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因陪读暴走的家长吗?陪读爸爸自暴自弃模式。大吼“叫你‘爷叔’好不好”(“爷叔”:上海话对长辈的尊称/对捣蛋小青年的别称)
感受一下这排山倒海的愤怒 “你想写几就写几,随便你写几好伐!”
“我早想揍你一顿了” 第一批80后已经快被00后气死了! 真是谁陪作业谁糟心
近日 又有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到……
“头痛去检查,双侧颈内动脉痉挛,医生说是陪作业落下的,原来陪做作业真的会生很多病的呀!”日前,上海一位小学三年级家长鱼儿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引发了许多朋友的共鸣。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三年级妈妈陪读 陪出动脉痉挛
鱼儿妈说,女儿小鱼儿在上海普陀区一所小学读三年级,自己一直是全职妈妈。自从孩子升入三年级后,学业压力一下子大了,每天四点放学回家后,简单吃些点心,就开始做作业;扣除晚饭和练琴的时间,基本要到晚上九点半才能把作业全部做完,而陪读工作一直由鱼儿妈担任。
孩子虽然动作不慢,但难免有磨蹭或翻来覆去讲不明白的时候,每当这时,鱼儿妈就特别容易激动,“三年级的作业也难了,有些作文、英语的要求,对家长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本来就有压力,看到孩子反复错、或是动作慢了,一股无名火顿时就冒上来了。”
前不久,鱼儿妈一直觉得头疼耳鸣,而且脖子两侧有痉挛现象,便去就医。医生在仔细询问了症状后告诉她,这种双侧颈内动脉痉挛固然和鱼儿妈胆固醇偏高有关,但也与长期神经紧张焦虑有关。“医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说现在有不少我们这个年纪的妈妈因为相似的症状来就医,一问都是长期陪读的,医生还让我宽宽心、少吃肉、降低胆固醇,可我要是不多吃点肉,晚上怎么有力气陪读?”
鱼儿妈表示,她也认真考虑了医生的建议,“确实要让自己心态平和点,不然三年级已经动脉痉挛,到了初高中岂不是要爆血管了?”
陪娃写作业谁陪谁知道
鱼儿妈把自己的就诊经历发到了朋友圈,引发了许多陪读家长的共鸣。有许多朋友在小鱼妈的微信下留言:“强烈赞同,我陪读得都快要心梗了”“算了,别吼了,还是命重要”……
网上已有过太多 陪作业陪出病的家长心声 ▼
听听楼里的咆哮声 就知道哪位家长在陪作业了
▼
家长们的陪读经历 简直就是一部 惊天动地的《陪读血泪史》…… ▼
对奋战在陪读第一线的妈妈们来说 咆哮只是开胃小菜 因为,这是一场 很漫长很漫长很漫长的煎熬……
为什么会感到煎熬呢? 也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家娃的影子 ▼
除了烧菜做饭洗衣抹地
还要“精通”语数英史地政物化生 具备十八般武艺 ▼
由于心理落差过于巨大 导致“上一秒亲妈,下一秒后妈” 很多妈妈表示 自从生了个娃,自己性情大变 ▼
家长的“职业病”还有得救吗?
家长陪读的意义是什么呢? 家长陪读的重点在于帮助孩子了解学习的意义,比如很多孩子入学后非常不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觉得学习就是完成任务,家长陪读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让孩子有一定的自豪感,这样的陪读才会激发孩子持续主动学习的动力。
此外,家长在陪读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指导,而不要盲目地用“别人家的娃”来进行比较;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就动作快,这类孩子在气质上就偏向胆汁质;而有些孩子是属于粘液质的,速度比较慢,但准确率高;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完成速算、口算、家默等作业时,不妨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来进行培养,“陪读应该是个发现孩子特性的过程,而不是生气的过程”。 关于有没有的救, 网友说... ▼
石榴妹温馨提示: 请各位宾阳家长放轻松 认命也要惜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