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8000|回复: 5

[思辩铜州] 商朝甲骨文中的“羌”字如何理解?商朝的奴隶制真的很兴盛吗?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2-18 1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杨振高 于 2025-2-18 19:22 编辑

前段时间看到手机浏览器的那些啊猫啊狗写的所谓长篇论作说:“商朝对羌人是多么的残忍,一抓到就杀。而且还说上古时候的炎帝朝代与黄帝朝代甚至三代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夏朝都是古羌人建立的,或者说与古羌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认为“羌”通“姜”,而炎帝就是姜姓的祖先。”《史记》也记载:“夏朝的祖先禹兴于西羌”。而《山海经》记载“伯夷父(上古五帝颛顼的师傅)生西岳,西岳(西方部落的首领)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证明氐羌的祖先首领本来就是上古时期的贵族,部落联盟首领颛顼的师傅。《后汉书》也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种)也”。



甲骨文中出现不少的“羌”字,大部分所谓的甲骨文研究者或者所谓的专家都把甲骨文中的“羌”字简单粗暴理解为“羌人”。所以他们把那些甲骨之中记载祭拜祖先或者墓葬出现的与牛等牲畜同时出现的甲骨文“羌”字了解为“羌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解释汉字字形的著作《说文解字》中“羌”的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既然从人,从羊,羊亦声,那为什么与牛等牲畜同时出现的甲骨文的“羌”字一定翻译成“羌人”而不是“羊”?而且甲骨文的羊字与羌字相同。最近找了一本王宇信著的《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的书来看,书中详细介绍从甲骨文出现到2019的国内外各个学者研究甲骨文的情况,所谓的甲骨文研究大师“于省吾”指出:“《说文》以羌字“从人从羊,羊亦声”,把羌字作为会意兼形声字是不正确的。因为甲骨文的“羌”字上从羊角,不从羊。追溯其形的来源,是因为羌族有戴羊角的习俗,反应在甲骨文中便是人头上戴羊角的羌字形。”于省吾其实是强词夺理,如果没用羊哪来的牧羊人?如果没用羊的出现哪有羊角戴?没有羊哪来的牧羊人羌人的出现?既然《说文解字》说:“羌字从羊,羊亦声”。证明不管是从形还是从声,很大概率甲骨文的羌字都是指羊。后来随着西部畜牧业的发展,羌字才指牧羊人“羌人”。 当然,甲骨文的“羌”字还出现另外一种写法,就是“羌”字的中间多了一条绳子垂下,大部分甲骨文的研究者就认为是在羌人奴隶的脖子上加绳子捆绑,其实我认为这也是胡扯。我认为“羌”字的中间多了一条绳子更加证明“羌”在早期是代表羊,羊加绳子就是把野羊驯化成为畜牧的意思。



中国不少的所谓历史学家对中国三代时期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就出现奴隶社会深信不疑。而且有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对三代时期的奴隶制非常兴盛也是深信不疑。其实学过中国的历史都知道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的素质和道德都是非常高尚的。如伏羲、女娲等三皇五帝,他们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住的是简陋的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麻淡布。他们还发明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工具、以身试百草发明了中医、治疗各种疾病,他们发明创造了文字,研究天文、发明历法应用于农耕与生活之中。夏王朝的建立者启的父亲大禹不仅道德高尚,而其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然夏朝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夏王朝也不可能有几百年的根基。所以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中国从三皇五帝时期非常朴素与非常高尚的社会立即进入非常残暴的奴隶制社会,从天堂立即进入地狱。



