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4432|回复: 0

[法规相关] 龙泉寺就有关学诚法师网络传言作出严正声明,微信之父张小龙在研发微信产品时,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湛江

  编者按:8月1日,原北京龙泉寺的两位都监发布长篇"情况汇报",指称北京龙泉寺主持、中国佛教学会会长释学诚长期精神控制、性侵女弟子,引发舆论哗然。今日晚间,学诚法师转发龙泉寺声明,称相关指控为伪造证据、恶意构陷。
d5b85f62c86ae61_size69_w803_h496.png

f7089719469a4e1_size90_w600_h854.jpg

  相关报道:
  解密龙泉寺
  刘炎迅
  在北京郊外的凤凰山上,有一座名叫龙泉寺的古刹。
  龙泉寺的山门很小,破旧,在山野间很不起眼,又十分起眼。
af8e314ada21b3a_w800_h600.jpg

  穿过山门,立即别有洞天。一番古刹名寺的模样。
  是这样的——
116b6fbb0ad09f1_w800_h600.jpg

ecc7111bf54b8c5_w600_h800.jpg

8898575d8d3eb7f_w600_h800.jpg

  它的传说很多,最出名的一则是,微信之父张小龙在研发微信产品时,在寺中与几位高僧偶遇,一聊,才发现对方是计算机高手,三言两语之间,一直困扰的症结解开了,微信终成。
  这样的传说,张小龙从未出面证实,也没有证伪,真真假假,更显得传奇和神秘。
  而龙泉寺在现实中,被证实的故事,也同样让人震惊,最近几年陆续的北京高校的学生到此出家,曾经在一篇疯传的网贴里,龙泉寺被描写成高学历僧人云集,法师班底有清华大学博士、北航教授、中科院博士、北大哲学研究生等毕业生,该寺甚至被称为"清华北大分校"、"最强科研实力寺庙"。
  龙泉寺名声大震,成为迷一样的存在。也一直吸引着解密之人去探访。我也曾在去年,只身上山,住了几天,一探究竟,这是我当时住的客房——
7a673b4359ccc11_w600_h800.jpg

  事后写了一篇解密的报道,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上。
  这两天,龙泉寺再火,则源于寺内研发的一款机器僧。它样子很萌,身高近60厘米,身穿黄色僧袍,能跟人语音对话,能明白简单的指令,还会说佛经佛法。
b8300d129f165a8_w400_h532.jpg

  龙泉寺动漫中心负责人贤帆法师说,目前机器僧只有1台,毕竟他们这不是商业的行为,只是想用更现代化的方式传播佛法。贤二是机器僧里的第一代,目前龙泉寺已经在筹备进行二代的研发,新一代的机器僧在智能化方面会有所提升,交互更深入、识别也更智能化。对于机器僧的批量生产,据介绍,目前龙泉寺并没有相关打算。
  机器僧贤二的面世,让人们再次聚焦龙泉寺的神秘,有人甚至将其与前不久大热的阿法狗比较,并有人借机器僧的口吻说:"阿尔法狗,我来超度你!"
  这到底是怎样一座神奇寺庙?
e70ef6289c77121_w800_h600.jpg

