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与新冠病毒的战役还在继续
国庆假期的旅行返程已悄然开启大家也陆陆续续踏上返岗的归程
但回程路上,集中时段人流量大空间密闭、接触病毒的风险较高不少小伙伴深有担忧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返程防疫指南赶紧转告给你关心的人
返程途中
私家车防疫篇
1、私家车日常如何预防?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处理,处于空旷场所时,做好通风透气。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有亲友搭乘后,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2、私家车搭乘可疑症状者时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可疑症状者(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搭乘私家车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度开窗通风。
可疑症状者下车后,迅速开窗通风,并对其接触物品表面( 车门把手、方向盘、车窗,风挡玻璃,座椅等)进行消毒。
3、私家车搭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后,该采取何种消毒措施?
患者下车后,应及时做好私家车的终末消毒。私家车终末消毒的范围包括: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空调系统和呕吐物等,消毒剂建议选择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消毒处理时发动汽车,并打开空调内循环。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没有消毒处理前,车辆不建议使用。其他同乘者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4、开车还需要注意什么?
(1)无论是驾驶司机还是乘坐人员,多人乘坐时,都需要佩戴口罩。如果暂时不戴,需要放置在封口袋中,避免污染。
(2)尽量不要在车内吃东西,防止飞沫传染。
公共交通防疫篇
1、坐地铁公交是不是要戴口罩?
不但要戴,而且还要全程戴。从在地铁口排队或公交站等车时开始就要戴上口罩,中间不能取下。
2、那戴什么样的口罩?
一般情况下出门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就行,如果在疫情高发地区,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3、我坐地铁公交要摸到拉手,怎么办?
可以戴着手套,一直到抵达目的地再摘下来。摘掉手套之后马上去洗手,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肥皂都可以,洗完手用纸擦干净。
4、坐车的时候想打喷嚏怎么办?
戴着口罩打喷嚏没问题,如果没有口罩,用纸巾捂住口鼻,或者把头埋在手肘里,用手肘的衣服挡住口鼻就行。
回到目的地后
回到住处后并不是就万事无忧为了安全,这些注意点都要牢记下来👇
外出回来消毒
1、将外出脱下的衣物挂在窗口,并打开窗户通风;2、外出佩戴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要进行销毁后放入垃圾袋中,可以喷洒适当的医用酒精;3、勤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无洗手设施时可用消毒湿巾清洁双手。
养成个人防护好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至于有盖垃圾桶中。 4、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 5、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6、注意营养,适度运动,提高抵抗力。
越来越多人注意到用酒精进行消毒但因为酒精的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
如何正确使用酒精?
1、不可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如楼道、会议室、办公室等都不可以用酒精喷洒消毒。
2、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3、要谨慎储存酒精,远离火源,不要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
4、在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并且需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立即进行。
5、在使用酒精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酒使用,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