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所以道路交通安全马虎不得!
有网友爆料称:12月10日,在北流新丰路口, 一辆摩托车卷入白色小轿车后面的车底下。从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整辆摩托车已经没入小车车底,呈卧倒状,现场没有看到人,不知道摩托车司机怎么样了!不少网友在猜测,这是溜车还是换错档了?希望司机没事吧!
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具体情况请以相关部门公布为准!
在这里不厌其烦的提醒大家,不管开的什么车,在什么地方,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行驶!
一辆车有多少车内盲区?
前盲区: 驾驶员因车头而看不到车辆前方的位置,与车身高度、座椅高度、车头长度和驾驶员身材等有关。小轿车前盲区距离约1米左右,若没有很好控制距离易发生追尾事故。
后盲区: 从车内后视镜向后观察车辆尾部情况时,处于视野以外的区域,容易发生刮蹭或倒车事故。后盲区危险性较前盲区更大。
后视镜盲区: 左右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如经常探视后视镜时发现后面汽车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经进入了盲区。要多加小心,尤其在变更车道时要注意。
A柱盲区: A柱是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支柱,若A柱较宽,产生的盲区也就较宽。在转弯或前方有路口时应提前减速,至安全可控范围。
B柱盲区: B柱是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支柱,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车底盲区: 车底是车辆盲区之一,同时各种雷达通常无法探测到,上车前建议司机养成观察车底的习惯。 此外,路上遇到机动车辆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建议2米以上,车辆驾驶员在行驶时也要特别注意非机动车和行人,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请牢记 "0盲区攻略" : 驾驶员
1、 加强观察,上车前绕一圈观察周边,开车前头探出窗外观察,驾驶时合理分配注意力,尽可能与其他车辆或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盲区安全距离; 2、 规范驾驶操作,牢记开转向灯,控制跟车距离,采取安全车速; 3、 加装车辆辅助设备,如倒车雷达、广角后视镜,但切勿完全依赖电子工具; 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
1、 遵守交通规则,勿占用机动车道,一停二看三通过; 2、 与车辆保持合适距离,停着的车辆也不例外,遇大车时建议横向保持2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