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3901|回复: 9

[易学] 李定信先生对弘扬郭杨风水文化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龙堂馆 于 2010-11-9 11:08 PM 编辑

02.jpg
——-在首届杨仙岭风水旅游开发学术交流会的报告
李定信
   首先我要声明,我是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作的报告,既不夸张,也不落俗套,完全是实事求是。我仅就如何弘扬郭杨风水即赣州风水来谈几点看法:
第一、要正确认识风水
中国风水的内容,是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它的概念也就因时间和空间而有异。
中国风水发展基本上与一切事物的质量互变,否定的否定向高层发展有所不同,而是量益而质损,即风水术增多而其质不断下降。以风水概念而论。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于晋(265-419)郭璞(276-324)《葬书原著》。唐未杨筠松(840?-906?)在赣州授徒传术,唐、宋、元时期的风水概念是“……气行也,因地之势,气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该时期的风水概念是纯正的,反映了风水的本来面目。
《四库〈葬书〉提要》说“经术士增益,有二十篇之多,经蔡元定(1135-1198)删为八篇”,增益“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谬论。元代吴澄(1219-1333)“病蔡八篇之芜杂,将至纯者改编为《内篇》,半纯半杂者为《外篇》,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并增益“葬乾、葬坤……”等八葬。
故而元、明、清时期的风水概念如《辞源》所云:“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因而导至以“避风界水”为风水,引起风水术的大乱。
更有甚者,蒋大鸿(出生明末1620年)居心不良,自欺欺人地首创什么三元大玄空,搞得风水的概念更糊涂,出现了什么“头等地理看星斗,二等地理看水口,三等地理满山走”的谬语,将风水导入死胡同。因此,清代迄今,中国风水演为江湖化。故而《辞海》云“:风水,又称堪舆,一种迷信。”正确地反映了当今的风水实质,以至朝野都怕提风水二字。其实“风水”本不是迷信,而是唯物辩证的、科学的。
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风水概念呢?
风水这个概念是晋代(公元265-419)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鼻祖郭璞(公元276-324)首创的。郭璞所说的概念,才是唯一的正确的概念。其撰《葬书·原著》的主旨是乘生气。因此,要了解何谓风水,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生气?
《葬书·原著》(注一)(下称《原著》)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说明了生气即是宇宙的阴阳气,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球)中的,噫噎到地表面就成为风,上升到太空就是云,降下来就是雨。
《原著》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即是说:生气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球)中,发而产生地球世界的万物。地球世界是生气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原著》又说:“五土四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这里说明了生气的组成。所谓“五土”,就是古人把所有的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在内,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四备”即是说这种五土在时间上春夏秋冬四季恒有。在空间上东南西北方都普遍存在。
因此,生气的内在对立面是五土和水(土生气,气生水),也即是说生气是所有元素和水或者说是所有元素中,某些元素和水的混合物。
《原著》认为:“土行气行,物因以生”。这又说明了生气生万物的因果,世界万物是元素(五土)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土行),其所产生的气也就随之变化(气行),世界万物就因这种变化而产生的(物因以生)。
不仅如此,《原著》还说:“外气横行,内气止生”。“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由此观之,《原著》乘生气的生气,非但是唯物的,而且也是内气和外气互相辩证的。
何谓风水呢?