中国民族最早的先进农耕文化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古苗族,苗族的“苗”字应该出自“禾苗”,证明古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古苗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而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址,有些遗址的稻谷文物在距今12000年以上,证明中国人最早种的是稻谷,而在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考古也发现了不少的与伏羲八卦文化相同或者相似的文物,证明古越人与古苗人出自同一个民族。从考古发现的古代帝王、贵族的纹饰“云雷纹(龙蛇纹)”就可以知道生活在长江下游(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不少苗民与长江中游两湖一带的先民文化是相同的,而且后来长江下游的先民沿着安徽与江苏不断的北迁到达了河南以及山东一带与当地人融合形成了中原人以及苗人的九黎族,神农统领中国的时候又有不少的河南一带的中原人以及山东一带的东夷人继续北迁到达河北、北京、天津一带。神农氏统治的末期不少的中央贵族分封到北方河北一带,其中包括少典的儿子轩辕(后来的黄帝)。其实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蚩尤也是与黄帝一样和神农氏有着血缘关系的皇族的分支。末代神农(炎帝)衰落,中国的政治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三股强大的集团势力——炎帝、轩辕以及蚩尤,黄帝与末代神农大战是争夺皇位,黄帝与蚩尤大战其实也是皇族之间争夺皇位。所以大部分所谓的历史学家把黄帝与蚩尤大战了解为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争夺地盘而发生的严重冲突,其实是错误。五帝时期舜向尧帝进言,放贵族共工的后代共工于幽陵(古代幽州、冀州一带),以变北狄;迁三苗于三危(甘肃河西、青海与西藏一带),以变西戎。舜即位后,又把贵族帝鸿氏(黄帝大鸿氏的苗裔)的掩义隐贼、好行凶慝的不才子,天下谓之为“浑沌”。少暤氏的毁信恶忠、崇饰恶言的不才子,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的不可教训、不知话言的不才子,天下谓之“檮杌”。以及缙云氏( 炎帝之苗裔 )的贪于饮食、冒于货贿的不才子,天下谓之“饕餮”的四个皇族的后代及其族群流迁于四裔(东南西北四个边远的地区),所以东南西北边地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领其实都是上古三黄五帝时期皇族后代或者说贵族后代是可信的。如史书《史记》记载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应该是可信的。这也是古书记载的“古中华丧失的礼仪可以在四夷之中找得到”的原因。商朝时期的羌人其实是三苗之人融合了西部的原住民而形成的,所以后来的史书记载西羌又称之为畎夷、犬戎。



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残暴的朝廷从来不会长久,几年、十几年、最多二三十年就会垮台、改朝换代。他们的皇位继承人一般不会超过三代。”所以以“史来论史”可能会更正确。商朝的开国国君商汤也是一个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商汤曾经说过:“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意思是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水就是最早的镜子,所以唐太宗的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两句是商汤先说的。《史记》记载:“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翻译成为现在的文字就是:“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从成汤开始氐羌其实就已经臣服商朝,《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意思是说:“从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后来可能是因为个别商王昏庸残暴,所以导致了商王朝与羌人发生冲突,这是必然的。如《后汉书》记载:“王政修则(西羌)宾服,德教失则寇乱。昔夏后氏太康失国,西夷背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宾。至于后“泄”,始加爵命(加官进爵),由是(西羌)服从。后桀之乱,畎夷入居邠、岐之间,成汤既兴,伐而攘之”。



商朝几百年的时间有时候会发生内乱,有时候会受到外族的攻击,有时候会对外征战而战死不少的将士,还有天灾人祸死亡的人,尤其是水灾以及疾病。所以研究属于商朝时期出土的遗骸要分清楚哪些是王族的殉葬、哪些是贵族的殉葬,哪些是反叛作乱而被杀的人,哪些是平民的遗骸,哪些是战死的将士的遗骸,哪些是俘虏的遗骸,哪些又是乱坟岗。中国商朝目前发现的帝王墓或者说已经确认的商朝的帝王陵墓没有几座。从发现的个别商代帝王墓就判断“商朝的奴隶制非常兴盛”这是不科学的。商朝也有几百年的根基,单单用“残暴”来维持其统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身为历史学家考察古代不应该只看到其个别残暴的一面或者说个别黑暗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光明的大面或者说进步的大面。从目前发现甲骨文有记载的商朝对外征战发动的军队最多的一次只有一万三千人,如果商朝是一个残酷的奴隶制王朝那其应该有很多军队以及大量的严刑酷法。



写这篇论文的时候用电脑和手机的搜索引擎搜索了一些关于商朝的人殉制度,跳出一大堆极度丑化商朝的文章、解说以及公众号,而在个别的百科之中还发现一个名字为“醉饮千山”的“人才”用视频来解说《羌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商朝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发现真相》。甲骨文之中没用任何记载商朝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他们既然弄出一大堆这样的文字、解说、公众号以及视频。



