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片,贴与不贴成了经销商诚信与否的分水岭。
市民在选购心仪的汽车。 如今,家用轿车走进千家万户在玉林已成为现实。3月,我市家用轿车经销商联合起来,接连在市江南公园举办了两场汽车展销会,方便了市民集中对比选购,加上大幅的优惠促销,受到了市民的好评。然而,记者走访车展时发现,经销商在销售手段上的一些细节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足,影响着消费者对经销商的信任度,对汽车经济的发展并无益处。 油耗标识,车展中难觅踪影 油耗,作为购车后最大的一笔开支,成了消费者购车最关心的一项技术指标。然而在玉林的汽车展销会上,要想一目了然了解车辆的这项指标,并不容易。因为,绝大多数经销商并没有按相关规定,把“燃料消耗量标识”粘贴在车辆显著位置。 早在2009年8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就公布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要求从次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按照统一的检测方法,测定并申报汽车燃料消耗量,销售时必须在车辆显著位置粘贴燃料消耗量标识,标示内容包括市区、市郊和综合油耗。记者查阅相关信息了解到,工信部公布的车辆油耗信息,与车主普遍的实际油耗相当,这一数据也因此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指南性参数。 然而记者在展销会上看到,按这一要求粘贴工信部公布油耗信息标识的车辆寥寥无几,敢于贴出来的,都是公布信息中油耗较低的车辆——这些车辆的经销商,把工信部公布的油耗信息,当作了促销的卖点。而不敢公开粘贴燃料消耗量标识的车辆,这一信息往往附在经销商印发的车辆技术参数资料中,并不显眼,要在众多数据中寻找一番才能找到,而且往往只有“综合油耗”一项指标,甚至有的只标注油耗最低的“等速油耗”指标——这就含有糊弄人的意味了。 对于汽车经销商回避油耗的做法,市民徐女士面对记者询问时笑称:“经销商的做法,实际上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 徐女士解释说,除买房之外,买车基本上是市民最大的一笔开支,必然是小心翼翼,包括油耗等信息肯定得了解清楚了才敢出手。如今网络发达,要查找一个数据并非难事,经销商对此遮遮掩掩并无实质作用,反而会让消费者对其诚信产生怀疑,对其车辆促销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记者在提醒汽车经销商:不可不了解购车者这一心理特点,一些 “小聪明”展示的“不诚信”,会把将要进门的顾客吓走。 改装车辆,提高车辆售价“吃一笔” 在一个销售某日系品牌轿车的展位,记者听到一位市民与导购员这样一番对话—— 市民:“这款车全国的厂商指导价,最高也只是11.48万元,你们搞促销不仅没有优惠,反而卖到13.57万元,这是怎么回事?” 导购员:“这可不是标配的车,加装了导航,音响也换了,4喇叭改了6喇叭环绕声。” 市民:“呵呵,是什么高级货呀,改这两样就增了2万多元?” 导购员:…… 这位市民离开后,记者追过去了解情况。这位市民一改刚才“平静”的神态,气冲冲地告诉记者,经销商利用改装车辆的手段,大幅度提高车辆价格,实在太坑人了!原来,他关注这款车已经很久了,准备出手的,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他告诉记者说,其实他完全可以坚持要标配车型的,经销商也不会不同意。可是,经销商利用改装车辆, “大吃一笔”的做法让他实在无法容忍:“买车的时候就‘吃’得这么离谱,要是买了车,我岂不就成砧板上的鱼了?”他告诉记者,因为怀疑该品牌汽车4S店的售后服务质量,他已经改变初衷,不再考虑购买该品牌汽车。 一些车商利用消费者缺乏对汽车配置的常识,会私自在原厂新车配置上加装或改装设备,从中牟取利润。以上一例,商家对车辆的配置稍作改动,价格就比全国指导价足足上涨了2万多元,其获取的利润可想而知。 记者在此提醒购车者:不要冲动购车,出手前要对意向车型多作了解,只要对车辆信息有足够的了解,没人能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