《原著》说:“……气行乎地中。气行也,因地之势(注二)。气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其意是说,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球)中的生气(气行乎地中),它的运动变化是因地之势。它的聚集是因势之止。那么“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使”,就称之为风水了
要“使”,人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要了解生气聚和行的情况,即要知道聚和行的规律,故而要进行勘察。勘察后的数据要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就是使用某种形式或手段,如阴宅的建坟墓及和尚的葬塔等,阳宅的建住房、商店、工厂等,以达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目的。因此,勘察、研究、分析、规划、设计以及人们的行为的总过程,就称之为风水。这与建筑仿佛是相似或可说是一码事,古之“构木为巢”,既是原始风水,亦是原始建筑。所谓建筑,《辞海》载:“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建筑物,一般主要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构筑物通称建筑,一般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因此,建筑物,就是前述的阴宅和阳宅等,构筑物即是园林建筑和交通设施等。记得我曾写过一条幅,其云:“风水者,建筑也。建筑者,亦风水也。二者,一也”。以阴阳宅,选择优良环境,就是取“外气所以聚内气”,避“外气横行,内气止生”,阴宅护土、阳宅护墙就是“行之使有止,聚之使不散也”。但是当今的建筑有部份已不是古代风水,当今的“风水”也不是古代的建筑。当今的建筑师有部分不象唐宋的风水师,当今的“风水”师也不是当今的建筑师。这是何故呢?主要的原因没有深入研究郭璞、杨筠松风水而已。若论风水与建筑二者的关系,风水应是建筑的理论主导,而建筑应属于风水的施工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第二、如何看待当代的风水现状?
我曾说过“自清代起迄今发现的纯正的,唯物辨证的郭杨风水师是很少了。兹略举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
(1)、自清代迄今制造的罗盘,无论在方位方面,诸层次的排列方面,或者是各派风水法的内容方面,都或多或少有差错,例如先天坤卦和后天坎卦,本属土圭北,而所有罗盘都设在磁针北。竟无一个风水师提出来。
(2)、60余年来,我看过的阴阳宅不计其数,仅发现左宗棠的出生地阴错的阳宅、福建连江某状元的祖地阳差阴错的阴宅、林森的出生地阳差的阳宅、蒋母龙真穴的阴宅、毛主席出生地龙真穴的阳宅等五位风水师是真正懂风水的。没有发现的除外,说明当今的真风水师太少了。
清代罗国桢著《罗经解定》,王道亭著《罗经透解》,除先后天卦位错立方位外,把地盘三七、天盘和人盘二八共一线的分金,说什么要进行加减。由此可见,清代迄今,没有认识罗盘的风水师,包括未撰<<中国罗盘49层详解>>的我以及我的师父李本芳、师祖李三素在内。
(3)、马王堆汉墓,发掘后是经过许许多多的风水名家和风水研究者参观验证,都说其方位不是如故宫的正子午,而偏了二、三度,是因为墓主不是皇帝而偏的。经验证三号墓的座向,正属秦汉八宅相宅相墓风水术的坎宅,为土圭北,与磁针北差7.5度(春分、秋分),据有资料说秦始皇墓是坐西朝东,是属于八宅之一的震宅。从这一点也可说明风水先生懂风水的人少之又少。
(5)、尤甚者,社会人士都认为北京故宫有什么中轴线是磁子午方位,经弟子盛应新用罗盘测定故宫水口天盘丙午宫,属水局,所扦为子山午向兼癸丁,庚子土穴(水土同局)。属郭杨曾风水术,应北偏西4.6度,今查联合科技网的资料,网络昵称大话王认定北偏西3.6度,夔中羽(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认定是北偏西2.2度都与盛应新所测相近,可证,认为故宫的中轴线是磁子午是错误的,更能说明清代迄今很少有认识罗盘的风水师的铁证。
