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桂林当地媒体接到报料称,吴女士的9岁儿子偷偷玩网络游戏,为游戏充值花了8万多元。吴女士一家与游戏公司长时间协商后,只有两家外地游戏公司退还了78元,其余游戏公司和苹果商店运营方都没有退款,而是坚持要他们**证据。对于吴女士的遭遇如何解决,电子产品时代又如何引导孩子们使用这些产品?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家长:孩子充值8万多元 退款遭遇取证难 4月18日傍晚6点40分,吴女士回到家,用手机打开自己的支付宝准备买点东西,付款时却发现余额不足。于是,她打开支付宝的账单记录,发现账户几乎每天都被扣掉一千多元。吴女士没有多想,马上打电话报警。
报警之后,吴女士突然反应过来:也有可能是儿子进行游戏充值了。想到这里,吴女士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向9岁的儿子核实。果然,吴女士的担心是真的,但问孩子到底充值了多少钱时,孩子却不清楚。
这时,吴女士接到了甲山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赶忙和孩子前往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后,吴女士的孩子给警察演示了游戏登录和充值的过程。在警察跟孩子沟通中,吴女士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吴女士的儿子从3月20日开始进行游戏充值,截至4月18日,共充值84835元。充值涉及多个平台下属的游戏软件,如腾讯平台旗下的“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网易平台旗下的“猫和老鼠”,还有其他外地游戏公司的游戏如“奥特曼传奇英雄”、“植物大战僵尸”等。这些游戏软件均是通过吴女士的苹果iPad里的苹果商店购买的。
随后,吴女士在警察建议下进行了相关证据的收集,并向苹果公司及腾讯、网易等游戏平台进行申诉,希望追回这些钱。但直到5月13日,吴女士仅收回了两家游戏公司退回的78元。吴女士说:“儿子还在一家公司充值了1400多元,对方答应退还一半,但我没有同意。”
报警后的20多天里,吴女士多次与苹果公司沟通,均没有得到相应的退款。吴女士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者返还该款项的,法院予以支持。
吴女士介绍,苹果公司客服人员表示,因为付费的ID号是吴女士本人,无法证明付费是儿童,因此无法退还款项。其他游戏公司同样要求**孩子充值的证据,但吴女士很难**。为此,吴女士非常苦恼。
讨论:孩子被电子产品包围 该如何引导 5月13日,吴女士的儿子向记者演示了他玩游戏的过程。只见他熟悉地用指纹打开苹果iPad,进入各种游戏界面。他介绍,游戏充值主要是为了闯关买装备。他通常是放学后,和同班同学一起在微信上组队打游戏,在学校会讨论如何打赢游戏。
吴女士介绍,在儿子小时候就给他申请了微信号,让他在家族群里一起抢红包。儿子大一些后,跟着表哥一起在线上打了几局网络游戏,接触上了游戏。平时,为了让儿子积极完成作业,也会拿允许打游戏作为奖励,没想到儿子着迷了。吴女士平时因工作需要,在iPad上绑定了银行账户,支付宝无意中开通了免密支付,才造成此事。这令吴女士非常苦恼。
如今网络时代,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家长们都比较头疼。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打游戏无法避免,只能适当控制时间。陈女士家住秀峰区太平路,她的儿子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她认为,有时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孩子们如果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就组队打游戏,而且如果哪个小朋友不会,或者没有手机,就被孤立了。家长也可以陪同孩子开展别的活动,让他没有时间玩游戏,但大多数家长很难坚持,只能偶尔给孩子玩游戏。
家住七星区融创文旅城南溪府的郭女士认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学校是没有机会玩网络游戏的,家长在家里要盯紧,尽量让孩子不要接触手机。
家住秀峰区的李女士认为,孩子即使小学阶段不接触手机,也会在初中时接触,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的“财商”,进行正确引导。为了避免孩子充值游戏,家长需要进行支付设置,关闭指纹付款、人脸识别付款,设置青少年模式。
乐群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蒋女士介绍了她的经验。她说,给孩子的平板电脑应是学习机类型的,要有家长控制端,下载任何软件都要家长审核同意,另外所有的App都设置使用时长,建议不安装微信等聊天和视频软件,应用商城设置密码并且每次下载要求输入密码。她认为,App使用是可以控制的,家长要花心思去研究。
家住七星区体育馆附近的徐女士表示,女儿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她的经验就是不能让孩子太闲,可以引导去户外玩,或者看一看动画片,但不能碰网络游戏。
专家:父母的有效陪伴是“良药”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东环校区)副校长谭红认为,9岁的孩子年龄很小,对金钱没有概念,缺乏自控能力。只要是学生阶段,不分小学和中学都要坚决制止玩游戏。孩子一旦染上游戏网瘾,是很难戒掉的。
在避免孩子进行游戏充值这件事上,谭红认为,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信用卡应该随时关注,避免孩子免密支付。其次,有效的陪伴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环境非常关键,家长需要在放学后正确引导。可以安排孩子下楼运动,锻炼身体。如果孩子还有时间,可以引导他适当做家务。周一至周五晚上应当不允许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周末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比如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的锻炼,开展画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也可以带孩子去公园等进行户外活动,约上亲朋好友进行亲子活动,进行有效陪伴,避免孩子有机会接触手机和网络游戏。
对于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玩游戏会被孤立的看法,谭红并不认同。她认为,如果孩子们在一起就要打游戏,家长可以出面制止,杜绝此类现象发生,让孩子远离这种环境。
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张老师认为,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一起打游戏,这种行为不提倡。也许有时候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放松,但是孩子一旦对游戏上瘾,就很难戒掉。而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即使看动画片都比打游戏好。
张老师说,如果发现孩子和同学组队打游戏,需要及时和学生班主任沟通,不能为了顾及孩子在学校的“颜面”而耽误正确的教育。
律师:双方均有责任,应退还充值款
对此,有律师表示,在这起事件中,游戏公司和家长均负有一定的责任,其中家长因看护不当,导致孩子能偷偷充钱,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游戏公司没有限定投入金额,因为十岁以下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对有限的金额负民事责任,十岁以下的小朋友处理上万元钱,肯定是一个无效行为,可以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充进去的钱。”
据了解,早在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充值要求等各方面进行了限制,如“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的游戏付费服务, 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等。
律师也提醒,孩子因上网课或娱乐需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家长最好为孩子配备专用的设备或将手机设置成适合孩子的模式,同时应尽量让未成年人进行实名认证,利用游戏本身的防沉迷系统进行限制,家长自身也要管理好手机指纹、密码和具有支付功能的APP。此外,当损失已经发生,应当立即收集保存所有的充值支付记录等交易凭证、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聊天记录、家长与未成年人的谈话内容,以及其他可以证明是未成年人操作充值的证据。积极与网络游戏企业协商,如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选择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综合桂林晚报(记者韦彦青)、江南晚报(记者 甄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