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0344|回复: 0

[公益新闻] 缅甸姑娘情定甘肃黄土地:自学苹果种植助村邻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辽宁营口

B99891DFD5F828F3FDC528031F2C8AA268642841_w540_h405.jpg

  图为“洋媳妇”王根花在自家的果园里。(资料图)胡文龙摄
  原标题:缅甸姑娘情定甘肃黄土地:自学苹果种植助村邻致富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胡文龙魏建军)2002年,在云南打工的19岁缅甸姑娘王根花结识了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小伙赵公勤,从此远离故土,情定黄土高原。16年来,一家人相亲相爱,同甘共苦,不仅让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王根花更是从一个“目不识丁”村姑,变成了精通互联网的致富能手。
  王根花回忆,第一次见赵公勤皮肤黑、又显老,“年龄这么大,这咋能行?”她当时心里犯嘀咕。虽说初次相见并没有一见钟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根花还是被这个西北男人的忠厚朴实所吸引,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开始谈婚论嫁。
  因为对遥远的甘肃和这个男人十分陌生,王根花的母亲对这门婚事心存疑虑,不赞成女儿远嫁异国他乡。令王根花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约定商量婚事时间过去十多天后,执着的赵公勤一路打听,追到了缅甸自己的家里。
  王根花母亲见了赵公勤,觉得憨厚老实。“你自己愿意你就去,这是你们的缘分。”听到母亲的赞许,王根花立马就说出了“我愿意。”
  就这样,王根花离开了缅甸,跟随赵公勤千里迢迢辗转来到了甘肃静宁,成为了一名静宁媳妇。
  陌生的环境,让王根花有些许担忧“这地方连树都没有,咋活人?”除了环境的生疏,习惯了吃大米的她,一年之后,才“爱”上了面食。
  结婚时,王根花和赵公勤没有举办婚礼仪式。王根花说,结婚六千块钱的彩礼,都是他们家东拼西凑借的,甚至1万多块钱的路费,也是借来的。直到2006年,他们才把这些钱还清,但家人都给予了王根花特别的关爱。
  公公怕儿媳妇一时不习惯,婚后第二天就在镇上赊了一台电视机,让儿媳妇“解闷”。婆婆走哪都带着“洋媳妇”,在向邻里之间“炫耀”的同时,希望儿媳早日听懂方言融入其中。让王根花难忘的是,婆婆从地里拔了一堆苜蓿,卖了90块钱,50块钱就拿出来给她买了新衣服。
  虽然在新家有了归属感,但远在千里之外的娘家,也让王根花倍加思念。离开缅甸将近两年,母女二人才通上信息。“娘俩在电话两头哭了半天。”王根花说。
  孩子一岁后,王根花和赵公勤就开始外出打工。摘棉花、做建筑小工、卖烧烤、开菜铺子……几年后,家里的土房子变成了砖瓦房。王根花也停止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在家附近找点活干,顺便看管上小学的儿子。
  静宁县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总面积达100万亩,2003年被原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2006年,王根花所在的古城镇,开始进行农业产业调整,推广发展苹果产业,王根花家栽植了1亩果园。2009年,又新栽植了3亩。2013年开始陆续挂果,到2014年,苹果卖了一万块钱。
  尝到了苹果的甜头,王根花决心要好好发展苹果产业。于是,她跟儿子学上网、识汉字,向农技人员学技术……如今,她不仅能够通过社交软件跟果业技术人员和果农交流,还能通过网络寻找客商。
  2016年,王根花把自家的一块果园进行了改造嫁接。如今,她已经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务果能手,修剪、拉枝、水肥土管理、病虫害防治样样在行。她不仅把自己家的果园打理得“有模有样”,还经常被别人请去示范管理果树,成为了果农口中的“王老师”。
  2017年苹果丰收时,王根花还特地挑选了几箱红苹果邮寄给了远在缅甸的母亲,让母亲尝到女儿亲手种植的苹果,“想让母亲知道,妈妈眼中曾经娇弱年少的‘阿花’,现在的生活如她吃到的苹果一样,又红又甜。”她说。(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