  (居士义工们的办公室)
  今天我就与你分享曾经的探秘见闻吧。
  2014年1月20日,龙泉寺内,贤信法师与我见面。他是个脸庞清瘦的僧人,戴着眼镜,说话轻声轻语,语速平缓。农历马年前的最后几天,北京温度骤降,寒风时起,贤信法师只有一袭僧袍,但他没有丝毫瑟缩。
  他是龙泉寺信息组的指导法师。这座始建于辽代应历年间的千年古刹,本已破败,2005年,福建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前来,重整寺庙,一路发展至今。
  见面后,他笑着解释,寺内僧人,并非外界传说的那样都是整日混迹网络手机高科技不离身的网络达人和科技高手,"更别说用ipad来念经了。"
  贤信法师说,寺内修行,完全遵照极为传统的方式,方丈学诚法师甚至定下有别于其他寺庙更为严苛的规则,比如,僧团不发单资,规定个人所收的供养全部归公,僧人个人不允许拥有手机,少数执事僧人,由于工作需要,才会由寺院配用,以保证僧众安心办道、清净修行。
  为了代表寺院接受采访,贤信法师申请配发了一部手机,诺基亚最老款,黑白屏。作为外界传说中的"超强科研能力"化身之一的龙泉寺信息组的负责人,贤信法师十分平和,他坦言因为不看电视,不上网,对外界的关注和传说,并不是十分了解。
  2009年,贤信到龙泉寺出家。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工作了十年,做过写代码的程序员,也做过文字编辑,在居士母亲的引导下,"突然一天,就悟到了",于是到龙泉寺落发为僧。
  龙泉寺信息组便因贤信法师而起。
  常有些居士或民众到龙泉寺借宿(称为"挂单")、贤信看到,挂单来往的居士和客人很多,但客堂处理挂单等事务只使用了EXCEL很表层的功能,每天人员和床位变动信息,也都要靠人工整理,十分麻烦。过去的职业思维让他想到,或许可以做个数据库,用来管理堂客信息。
  "挂单"系统研发使用后,贤信又发现寺内有大量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存储散乱,查找起来很不方便,又想到,可以再做一个数据库。
  相对而言,这比挂单系统宏大得多,仅靠贤信一人之力显然无法完成,于是,贤信在龙泉寺的居士义工里,找到了一些相关职业的人士,有的会写代码,有的做搞测试,便形成了龙泉寺信息组的雏形。
  "具体的事情,都是居士义工在做,"贤信法师说,"我当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那是十多年前了,那会儿我们学得可简单了,哪有什么科研实力呢?"
  眼下,信息组主要工作是整理寺内保有的经卷典籍。相比科研开发小组,贤信更愿意将龙泉寺信息组看作"拥有相同计算机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居士义工们的兴趣活动小组"。
  2011年,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CSDN举办移动者开发大会,义工们提议去看看,贤信法师于是跟着去了现场,那是他出家后第一次下山参加类似的"红尘"活动,"去参观学习,回来写写心得",不想他穿着僧袍在现场的照片,作为佛门与IT业亲密接触的"佐证",四处传播。
  贤信法师倒并未做过多解释,虽然他深知这样的情景的确会有不同反响的效果。后来参加一次会议前,他在心得中描写入场前的心声:"一会儿又要经受无数异样目光的洗礼。"
  一些互联网公司,比如360公司、码农俱乐部等IT人士,也不止一次去龙泉寺参观交流。在贤信法师看来,主要是参观寺院文化,而非重在交流IT技术。
  与"科研寺庙"的声誉想匹配的,还有龙泉之声网站、学诚法师的多语博客和微博等。这些都是由龙泉部弘宣部义工打理。
  我在弘宣部的办公室看到,这里就像一个写字楼开间,几百平米的空间,由办公桌分割成若干区域,每个桌上一台电脑。
  早在2006年,学诚法师就开通了博客。单纯从互联网弘法来说,学诚法师并不是唯一的个案,早已有很多法师活跃在网上,比如延参法师,如今拥有千万粉丝。但龙泉寺的特点在于,在弘宣部的打理下,包括学诚法师的9国语种的微博和僧团的博客还有网站,形成组合之势。
  然而,多位法师对我说,龙泉寺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多的高知僧人。在一部记录龙泉寺发展历程的内部纪录片里,记述了2005年学诚法师在此重整龙泉寺之初的状况,的确有一部分僧人来自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这些早期在龙泉寺出家的僧人,和学诚法师一起,几乎是白手起家,参加建设寺庙,在这座原本荒凉破败的小庙里,盖起了教学楼和图书馆。
  不过,"他们在这里最主要的工作是修行,不是科研。"贤信法师解释。
  每天清晨四时,僧人们就起床,出坡劳作或禅修,早上七时,木鱼敲响,便是集体用早餐的时间。数十名僧人整齐分排地坐在斋堂里吃早饭,没有一丝声响。贤信介绍,寺内用餐戒规:"碗筷不能出声,嘴巴不能出声,更不能交头接耳言语。"
  用过餐后,僧人们便到教学大楼里上课,有身穿黄袍的沙弥,也有身穿灰色衣褂的净人,每班大约十几人,由一位贤信法师这样的比丘级的僧人作为班导,类似普通学校的班主任。
4c9f8574c5c8e8b_w800_h600.jpg