(6)、从现在仍有那么多良好的阴宅穴场来看,几百年来,风水师群体中真正懂风水术的人非常之少。我曾经在福建一带做风水期间,点了许多好穴场,前些年,我为龙辉先生令尊点了一个阴穴,此穴就在大路旁,然而自清朝至今三百五十多年来,此穴没被发现,也足够说明清代迄今很少真郭杨风水师。
从这五点看来,清代迄今可确证很少真的风水师了。
2、我还曾说过“清代大学者《四库全书》的总撰官纪昀也闻不到风水的气味。《四库术数类丛书》收集了风水典籍十一部,其中竟出现九部伪典,其余二部,一部是蔡元定《发微论》,由于其理学地位高,无人敢动。另一部是赖文俊《催官篇》,因其奥秘难以解释而无人篡改。九部伪典是:
(1)《青囊奥语》,其原文“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与杨公137字《青囊奥语》“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完全不一样。尤以其首段尾文,杨公的是“金龙,一经,一纬义不同。”此《奥语》为“认金龙,一经一纬义不同”,非但与杨公《奥语》有异,而且文意不通。其内容是无法释义,而是自欺欺人的骗世之文,显系为蒋大鸿所撰。
(2)《宅经》论术数,其中毫无术数义理,是一本日家的修方书,不属风水典籍,其文辞如“犯者害命坐人”“次子妇命坐”是不通文理的。
(3)《葬书》为元吴澄继宋蔡元定误删误释的三篇本,除蔡增益“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谬论外,吴又增益“葬乾、葬坤……”等八葬,均有违《葬书原著》乘生气的主旨。
(4)《撼龙经》全篇文章重三倒四欠通顺,对形法毫无认识,如“高山如何住得龙”把山与龙分为两个概念,“龙欲夺脉是鬼气”,龙不可能夺什么脉,也没有什么鬼气。特别是其对理法,连五行生克也不懂,如“火星起于廉贞位,生出贪狼由此势”,廉贞属火贪狼属木,岂是火生木,文意也欠通,冒是杨公撰的。
(5)《疑龙经》,其中有少数文辞符合郭杨风水形法,绝大部是信口开河,重三倒四,言不由衷。对干龙支龙都无法识别,如“寻得星峰却是支”意味着支龙没有峰。“正龙身上不生峯”又认为干龙没有峰。因此《撼龙经》和《疑龙经》都是冒杨公的伪典,其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明末清初。都属冒杨公所撰。
(6)《葬法倒杖》,所论倒杖法,除顺杖宜于乘生气外,其余都不宜乘生气,特别是所谓“离杖”,尤属荒唐。明代徐试可(1573-1692)《天机会元》录有此书,因而其成书年代是宋末明初。
(7)《青囊序》其中所云“不问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是不理解生气的。“共成四十有八局”,是与郭杨曾风水的六十局不符合。“阴山阴向,阳山阳向”,是辅星卦法。“生出克出名为退……”是进退神水法。“山静水动”,是以山(龙)为阴,而水属阳,与郭杨风水“龙阳水阴”相背……,显系非杨筠松或曾文辿所撰的而是明清时江湖风水师的产物。
(8)《天玉经》是一篇江西之法的大杂货堆,既有郭杨曾古法,也有郭杨胡“新法”。既有王赵双山三合法,也有二徐正五行法,其《外篇》全属四经五行法,曾文辿撰有《天玉经序》,可证杨公撰有《天玉经》。《四库提要》所云“杨曾”二家书,无《天玉经》之名,显属不确。
(9)《灵城精义》,是理学家的“风水”说,全篇论理学“气”,抽象得很。
卷上《形气章正诀》,即形法。所论对风水毫无认识,多与《葬书原著》相悖。如“石乘煞气”,有违“石山不宜葬”。“龙穴分生死”,有背生气的概念……。
卷下《理气章正诀》,即理法。开章有误,其云“地无精气,以星光为精光。地无吉凶,以星气为吉凶。”简直毫无风水知识,全为理所谓“星气”,以向为主。
全篇在形式上分为撰文和释义,文辞堪称雅驯,其引用书目二十二种中有蔡西山,即蔡元定(1135-1198),南宋人,撰《发微论》,在释文中有称“吴公”,是指吴澄(1249-1333)元代人。因而其成书当为元代以后。其理法乘星气。以向为主,当属明末清初。非唐何溥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第三、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风水一枝独秀,绵延流长,追根溯源,它是我国古人晋郭璞(公元276-324)首创,因而郭璞被公认为中国风水鼻祖。风水一词,在世界各国的词汇里是找不到的,是我们伟大祖国独有的文化财富,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发育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是我国古人四大发明的又一大发明,故而全世界公认,世界风水在中国
