子圈粿花,通常我们圈老妈炸,刚起锅的粿圈用筷子穿成一串,厨户里弥漫着一片油香。再后来过年除了圈粿花还要炸酥角,酥角的面皮要极薄,薄薄小小的面皮塞入满满的芝麻碎花生白糖馅,捏成一个一个带花边的小饺子,油炸后一个个涨鼓鼓的极象成熟的拇指般大小的蚕茧宝宝。
再后来过年不再炸粿圈捏酥角,改包粽子了,这一包就是十几年。
包粽子很烦琐,我家粽子的馅料一定是糯米、去壳的绿豆、大肥肉、还有锥栗。秋天锥栗上市时买来煮熟晒干。年近时要备料,糯米、绿豆,大肥肉好买,还要备粽叶,粽叶就是柊叶。买叶子有时要转几个市场才
能买到,然后煮叶洗叶,一大家人包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6点开始生火熬煮直到半夜时分才起锅。
以前煮粽叶熬粽子都是在自建房屋旁的小菜园上搭个灶完成的。早几年搞城市美化,房前屋后的空地重新铺上沥清硬底化不能在上面搭灶烧火了,于是开车去十几公里外老表家的大厨房煮叶洗叶再回来包好,笫二天一大早又开车去熬粽,搞了几年家人都觉麻烦,都说以后不要再做了。
不想今年年未到老妈就打电话来催促,老妈说不包点粽子没有过年的味道。90多岁的老母亲开口就不得不做了。年近时坐上高铁回娘家包粽去。
备料了,骑着一辆烂单车满大街去买买买。还是那句,糯米之类的东西好买,叶子则要去几公里外的体育路天光市场才有。一大早赶了过去,从人头涌涌的街头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看直逛到街尾才有一摊卖粽叶的,已有好几个人在抢了,看了看叶子的品相不是很好,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大桥头那边的市场买过粽叶,卖粽叶的阿姨说她家在这附近贺江边的大榕树边上,菜地里种有粽叶,要的就去找她,并指了指路,那一带我熟就记住了。
于是骑车往大桥头奔去,下桥转入一条小道不多久到了那棵大榕树旁,树下种有一片粽叶,也许久旱这片粽叶边缘有些焦了。向在附近扫地的老阿姨打听粽叶主人,告知外出了,还说附近有很多人家都种有,并带我去往江边的那户人家,刚好主人阿姨在,很热情,谈好价钱,阿姨递上剪刀让我自己剪。进入种满粽叶的园子,也许经常淋水粽叶翠绿一片品相很好。阿姨很健谈,知道我煮叶洗叶要去十几公里时,说剪好叶子拿去江边先洗掉浮尘在她家煮好回家用自来水过清一下就行了。
剪好叶子了,在种满翠竹下的清清江水边码头洗叶子真的很方便,很爽。
洗完叶子阿姨在她的大厨房里用柴火大锅烧好了水,还告诉我,煮叶子的水不能烧开要用似开非开的热水轻轻烫一下就行了,这样包的粽子带有叶子的清香。往年我家煮叶子是用大火大滾的水来煮的,煮得软塌塌才罢手。跟着阿姨又学了一招。
阿姨真是个好人,明年我还来这剪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