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61122|回复: 0

[玉林文化] 南方美材——玉林馆藏铁力木木作珍品赏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1558831218.2344.jpg

清铁力木三联橱缠枝纹长桌,长219.5厘米,宽46厘米,高93厘米,铁力木制,桌面下平列抽屉三具,抽屉下设长牙条,浮雕卷草纹,两端有小吊头,亦浮雕卷草纹。
  1558831217.9531.jpg

清铁力木螭龙纹夹头榫带托子翘头案,长254厘米,宽45厘米,高99厘米,铁力木制,两端翘起,直脚方腿,牙头雕螭龙纹、回字纹,起边线,管脚枨上方饰螭龙纹挡板。
  1558831217.4531.jpg

清铁力木五面开光弦纹圆桌,面径70厘米,高81厘米,圆桌造型仿腰鼓,面、底径相若。上下两端各雕弦纹一道,弦纹上、下方浮雕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弦纹之间五面圆角方透光,5条腿亦有长方形开光,彭腿、彭牙带托泥。

  铁力木,也就是“格木”,在古代又称“铁梨木”“铁栗木”。其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和广西,由于纹理细密,木质坚硬而沉重,虫蚁、风雨不能剥蚀,历久弥坚,故多用于建筑木构制作,民间也有用其制作几案、桌椅、米斗、农具等器物。
  古代玉林铁力木产区
  有关玉林铁力木的资料多集中在清代,目前发现最早的当是清雍正《广西通志》,其中记载“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稜,文理坚致,藤容出。”此处之“容”指代的就是容县。清光绪二十三年《容县志·卷之五物产》载:“铁力俗名格木,色紫黑,性坚而重,理细,为南方美材。《手镜》:蛮地多产铁栗木,故人家治屋,咸以铁栗木为之,广州人多采之,制几案等器。通志名石盐,亦名铁棱。”除容县之外,地方志记载,北流、兴业、玉州也是重要的铁力木产区。清光绪二十年《鬱林州志·物产》载“铁力木俗名格木,《南越笔记》铁力木纹理甚坚致,重如石质,初黄,用久则黑,虫蚁、风雨不能剥蚀,高耸直大宜椽栋,作器光泽可鉴,越中良材也,今州中少矣。”而清光绪《北流县志·物产》所记与《鬱林州志》基本相同,言“铁力木,《南越笔记》木理甚坚致,初黄,用之则黑。”同样,民国《兴业县志》载“格木,旧志一名铁材,色紫黑,质坚而重,为南方美材,尤以铁栗木为佳。邑人多用之以制几案等器,并用为祠宇之栋柱。”
  玉林古代铁力木木构建筑遗存
  铁力木纹理坚实致密,虫蚁、风雨不能剥蚀,高耸直大宜椽栋,故在作为铁力木重要产区的玉林,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也留下了众多的古代铁力木屋架结构建筑。其中以容县真武阁和玉林大成殿最为典型,也最具代表。容县真武阁始建于明万历元年,其由3000多根铁力木构件搭建而成,从梁枋、椽柱到斗拱、门窗全部都用铁力木制成,虽历经400多年,却依然完好如初。玉林大成殿是旧时清代鬱林孔庙的核心建筑,其建筑的梁架结构采用铁力木作为主要的建筑用材。清光绪二十年《鬱林州志》载“清康熙五十二年知州郜超修大成殿两庑戟门启圣祠名宦祠……举凡尺寸之木皆铁梨美材也。”“清康熙五十六年学正李栻移建明伦堂。按今明伦堂西侧,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李栻移建明伦堂碑记,谓堂原在大成殿后,地甚僻而隘,适修学工竣,余有铁梨木,足充榱栋,乃捐银九十二两为工用,移建今址云。”州志记载,康熙五十二年、五十六年的孔庙修建以铁力木作为基本的建筑用材,而到了嘉庆年间亦是如此。
  玉林大成殿现存建筑大体保持清嘉庆时形制,建筑内部架构依据栋梁所言“大清嘉庆十七年岁次壬申亥玉林捐赀重修”,当为清代嘉庆年间的建筑结构。其现存建筑内木柱直径30厘米,檐柱和金柱间以抱头梁联接,金柱间以两根枋联接,木构件几乎全部用铁力木做成。虽历经数百年,但木质和受力情况依然良好。
  玉林馆藏明清铁力木家具
  除用作木构之外,铁力木在玉林民间也多被用来制作几案、桌椅等家具。所作家具性质古朴、款式多样、韵味敦厚,是明清广西地区家具艺术的杰出代表。
  明清铁力木木作遗物包括建筑构件、家具、农具等,数量众多,款式多样,纹饰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与铜鼓、宋瓷,可以称为是玉林最具代表性的三类文物藏品。
  铜鼓、宋瓷年代悠久且多为出土器,来源清楚,由于有相关法律的保护,故多为公藏机构所收藏,民间收藏量较少,质素也相对较差。而明清铁力木木作遗物则多为民间实用器,多为传世品,市场流通度较高,早期也未受到公藏机构的重视,故就目前而言,明清铁力木木作遗物收藏量最大的多为民间机构和个人,且多集中在广西玉林。这使得玉林成为了目前明清铁力木木作艺术研究一个无法绕开的区域,在明清木作研究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原标题:南方美材——玉林馆藏铁力木木作珍品赏鉴
  【责任编辑:刘子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