风水在我国经历了七千年以上的历史,由构木为巢的原始风水开始,经殷周(元前1793-元前247)的龟卜,卜筮相宅相墓,秦汉(元前246-24)的八宅相宅相墓,迄晋(公元265-419)郭璞集历代风水大成,撰《葬书》奠定了风水的古科学理论“乘生气”,成为风水理论的核心。
西晋亡,东晋建立政权任王敦(266-324)为大将军,太宁二年(324)王敦屯兵武昌,任郭璞为纪宝参军。敦欲谋反,命其卜筮,璞谓其必败,璞为敦所杀,郭璞《葬书》即被收禁于皇朝为“禁中玉函秘术”。
《四库全书•;撼龙经提要》载:“……唯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赣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880)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處(虔)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
《江西通志》载:“杨筠松(840?-906?),窦州人……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卒于虔,葬雩(于)中药口。”
《南安府志》说:“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地理术传曾文辿(854-916)、刘江东(884-972),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于)中药口”。
早在元代托克托等奉敕撰《宋史》,其《艺文志》载有“杨救贫著《正龙子经》一卷,及曾(文辿)杨(筠松)著《青囊经歌》一卷。”以及明代徐善继(1531-1612)《人子须知》也载有《疑龙经》、《撼龙经》等书,俱赣州杨筠松著,并说明杨公名益,号救贫仙,南唐(923-935)时人,曾文辿师。
根据上述资料,杨筠松是为避黄巢起义,携《禁中玉函秘术》即郭璞《葬书•;原著》由京城长安来到赣州(原赣县)授徒传术,并卒于赣州,葬于中药口,即今之于都县宽田乡杨公坝,并有明清墓碑存于都县博物馆,这是铁的事实。
其它诸端暂且不论,今考证,郭璞《葬书•;原著》(下称《原著》)以“乘生气”为主旨的实践家杨筠松,最可靠的著作是137字的《青囊奥语》以及《天玉经》、《玉尺经》三部。其中《青囊奥语》是《原著》的实施纲领,《天玉经》是实施细则,即操作规程轭要,《玉尺经》是步量吉凶的准绳,都是以乘生气为理论主导。这些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杨筠松把中国的风水文化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从而形成了中国科学的、有系统理论的、具有实践规范的郭(璞)杨(筠松)风水。
再以杨筠松在赣州的风水实践遗迹看,最可靠的是舟汝王府扦子山午向,戊子穴,符合杨公的风水术坐穴定向。寿量寺扦乾亥山巽巳向坐穴小空亡。举凡明代前的古建筑,无论城区或前赣县所辖郊区都是杨公这二种模式定向的。凡属唯物辩证的郭杨风水文化。完全是产生于江西赣州,普及于江西,传遍于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华侨驻地。世人都以赣州地理或江西地理著称,指的就是郭杨风水。故而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就是中国风水的发祥地。
我曾对赣州古城风水格局进行考证,发现的确不少古城建筑都是郭(璞)杨(筠松)风水的施工作品,在此不详述。
第四,赣州风水源于杨仙岭
赣州风水有说源于赣县(今章贡区)杨仙岭,有说源于兴国三僚,有说源于于都崇贤里,还有说源于闽中的,到底源于什么地方?
