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一生的梦想,就是自己家的孩子能够飞上枝头,成为人中龙凤。 终于有一天,孩子们越飞越高,有的出了国,有的开了公司,还有的嫁到了外地... 一位60岁老人坦言:女儿如今在国外工作,老伴也突发疾病走了,所以自己一个人住。 “我的女儿很有出息,别人都羡慕我家娃儿赚钱多,可我却后悔了当初把她培养的太优秀。因为我的老年生活没有了孩子的陪伴,我很孤独,我一点也不幸福。” 前段时间,我还刷到了一则令人心酸的新闻故事: 三个月前的一天,65岁的朱阿姨瘫痪多年的老伴儿突然从床上掉到了地上。 朱阿姨忙活了半天,发现自己根本没力气把老伴扶到床上,“我搂着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着抱我站不起身,站着弯腰抱我抬不起胳膊。” 朱阿姨打开手机通讯录,看看远在成都的独生女,再看看亲戚朋友,明明存了100个电话号码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凌晨2点多,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抱着老伴哭了。
五年来,朱阿姨一直独自照顾老伴 人生有一种无能为力叫做:“我爸躺在地上,而我只能在他们的手机屏幕里”。 离家的孩子,哪怕名字可以排在手机通讯录里的第一位,身体也无法在父母遇到麻烦的时候第一个赶到。 为人子女一场,最心酸的就是:凡是晚年幸福的父母,子女都不是太有出息! 空巢老人,活成被子女遗忘的孤岛在中国,近1.7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40%以上过着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生活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的比例或将达到90%。 也就意味着,中国将有2亿饱受孤独之感的“空巢老人”。 而新闻中的一幕幕悲剧,正彰显着“空巢老人”困顿的生活境遇。 2015年3月14日,延安市一位独居老人在家因卧床吸烟引发火灾,不幸遇难;2016年11月,西安城南一小区里,一名70多岁的老人离世半个月后才被发现;2017年8月7日,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 曾有一档上海纪实节目,将镜头对准独居老人,节目标题是《上海独居老人调查》。 虽说的是上海独居老人,但其实是整个社会中空巢老人群体的缩影。 影片开头,便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死亡——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滑倒,却无人知晓,就这样在冰凉的瓷砖上流着血慢慢死去。被发现时,人已经去世5天。 还没吃完的外卖,已发霉
纪录片里提到:如果你在外地读书/成家/立业,不管你多有出息,如果你的父母留在老家,那么他(们)就在慢慢变成“独居老人”、“空巢老人”。 我们总以为父母在家不用工作,平时看看电视出去溜达溜达,生活惬意轻松,而他们也总在电话里笑着跟我们说:“家里一切都好”,“我们身体很好”,“你不要担心,忙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不要挂念我们”...... 然而事实上正如影片展示的:独居老人所面对的重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除了生命安全问题,还有情感沟通上的问题等。 我曾经看到一篇新闻,很震撼,也很遗憾。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2017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太太,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 可是,她却不知,死亡2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却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我还不知道父母竟然如此孤独。”一位网友满怀愧疚地说出了这句话。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不过是,生儿育女,勤劳责己,不添麻烦,最终却活成了被子女遗忘的孤岛。 中国老人自杀比例高,背后是无法承受之重 肖水源教授曾经说,中国老人自杀比例是其他群体自杀比例的三倍。 随便在百度上一搜索“老人自杀”四个字,就会出现953万多结果,数据是如此触目惊心。 在2017年1月7日,安徽六安霍山县上土市镇一老人,在屋后的山上上吊自杀。 他本有一儿一女。 但女儿失踪,儿子一直在外打工,多年没有回来。 1月7日清早,他在自己家的后山上吊。 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气息。 无独有偶,2017年12月23日,洛阳一名82岁的老人跳河自杀。 因为什么呢? 并没有什么冤仇大恨,无非是老了,病了。 自杀前,她留下遗书,其中反复着这句话:难受,难受,生不如死……活着真没意思。 即便后被人救起,却一直沉默,拒绝交流。 同样的,还有2015年11月14日下午,湖南省长沙市一名95岁的抗战老兵,因忍受不了孤独,从3楼跳下身亡。 这样的老人自杀案例数不胜数,农村更是成了独居老人自杀的高发区。 据调查,在农村自杀的老人中,有六成多选择喝农药、上吊、投水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他们不会在家里自杀,而是选择荒郊野外了结此生,这样做,也是避免给子女家庭产生不好影响。 到离世了,还在顾虑孩子,真的让人心痛。 这些老人抚养长大的儿女,成家立业,生活美满。 但和老人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作为父母,也不愿意打扰儿女,他们心里其实都在害怕: 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更怕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无人知晓。 若是再加上自己患有疾病,为了不拖累儿女,更是强化了想自杀的想法。 老无所依、重病在身、不愿拖累子女,成了压垮独居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些老人自杀的背后,更多的是有出息的儿女离家远走以后,自己无法面对无助和绝望。 你想变得有出息,父母却不会等你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但国内有一大型调查机构,曾针对25-50岁的中等收入群体做过一项调查: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团聚的次数少于3次,这些人每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即3天6小时。即使那些回家频繁,甚至能跟父母住在一起的人,陪父母的时间也没比64天多到哪去。 你拼命变得有出息,却只剩老人在独自哭泣,他们一点也不幸福。 他们的年龄,也等不起! 道理虽是如此,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对于大部分子女来说,同样不容易。父母成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而子女,分身乏术。 “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想离开家,去外面奔波受累”,网友@零点零分 曾在网上说道。 曾在两年前,他的父亲患了癌症,为了给父亲治病,不仅积蓄花光,还欠下一大笔债,可父亲还是离世了。 现实由不得他悲伤,必须一力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为了还债挣钱,他独自背井离乡去了深圳打工。 他不是不孝,却只能被现实逼迫地留母亲一人在老家,别无他法。
即便不像网友@零点零分那样被债务逼迫,但很多家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身上还有房车贷,直压着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是在为生活竭尽全力。 即便知道父母身体不好,但也只能偶尔回家待几天,就要出来,因为现实儿女根本做不到时时陪在父母身边。 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痛,想想就令人心酸。 所以,找时间找机会多回去看看吧,回不了家打电话也行,不要求长伴左右,但请务必用心,父母唠叨牵挂你了,不要露出厌烦的表情或者话语,因为你的一句不耐烦,会让他们难过很久。 尝试着对父母说一句:爸妈我爱你,也谢谢你们,成为我的父母! 珍惜眼前人,陪伴趁当下,莫待他年离去时,徒然空叹息!
昨天晚上,打了个电话给爸妈,我妈跟我说:“崽,你打电话回来啦,前天晚上,我胸口闷得慌,半夜醒了一直睡不着,我还以为自己要走了,熬不过去了” 那一刻,忍过了艰辛,忍过了委屈,却没能忍住妈的这句话,眼泪不停往下流,爸妈成了我心中的软肋。 是呀,如果咱们不能做到伴随身边,那就回家看看,我们就多打个电话吧,要知道,我们的举手之劳,就是他们的晚年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