  除了闲信法师,贤喻法师和闲山法师也接受了我的采访。贤喻法师负责"大寮"(厨房)和后勤,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还负责"大地心农场",种有机蔬菜和瓜果,保证寺院的部分供应;贤山法师是寺院书记会的秘书,龙泉寺的管理架构,在方丈学诚法师之下,是书记会,相当于公司董事会,有5位书记,方丈不在寺里时,五大书记轮值。贤山法师作为书记会秘书,需要执行和联络具体事务,所以他可以配手机,"这与外界接触多了,更考验修行和定性。"贤山法师告诉我。
  不过,贤山法师和贤喻法师都不是高学历僧人,贤喻法师是高中毕业。但他们说,出家修行,讲究的是修为,"学历"只是红尘概念。
  法师们也会开玩笑,跟我说,你看这些蔬菜,都是浇灌了我们和尚的屎尿,佛法无边,你那那光泽。
  那天晚上,我就和和尚们一起,享受了这些佛法无边的绿色纯天然的蔬菜火锅,那味道,嘿嘿,真不一样,好吃~
c3ceaddd99d72a0_w600_h800.jpg

  龙泉寺内最有特色的的是图书馆。2014年1月,图书馆门口的一张通知上写着:"图书馆特开通kindle电子书的借阅业务,凡是拥有图书馆借阅证的常住居士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大厅借阅,每人限选3本,读完后可以换书,目前支持苹果核安卓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没有借阅证的居士也可以到借阅大厅检索区电脑上阅读。"在图书馆借阅大厅,还有一个一个人高的电子显示屏,触摸使用。
  贤信法师解释说,寺内的僧人,主要还是看纸质版经书,按照最传统的方式禅修,但寺内的近百位常驻居士,因为不算真正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使用电脑和电子产品。
4de619eaeb01320_w800_h600.jpg

  在书架前看书的那位侧身戴眼镜的,就是贤信法师。
  在寺内,所有居士看到法师,都会退让合十,十分有礼。这些居士中,有些就是法师的父母,他们跟随儿子而来。比如闲山法师的父母,已经在寺内做居士三年多,这天一早,闲山法师的父亲刚刚买菜回来,笑着对我说,他们夫妻俩有两个儿子,都在龙泉寺出家了。
  类似的情况,在龙泉寺并非个案,为此,每年农历春节,寺内会举办一场家属的团聚晚会。但在平时,僧团和居士的活动还是有明确的场地划分的。
  整个龙泉寺,以熬狱沟为界,河北岸是僧团活动场所,河南岸主要是居士居住和活动场所。如今,常驻寺里的居士大约维持在百人左右。
  在居士的饭堂里,有几块黑板报,贴着学诚法师的博客的打印稿,供居室门观看学习,除了帮助寺内操持杂物的居士,更多的居士义工,会参与研修和各种兴趣小组。
  比如龙泉之声的网站,博客,这当然也和学成法师的倡导分不开,而每一个项目,也会有一位法师作为导师,但不会做具体的事物,除了漫画,会有贤书法师亲自画,其他更多的事物,还是义工在做,包括那些慈善项目,这里的僧俗之分还是很明确的,僧人的主要任务,还是潜心修行。
  每年,寺院要拍摄一部回顾纪录片,由贤信法师担任配音解说,贤书法师担任其中的采访者,提问颇为犀利,比如他问一位师兄,你真的相信"无限生命"和"因果轮回"吗?那位师兄回答:相信。贤书在镜头后追问:"如果都是假的呢?"师兄一愣,迟疑片刻间,贤书则给了师兄一个大特写。镜头跟着师兄沉默片刻后,最后等到师兄说:"应该是真的吧。"
  相比龙泉信息小组,龙泉寺新近的关注焦点是龙泉动漫小组。因为目前大红的机器僧,就最初发源于此。
  该小组由贤书法师负责,带领多位义工共同创作。动漫小组每天推出一篇多格漫画,通过微博、微信发布,主角是一位老和尚和一位小和尚,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色彩简单,线条朴素,颇有古风。而这个漫画小和尚,就是后来机器僧的原型。
6b202c857a4ce85_w343_h7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