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电信诈骗案件频发,我市也不例外。发生我市的主要是消毒水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上刷单诈骗。根据统计,18到40岁的人最容易受骗。而且以刚走出校门,没有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居多!这可是颠覆了小编的固有印象呀!原来以为是不看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也不看手机的人才容易上当受骗,想不到这次是经常看手机的人被骗了。所以提高警惕、预防上当受骗是不分年龄、不分地点的呀。为了高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我们将根据发案的特点及时推送一些防骗知识,也请大家转告身边的亲人、朋友,共同提高防骗知识,以免上当。 防骗秘笈 一、“三不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
不透露——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 生人汇款、转账。
二、“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三、“十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所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
8.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9.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警方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以提高网民反骗防骗意识,各种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但依然还是有人上当受骗。关注防骗宣传,了解最新骗局,是避免被骗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但遗憾的是,通过警方的案件数据分析,这些被骗的人中有96%的人根本没关注过警方的防骗宣传,对当下流行的诈骗方式没有任何了解,难怪被骗。为了让防骗方法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此发出一个倡议:
1、单位、社区在醒目位置放一块防骗宣传展板
2、电梯里为防骗宣传留一个公益广告位置
3、学校为每个班的学生上一堂防骗宣传课
4、网站、公众号放一条防骗标语留一个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