由于南宋灭亡时,元兵在赣州烧、杀一光,据《赣州府志》载,上犹城只剩老弱者七人,所有文史都被烧光。因此,有关杨筠松的情况是无正史可考。所有赣南方志最早莫早于明代,绝大部都是清代修篡的,都是靠不住的。至于民间传说,也是因时间和空间(地点)的不同而乱传乱说。只有从杨筠松活动的时间(即自黄巢破长安(880年)后杨公到赣州起至他死亡前止)和空间(地点)而留下的风水术实践遗迹,才是最可靠的考证资料。没有郭璞首创的风水就没有“世界风水在中国”,没有杨筠松在赣州授徒传术,就没有“中国风水在赣州”的称誉。什么地方没有杨公的足迹,同样没有杨公的学术的遗迹,有杨公学术遗迹的地方,可以肯定杨公在那里呆过。首先有杨公学术遗迹的地方,就肯定杨公学术在那里发源。
根据郭璞风水的理论主导乘生气和杨筠松实践纲领137字《青囊奥语》论风水以龙水交会合玄空为内气,以群龙会聚及其所生随龙水为外气,内外辩证坐穴定向论阴阳宅的吉凶。对寺观庙宇以超越人间吉凶的坐穴小空亡定向,以此郭杨风水术的二种标准,凡属唐末至北宋的阴阳宅和寺观庙宇的建筑遗迹来鉴别郭杨风水术和非郭杨风水术。符合者,即为赣州风水的发源地。
经验证,除赣州古城(前赣县今章贡区)其中杨公活动时期的舟汝王府、寿量寺合法度外,其余风水施工全部阳宅依照水口定向,寺庙坐穴为小空亡。并勘定杨仙岭杨公古庙为癸丑山丁未向,坐穴小空亡,观音阁为戌乾山辰巽向坐穴小空亡。四大天王庙为亥山巳向,坐穴己亥辛亥小空亡。均符合杨公风水术,而且证实小空亡指的是七十二龙小空亡。
于都崇贤里上牢(今葛溪乡上脑村)曾文辿扦刘江东墓,水口庚酉,扦巽山乾向兼巳亥。刘江东扦刘氏宗祠,水口丁未,扦庚山甲向兼申寅。
于都西郊约五公里李唐臣墓,其碑文为“宋代封尚书右仆射四世祖XXX之坟墓”,水口庚酉,立寅山申向,庚寅木穴。均符合杨公风水术。
根据杨筠松给卢王(光稠)葬父于石人坝(尚未考证),葬母于宁都洛口乡麻田卢村(卢光稠祖居地)该墓水口乙辰,扦辛山乙向兼戌辰,甲戌火穴,为冲冠带,主去官之应,传说卢王毒害杨筠松,很有可能因此墓而产生。
位于宁都安福乡马节村后山,名为铁墓的,系刘江东一世祖刘宗臣之墓,碑文为“唐敇墓大司进金紫光禄大夫刘讳韶赐号宗臣公之墓”,并注有“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重修撰”。水口:乙辰,左右墓碑及子孙皆均扦壬山丙向兼亥巳,癸亥水穴。符合杨公风水术。
根据上述考证,杨筠松在赣州古城,雩都崇贤里,宁都一带呆了就是事实,赣州风水的发源地也不外这三个地方。
我们再作下面的推论。
(1)、杨筠松由长安(今西安)至赣州,无论是徒步,坐桥或乘船都是由赣江逆流而上,赣州古城是第一站,杨筠松在赣州呆了,一也。
(2)、《江西通志》、《南安府志》均载有“卒于虔,葬于中药口”,虔是指赣州古城,杨筠松在赣州,二也。
(3)、据谭氏族谱载“刘江东为卢参军,与杨筠松同居卢光稠家”,杨筠松在赣州,三也。
(4)、杨筠松为卢王葬父于石人坝,葬母于宁都麻村,非住赣州不可,杨公在赣州或赣州附近,四也。
(5)、其高徒曾文辿、刘江东皆有后嗣,唯独杨公无后,亦从未闻有夫人,断发为僧之铁证;
