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随着北流市最后一个“渡改桥”项目——龙安大桥施工进入尾声并开放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北流市最后一个渡口——坡心渡口随之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下岗”。
北流镇龙安村被80多米宽的圭江分成两半,造成几个生产组的群众交通十分不便。村民要想在短时间内过河到对岸的村委会办事或送小孩到对岸的小学上学,乘船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必须绕行10公里左右的村路。2006年以前,这里的村民过河都是依靠划竹排和小船。后来村里建造了一艘用手牵拉的摆渡船,从梧州航运公司下岗回乡的村民吴忠当起了“摆渡人”。
近几年,北流市利用交通项目资金和民间资本,相继对还在使用的三个渡口实施了“渡改桥”。龙安村坡心渡口是最后一个“渡改桥”项目,在距离渡口几十米处建设横跨两岸的钢筋水泥大桥。如今,投资400多万元的大桥建设已基本完工,国庆前夕开放了市民和非机动车通行,困扰了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们都喜笑颜开。
龙安村村民 小郑:“高兴啊,过河方便了,不用撑船过去了,要感谢政府。”
北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胡广生:“北流的渡口、渡船退出了历史舞台,解决了出行难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安全感、获得感。” 随着坡心渡口的撤销,干了15年摆渡人的吴忠也和渡船一起“下岗”了。一些村民纷纷前来与吴忠以及上了岸的渡船一起拍照留念。而吴忠对于自己的“下岗”,显得十分高兴。
原坡心渡口摆渡人 吴忠:“桥建好了,交通方便了,渡口撤了,我也下岗了,(但)我感到很高兴。”
吴忠表示,等到大桥全面完工,将开放机动车通行,村民们的出行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届时,他们还要搞一个隆重的通车仪式,宣告“渡改桥”项目正式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