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ylrb.gxnews.com.cn 玉林日报 2004年09月01日09:44:52)
□陈孟琼
年轻时,他的理想是当一个心理学家,并为之作出过努力。可没想到自己原本只是作为业余爱好的书画艺术,却不但成为了终身的职业,而且至今他虽早已退休多年仍欲罢不能,不得不身兼着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国三味书画院院士、顾问,中国武陵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书画月刊》编辑部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城高级书画师兼艺术委员会理事,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继续在画坛上奋斗不息。这也许应了古人所云:“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吧。这位一生经历颇为曲折的知名书画家,就是曾先后在昆明师院和曲靖师院任教的黄传文老先生。
艰难的成长之路
1926年10月,黄传文生于北流市六麻镇合水村荒茅塘组。他童年时家境贫寒,只能半天上学半天放牛,晚上还得帮家里加工谷磨齿。苦难的生活激发着他强烈的求知欲。1941年秋,他考上了北流中学,为了争取到5%的公费名额,他不但勤奋学习,而且善学巧学,每学期他的成绩都居于全班前两名,并曾名列全校高、初中总分第一名,期期都能享受公费待遇,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1944年初中毕业后,他免考直升省立容州高中;1947年容高毕业,因成绩优异,他又被学校保送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原西南联大师院)教育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也是他的志愿,因为他很想做一个教育心理学家。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像许多进步青年一样,黄传文不怕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的跟踪,积极参加了昆明广大学生举行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由于他的字写得好,画技也不错,因此,许多游行的标语、宣传画都出自他的手笔,它们像匕首、似投枪猛烈地刺向敌人。为了画得更出色,他同时又学习美术专业,得到了留法归来的美术大师廖新学、留日教授许敦谷等人的指点,画技大有长进。昆明解放时,他担任了几所大学联合组织的文工团美术队队长,以满腔热忱,带领他的队员们连续奋战,他迎接边纵、解放军入城的大会会场和检阅台,布置得十分庄严宏伟,为昆明的解放增添了热烈隆重喜庆的气氛。
一生听从党安排
黄传文虽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亲身感受到是中国共产党使广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作了主人,因此他从心里热爱共产党,一生听从党安排。1952年秋,当他从昆明师院毕业时,面对众多选择,他服从学校的安排留校任教。由于工作兢兢业业,他于1957年被学校保送到华中师院(今华中师大)进修,在钱延康教授和刘伊闻教授的指导下分别学习英国的水彩画和苏联的油画。1959年秋,曲靖师范(今曲靖师院)招收了一个艺术师范大专班需要教师,省厅征求他的意见,他明知那里的办学条件差,可他二话没说,立即走马上任,一人就担任了该班全部美术课程的教学直到毕业(该班毕业后又带了同样性质的另一个班)。这期间他编写了《中国图画教学法》讲义,带领学生收集整理《云南彝族服饰图案集》。“文革”后期,当学校领导希望他兼任省属校办曲靖地区教学仪器厂的副厂长(兼技术员)时,他同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觉得在哪里干都是为党工作。面对新的挑战,他迎难而上。他根据该厂生产的需要,苦心钻研,设计出并带领工人们制造了多台不同用途的木工机床,十余套冲压模具,还把牛头刨床改成平面磨床,创造出“隔氧铸铝技术”,降低铝的损耗量达30%以上;经他设计制造的白昼幻灯机,性能优良,获评为全省第一名。由于他带领工人们艰苦创业,靠4把斧头起家办厂,成绩突出,因此他荣获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奖,在他人生的历程中留下了颇值骄傲的一页。
在画坛奋斗不息
自1948年起,黄传文长期参加校内外美术宣传工作,画过大量的油画领袖像、宣传画、漫画、设计布置省、市检阅台、大会场、展览馆、舞台背景;长期从事“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绘画技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岗位上亦主要是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培养了不少人才。可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一度放下画笔,转瞬间就是30余个春秋。1998年春,他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的来函,邀约他参加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书画展。他精心画了一幅《周总理在万隆会上》的作品,亲自送到北京。结果此画不仅入选参展,而且荣获一等奖,并发了特种纪念金卡。他回到曲靖后,一友人送来一副对联:“人生自古多磨难,重振画笔再作为。”由此他燃起了重拿画笔的激情,继续在久违的画坛上驰骋。他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一副自勉的对联:“须立金秋志,莫恋落日霞”挂在客厅里,并将阳台用玻璃窗封起来作画室。画室太小,他又在墙上贴了一副对联:“心宽斗室旷,情畅丸池(弹丸大的墨砚)宽。”表达了他豁达的胸怀和知足常乐的心情。后来他又动手用玻璃瓦在自家后院盖了一个12平方米的半露天画室,总算有了较好作画的环境。其实,过去就是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他除了为各机关团体画过领袖油画像和为许多学校展览绘过水彩花卉画外,还创作过许多反映时代特点的作品,如《送公粮》、《拾穗》、《幸福的晚年》等。他的画风严谨、工整、工意兼用,重形写实。他的不少山水、风景、人物、花鸟画,有的线条粗犷而流畅,有的笔调细腻而精心,有的色彩鲜明而艳丽;每幅画作都构思独特,赋予了深刻的思想与艺术内涵。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曾独辟蹊径,花了不少心血创造了一种融中西画技特点的喷水画法,能用中国画或水彩画的材料、工具,画出如西洋油画般多层次、色彩丰富的画面。现在就在这新盖简陋的画室里,他又把该画法提高到了更高的境界。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如《黄河在怒吼》、《重架中美友谊桥》、《莫忘边寨后富家》等等源源而出,其中不少作品在全国性的参展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精品奖、最高荣誉奖、特别贡献奖。另外,他的反映全世界华人都是同宗同根的作品《龙的传人》在中、韩、巴西国际审美大赛中荣获国际金奖;反映中日人民友谊的作品《一衣带水情谊长》,在中国书画家作品赴日交流展中荣获国际银奖;表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伟大形象的作品在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中获佳作奖……多年来,他参展所获得的几十件奖杯、锦旗、奖状、荣誉证书等,绝大部分都是全国性或国际性奖品。他的作品还在汉城、东京、圣保罗等外国大都市展出,不少老外都兴致勃勃前往观赏。一些评论家对他的画作给予了好评,认为他的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溢着作者饱满的感情,不少作品还表现出了自然灵性与人性的交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尽管黄老已年近古稀,但他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尚能为祖国的艺术事业出力。他常以曹孟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勉励自己。他有决心、信心与恒心,在画坛上继续发挥余热。他相信夕阳下的“金秋”会更美,他要让退休后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