(6)、断发为僧,必驻足庙宇,据《曾氏族谱》载“曾文辿师从杨公于黄禅寺”,又据称黄禅寺位于都梓山,但梓山并无黄禅寺。而杨仙岭观音阁的前身就是黄禅寺,若驻梓山黄禅寺路隔百余公里来往赣州不便;而杨仙岭黄禅寺离赣州仅十公里,可以随时应卢王调遣。杨公若呆在宁都县洛口乡麻田村卢母墓所在地距赣州古城有二百余公里,那就更困难听从卢王的调遣。因此,杨筠松应呆在杨仙岭授徒传术最为适宜。
(7)、杨筠松是否呆在兴国三僚授徒传术呢?那是毫无根据的事情,从《曾氏族谱》所说杨公传曾文辿的《钳记》来说,显然是伪撰的。从杨公风水术的阴宅建筑,在三僚根本没有发现,而且三僚的阳宅,大部份是坐穴大空亡,在明代以前,在全中国以至全世界,根本就没有的东西,廖氏的杨公祠,非但错误地把南宋廖禹列为二世徒,所立子山午向戊子穴也是不合杨公风水术。再从风水师来说,是五花八门,连一个能懂杨公风水的也难于找到。以赣县客家文化城的杨公祠而言,是三僚有声誉的风水师所建,从杨公像、杨公服和后面的大罗盘看来,均表现得对杨公风水术十分外行。
第五,如何弘扬中国风水在赣州
一、加强宣传
加强宣传,主要是指媒体,由于当今社会“风水”的反映,《辞海》作的概念是一种迷信,赣州有些媒体似乎怕提风水一词,虽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于2006年元月出版《风水专辑》,还没有解放思想放手宣传赣南客家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是一件大憾事。
但是,最近赣南日报和赣州晚报相继发表了有关“杨仙岭风水文化旅游开发”的文章,这就是特大喜事的开端。
媒体本应以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赣州市杨益文化开发中心早就在网上发表了“正确的风水概念”,以及“拨乱反正”一系列的文章。即是说赣州已有迷信“风水”现象,也有科学风水现象,媒体就应通过考察研究这两种现象来认识它的本质。
杨仙岭的风水文化,即是古代郭杨风水文化,是唯物辩证的风水文化,就要好好的认识它,大力宣传。
我早就说过,中国“风水”欺骗坑害人民,自南宋起已有近千年了,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古代的郭杨风水是件利国利民的头等大事,可以肯定,大力宣传郭杨风水,即杨仙岭的风水文化,绝对不会犯错误的。
二、赣州风水师和研究风水的同仁要真正掌握郭杨风水文化
中国风水源于赣州,指的是杨筠松在赣州授徒传术的风水,即是古代郭杨风水,但是当今赣州“风水”和全国一样,已经不是郭杨风水了。因此弘扬郭杨风水,仅媒体宣传是不够的。《大学》说得很对“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弘扬中国风水,首先要弘扬发源地的赣州风水。“解铃还须系铃人”、“整人必先律已”,即是首先要团结教育所有的赣州风水师和所谓研究风水的同仁,学习郭杨风水,使赣州风水郭杨化。
很难想象,假设赣州风水师连罗盘都不认识去从事江湖风水活动,专靠媒体宣传能弘扬赣州风水吗?
