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体弱多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水喂饭、洗澡按摩、端屎端尿、换洗衣物、消毒被褥……要做到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坚持几天或许很容易,但是天天重复做这些事情,难免会让人感到厌烦和难以坚持。可是,在北流却有这么一位花甲老人,数年如一日侍奉近百岁双亲孝老爱亲,很好地向人们诠释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中国传统孝道的内涵。
花甲之年照料双亲
在北流市清湾镇六崙村竹山组,有一位今年98岁高龄的老爷爷李文颐和一位今年99岁高龄的老奶奶谢婵芳,他们的长寿,让村里和镇上的很多人羡慕。
然而,尤其让人称赞的是,两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有一个善良孝顺、和勤劳谦逊的儿子,他叫李柱坚。
在镇上,大多居民都知道李柱坚的故事,尤其是附近的村民,多年来,李柱坚悉心照料双亲的故事,很多村民都是亲眼所见。 李柱坚给父亲李文颐喂水。
李柱坚的家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两层砖墙瓦顶木梁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仍然充满生气。屋内家具虽然简陋陈旧,但是被收拾得很整洁。记者来到李家时此刻,李柱坚正在厅里给坐在椅子上的两位老人喂水。面对记者的来访,两位老人的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拉着记者的手用含糊不清的话语嘘寒问暖,可爱的样子颇有精神气。
今年64岁的李柱坚是家中独子,也是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李柱坚育有3个儿子,大儿子在距家近70公里远的北流城区某中学任教,二儿子在北流城区当汽修技师,三儿子在北京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李柱坚的妻子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耕田种地、饲鸡养鸭、洗衣做饭、伺候老人,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退休前,每当下了班,李柱坚便会第一时间往家里赶,只为分担妻子的家务,让妻子轻松一些。在三个儿子都有孩子之后,妻子就只能轮流给儿子们带孩子,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李柱坚的肩上。
再艰难也事必躬亲
2011年7月,92岁的老奶奶谢婵芳在家中不慎摔倒。这一摔直接摔到老人的头部,伤及脑部,情况较为严重,需要紧急给老人行脑部手术……这让李柱坚犹如受了当头一棒。而让李柱坚感到欣慰的是,手术很成功,谢婵芳也慢慢清醒过来。 2015年12月,95岁的老爷爷李文颐不幸中风。经过李柱坚长时间的悉心护理后,老爷爷李文颐恢复得很好,能说话、站立、扶着墙或轮椅走上几步。 2016年8月的一天,老爷爷李文颐被门槛绊倒后摔断了左手肘部。这让李柱坚甚是自责。由于当时医院治疗设备的局限,手术后,老爷爷李文颐的伤口开始感染溃烂并出现大量脓液,情况危及生命……心急如焚的李柱坚到处问诊求医。最终,在一位资深医师的治疗和李柱坚的悉心照护下,老爷爷李文颐度过了危险期,并逐渐恢复。 李柱坚和他年近百岁的父母亲。
从此,李柱坚便开始了漫长的护理双亲之路,无论四季更替,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抱怨、不厌倦。到处交流和自学养生护理知识、养蜂酿蜜、自制老人营养膳食菜单,每天给老人按摩擦身、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换洗衣物、消毒被褥,扶老人走路锻炼……侍奉左右数年如一日,事无大小必躬亲。
由于长期的悉心照料,两位老人的身体愈发精神起来。而李柱坚却也由于劳碌过度患了严重的腰痛,有时候夜里痛得站不起来,只能爬着摸到两位老人的床边端水递物。
有人看到李柱坚那么辛苦,便建议他请护工到家里护理或者将两位老人送到养老院。可李柱坚觉得,没有谁比自己更懂自己的父母亲,自己照顾两位老人,老人也更放心、更欢心。
让老人们老有所养
李柱坚和两位老人的交流方式很特别,时而一起说说笑,时而摸摸老人的脸,时而轻轻地捏捏老人的耳垂或脸蛋……直至最后他们三个人的眼睛都迷成一条缝,不约而同地发出幸福爽朗的笑声,俨然是三个孩童在嬉戏打闹。
“我觉得,能伺候父母于朝夕是我最大的幸福。”李柱坚告诉记者,父恩重于山、母情深似海。孝老爱亲贵在坚守,赡养老人是一种责任,应该让中国所有的老人都得到生命的善待和尊重,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采访手记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李柱坚的眼里,世界上什么都能等,唯有尽孝不能等。李柱坚的孝行善举向人们传递着当今社会要继承和发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更要以行动来诠释“孝”的内涵;常怀敬老之心、常做助老之事、常兴爱老之风,营造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内容来源|玉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