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江里有好多小鱼小虾。”蓝天白云,清水濯濯,圭江边孩子们的嬉闹声惊扰了水中的鱼儿,鱼儿们“唰”一下四处散去,不一会儿又聚到一块。
圭江,是北流市的“母亲河”。北流因圭江流向由南向北得名。北流市检察院认真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法为剑守护圭江生态平衡,让圭江之美“内外兼修”,生生不息。
清除“绿毯”
两年前,北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每逢大雨过后,圭江流域的隆盛镇段、清水口镇段、塘岸镇段的部分河段河面上就铺了一张绿油油的“地毯”。经了解,原来是大雨过后,上述河段中的水浮莲泛滥,呈现爆发式繁殖,远远望去,就像河面上铺了一张“绿色地毯”。
水浮莲,学名凤眼蓝,又名水葫芦,是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极强,生长时会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下动植物繁殖空间减少,甚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大量的水浮莲覆盖在河面,还会造成河水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生长和破坏水生态环境。 整改前 整改后
发现这一情况后,北流市检察院与隆盛镇、清水口镇、塘岸镇联合开展实地调查,召开现场磋商会,要求各镇政府负责清理本辖区河面上的水浮莲。上述三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河面上的水浮莲进行清理整治,同时加强对辖区圭江河道的检查巡查,加大对圭江水质的保护力度,使北流“母亲河”更美丽。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整治,水浮莲基本“消失殆尽”,清盈盈的圭江水露出了真容。
如今,雨后适时清理河面上的水浮莲也得以常态化,圭江再无“绿毯”,波光粼粼的江水尽收眼底。
网箱“清零”
“绿毯”虽被清除,但隆隆的机器声,星罗棋布的养殖网箱一度让圭江“千疮百孔”,被市民诟病。
2019年3月,北流市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中发现,北流市勾漏洞大坝往上游方向至隆盛镇的圭江河段,存在大量由铁桶、钢铁、绳索、渔网、木板等材料构成的养鱼网箱及围栏,其中有部分网箱位于圭江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北流市检察院调查后认为,圭江内的养殖网箱、围栏设施严重影响河道防洪功能,危及相关桥梁和圭江的大坝安全;网箱、围栏养殖户在圭江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养殖网箱鱼均未经许可或批准,涉嫌非法占用国有水域;网箱、围栏养殖户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便将饲料直接投入圭江,严重污染饮用水源和圭江水体水质。
2019年7月,北流市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圭江存在的非法养殖网箱鱼侵占国有水域、危害行洪安全、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相关职能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动员养殖业主自行拆除非法养殖网箱。截至当年9月,养殖业主共拆除网箱19028平方米。2021年2月至10月,北流市政府组织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公安、司法行政、北流镇政府等单位依法拆除了27户、养殖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非法养殖网箱。至此,圭江内非法养殖网箱得到全部清除。
规范放生
让圭江之美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北流检察人公益诉讼的脚步永不停歇。
2023年6月18日,北流市检察院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收到志愿者反映,称有群众违规在圭江一桥桥底放生数十只外来物种巴西龟,可能会破坏圭江的生态平衡。
该院立即开展立案审查。经调查发现,这些放生活动未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所放生的生物均为随意从市场或养殖场购买,品种包含巴西龟和杂交鲤鱼等外来物种。针对群众的随意放生行为,北流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科学指导民间放生行为,规范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北流市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
北流市检察院还与北流市水利局、北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会签《关于加强水生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责任主体和法定职责,解决实际防控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督促检察建议落实。
收到检察建议后,北流市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开展外来入侵水生物种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人员到北流市区内5家水族馆宣传走访,提醒营业者遵守清道夫、巴西龟、鳄雀鳝等外来入侵水生物种的引入规范,防止顾客随意放生和丢弃外来入侵水生生物;在佛教信徒经常出现的放生点(含水库)粘贴海报、发放宣传单,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外来入侵水生物种的辨识能力;在重点的群众放生点不间断开展巡查,在印塘文化公园、圭江一桥等群众经常放生点竖立永久性宣传牌,明确适合放生的水生生物和禁止放生的水生生物;发动群众捕捞清理圭江、圭江支流西河、罗江等水域的外来入侵物种罗非鱼、巴西龟累计25公斤,清理河流里程25公里。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目前,群众的放生行为得到了规范,随意放生活动大为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