弘扬郭杨风水是项综合文化工程,现在杨仙岭开发在即,正是春风已到古虔州,满目芳菲百花开,我们风水界同行要同心同德,利用这个风水发展的好机遇,借助杨仙岭这个平台弘扬郭杨风水,让天下爱好风水者、研习郭杨风水者来到杨仙岭朝圣后有所收获,以累累风水研究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人类安居乐业健康生活服务,以告慰郭杨风水学派的列祖列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龙堂馆 于 2010-11-11 08:26 AM 编辑


李定信先生介绍:

      1922年生于江西赣州,193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工科,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曾经跟随蒋经国先生工作过。由于李老天资聪颖,学有专长,潜心研习,是风水宗师杨益(字筠松,号救贫)之嫡传徒裔。1999年-2001年曾三次被邀赴泰国学术交流和风水堪察,在泰国政野和侨界获得很高声誉,被泰国工商总会请任为特别顾问,被泰国易学堪舆会请任为高级学术顾问,是泰国侨领们推崇的风水大师。2001年,应邀赴张家界参加全国哲学文化年会讲学,由于李老在风水学方面学贯古今,博才真知,被张家界哲学文化研究会誉为"六百年间第一人",被社会广传为"杨公再世"的风水大师。  
  李定信先生,专门从事客家杨益文化的研究和实践达半个多世纪。撰写了《中国风水发展简史》、《晋·郭璞〈葬书〉考》、《唐·杨筠松〈青囊奥语〉考》、《唐·曾文辿〈天玉经序〉考》、《唐·杨筠松〈天玉经〉考》、《宋·赖文俊<催官篇>白话解》、《四库全书堪舆类经典考》、《中国罗盘49层详解》、《订正中国罗盘52层详解》、《赣州杨救贫风水学》、《赣州杨救贫风水术教材》、《造命课择日法及万年历(授时历)的推算》等十余部客家风水著作。其中早年著作《中国罗盘49层详解》畅销于国内外。纠正了宋代蔡元定、元代吴澄误删误释郭璞《葬书》所增益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和"葬乾、葬坤、葬震、葬巽、葬坎、葬兑、葬艮、葬离"的谬论。恢复了郭璞《葬书》的本来面貌。对杨筠松《青囊奥语》中"颠·颠倒"曾文辿《天玉经序》中"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难以解释的隐语,作了正确的释义。考证了《四库全书》收录的十一部堪舆类经典。证实了"乾山乾向水朝乾……卯山卯向迎源水……午山午向午来堂……坤山坤向水源坤……"为七十二龙四大局。  
  其所授门生,遍及于海内外,凡具有中心结业证者都成为很高风水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风水师。最优而真传衣钵者,可以推出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建军教授等海内外一批德才兼优之学生。  
  李定信先生常云:"我虽年愈耋年、誓为开发杨益文化,复兴赣州风水声誉,弘杨救贫神术,再展客家地理雄风,承前启后,古为今用,为建设人类新环境作出贡献而奋斗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浅析杨公罗盘七十二龙之空亡

                           赣南杨公文化研究中心  刘典敏

    唐代末年,杨公筠松在长时间仰观天象府察地理的探索中,已认识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而反映出春夏秋冬寒冷暑热气候变化的规律,遂将太阳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原理应用于经天纬地的风水罗经,进而创设了罗经的缝针[见拙作(浅谈杨公改进风水罗盘及其应用)一文],以及配合其作用的七十二龙(又名七十二分金)。从此,风水理论的创新和罗经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争论也应声而起。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空亡龙是否有五行,能否架线立向,安坟立宅?千百年来,风水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作一粗浅探讨。
   七十二龙的设置以太阳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为依据,它反映的是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它以六十甲子纳音为准绳,按纳音五行属性配合缝针定局纳水。而正针八干四维正中不编排六十甲子,空其位,人们称之为大空亡。为什么七十二龙中,只有六十甲子填其位,而十二龙却空其位?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二十四节气应二十四山说起。杨公将二十四节气顺布于缝针的二十四山,即立春艮、雨水寅、惊蛰甲、春分卯、清明乙、谷雨辰、立夏巽……冬至子、小寒癸、大寒丑,每个节气15天亦占周天15°,每个节候5天亦占周天5°,由于缝针表示的是日景方位(不同于日影方位),与反映地磁方位的正针相差7.5°。因此,缝针的子位则处在正针的子癸二位之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七十二龙附设在正针,应是正针衍生的产物,其实不然。七十二龙是隶属于缝针,而寄设于正针。以缝针的子位为例,子位应为冬至,子位属下有庚子龙壬子龙、戊子龙、空亡龙,庚子龙和壬子龙各占5°,而戊子龙与空亡龙则各占2.5°。若按孤虚旺相气运来划分,显然戊子半位为孤,庚子为旺,壬子为相、空亡半位为虚。若按节气的厚溥来划分,戊子前半位为冬至始气,庚子、壬子为冬至中气,空亡龙的后半位为冬至末气。而戊子的后半位(2.5°)则为大雪的末气,空亡龙的前半位则是小寒的始气。杨公洞察其理,取其旺相之气,避其孤虚之气,用其中气,慎其始气末气,而布六十甲子。戊子处孤虚之位,名其差错空亡。而处在虚孤之间的一格则空其位,名曰大空亡。从以上可以看出,冬至的孤位为差错空亡,冬至的虚位为大空亡。余者类推。
   既然七十二龙源于缝针,为何要寄附于正针?主要是考虑盘针应用的方便。如正针立向、卦爻划分、阴阳龙的应用、禄马贵人的取用等等,以免产生错乱。七十二龙寄设于正针以后,人们误以为七十二龙隶属于正针,以致有八干四维正中为空亡之说,而且有气从地支,八干四维无气可乘的妄论。孰不知,天地之气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道理。气虽有清浊、旺相、驳杂之分,但二十四山皆有气是不争的事实。
   节气的交替,因所处地域经度的不同有所差异。如公元2006年,北京的立春时间为2月4日7:25时,台湾的立春时间则为2月4日7:27时。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节气的交替,就如一把没有扶手的长条椅,1号位与2号位,2号位与3号位,3号位与4号位之间,就是节气的交替点,交替点就是空亡龙的位子。若人坐落其中,则位不三不四,气不清不白而已。《解定》云,空亡二十四位切忌安葬定宅。笔者考证过不少古宅、古坟,坐空亡穴的亦不少见,发富发贵的亦大有人在。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宅坟周边的山形水势,同时还得把握住元运。当年杨公为江西宁都何氏点祖坟一穴,坤山艮向正线,左水倒右(此坟至今保存完好),此后何氏一门人财兴旺成为宁都一大旺族。还有像一些神坛、寺观、茶亭、礼堂、商场等公共场所,坐空亡穴的反而灵气甚佳,人气甚广,财气甚旺。重要的在于因地之宜,因事之宜。
   用七十二龙定局,其中六十龙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目了然,而空亡龙未标明五行,术者似乎有些迷惘。其实空亡龙也有五行。若想明了个中之理,不妨依据八卦纳甲原理推演一番,兴许就能透彻五行即在此中分的玄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风水宗师杨益生平介绍
  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经考,杨公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时登科第入仕为士。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公元875年黄巢兵起,880年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境内),寄宿黄禅寺。始收徒讲学。杨公潜心二十余年,研究、发展、实践并传授堪舆秘术,匡真扬善,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声名鹊起,遐迩闻名,故能流芳千古,佳誉永驻。故称之为中国风水宗师。杨公70岁时病逝于虔州,葬虔州于中药口(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现今花岗石墓碑仍清晰可辨。《宋史·艺文志》、《人子须知》等著作中,均称杨公为今赣州人,此观点较为可靠。
  风水理论著作方面:据《人子须知》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九部;据《四库术数丛书·(九)》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五部;其它风水书中关于杨公风水理论著作的记载颇多。经考,最可靠为杨筠松所著的至少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三部。
  经考,今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的自唐代以来的城市古建筑,如城墙、城门、寺庙、官府遗址、望族及地方候吏府第等皆为杨公及嫡传徒裔根据杨公布局理论指导所建。今赣州市东南郊名山杨仙岭古寺乃杨公授徒讲学旧址。此外,今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广州现存的历史经典古建筑亦大多遵从杨公风水布局理论所建。
《四库全书·提要》、《江西通志》、《南安府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书录题解》、《宋史·艺文志》、《曾氏族谱》等著作对杨公事绩均有记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贵港桂平
得抽时间好好看下!{:1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0-11-11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又姓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贵港桂平
96 发表于 2010-11-11 12:56 AM
又姓李啊

李氏家族人口多呀!{:1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BLLJLSS 发表于 2010-11-11 11:57 AM
李氏家族人口多呀!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