不少所谓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与学者自称在甲骨文之中最多实行人殉的达到500人,其实在甲骨文没用任何一块的文字刻有用500个人做为祭祀。我查看那块珍藏在天津博物馆里所谓的用500个人做为祭祀的甲骨的文字,其刻辞为:“癸丑卜,贞,五百宰用。”“宰”在古代是指皇家贵族用猪牛羊盛大的祭拜祖先。所以不少的所谓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与学者直接的无中生有、简单粗暴的把这段文字了解为用500个奴隶做为祭祀。王宇信著的《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的书之中还说:“在甲骨文立,有大量奴隶逃亡的记载。这是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统治的一种主要的斗争形式。书中还说逃亡的奴隶,甲骨文中记载的主要有:“一种畜牧奴隶刍和羌,以及耕作的奴隶州臣,此外还有午臣、夹臣等。”他还列出了一段甲骨卜辞:“癸丑卜,争,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有梦。甲寅,允有来艰。左告曰,有竖刍自益,十人有二。”以此来说明所谓的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导致奴隶逃亡自杀。其实这段卜辞的意思是说:“亡祸快到来了,那些贵族已经乱成一团、愤怒争论,征询是亡是祸。商王占卜后,说:“祖先神灵托梦说有灾祸”。第二天,艰难的事情就来了,左右告说:“有竖刍自益(有竖子自杀),十人之中有二个。”竖刍其实并不是指逃亡的奴隶,而是指商王之中的没用的臣子或者胆小的民众。古人尝尝怒骂没用的年轻人以及背叛的人为竖子、畜生,所以“竖刍”就是这个意思。而那些午臣、夹臣应该就是反叛商王的大臣,“午”就是“忤逆”的意思。



历史的研究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来论证,而不应该人云亦云极度丑化我们的祖先首领、极度丑化中国的先秦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一点我们要永远铭记,研究中国的历史也应该从“文明”开始。所以我们不应该根据国外的一些所谓的历史学家认为的外国的某些国家或者某些地区由于蛮族的入侵,而进入非常残暴的奴隶制社会来论证中国的夏商周三代。文字学、历史学研究者唐兰认为:“虞舜时代已到了奴隶制国家的极盛时期。”法家韩非子名篇《五蠹》记载:“尧称王天下之时,茅草的屋顶不加修剪,栎木的椽子不事雕斫;粗粮当饭,用藜叶、豆叶当菜汤;冬天穿质量差的兽皮衣,夏天穿葛布粗衣;即使看大门的吃穿水平,也不会比这再差。”如果真像唐兰认为的那样,那尧早就是住着高楼大夏,穿着精美、华丽的衣服,吃得肥肥胖胖的了。而《五蠹》也记载:“禹称王天下时,亲自拿着农具,作为民众的表率,累得大腿上没有完整的腿毛,小腿上直接不长毛了。即使是臣服的俘虏(奴隶)的劳动,也不会比这再苦。”



中国的夏朝开创者大禹、商朝的开创者成汤以及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与周武王都是道德高尚,文治武功天下有第一,而且有大量的有道德有才华的文臣武将相辅助,所以才成为天下的“共主”。而且夏商周三代的中央政府主导了中国的科技、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进步,大部分帝王是以“礼”治国,“礼”虽然有些“封建等级”糟粕思想,但是大部分内容就是谦让、尊重天地、尊重别人以及文明与进步。中国三代时期与外国的蛮族入侵而进化兴盛的奴隶制度有着很大不同。所以后人很多圣人以及古书都说:“言必称三代!”中国古代名篇《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有着贤人之称言偃的对话。孔子感叹自己没能够生活在三代群英(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的时代之中,三代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史记.周本纪》记载:“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意思是说:“周公辅佐周成王与周康王之际,天下安宁,用于处罚过错的刑法四十余年不用”。作为三代之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周朝享国共计790年,为大统一的中国尊定了基础)既然有四十年不使用刑法,难道这就是大部分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认为的三代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的顶峰?这与民国时期出现的一大堆所谓的历史学家以及所谓的汉字学家认为的三代的残酷奴隶社会有着天大的天壤之别。



三代时期每个朝代都有对外战争,三代时期每个朝代都有暴君出现,三代时期奴隶的出现与对外征战有着直接的关系,商朝武丁时期以及商纣时期对外征战频繁,所以出现了商朝时期最多的奴隶。也是因为商纣王的穷兵黩武以及其把不少人变成奴隶才显示他的残暴与无道,这也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商纣的灭亡也证明中国三代时期人们是嫉恶如仇、发展和进步的。



一个“羌”字翻译的错误把“畜生”变成“人”关系重大,如果翻译成“羊”的话,祭祀用羊那就是“礼”的体现;而如果翻译成为“羌人”的话,那就是残暴的体现。因为甲骨文大部分是记载用于祭祀以及问卦的内容,所以出现了很多的“羌”字,如果翻译错误的话商朝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残忍的奴隶社会王朝。所以身为历史学研究者以及中国文字研究者讲的是科学与严谨!要对历史(祖先)负责,对未来(后代)负责,更要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研究甲骨文不能够无中生有、而且不符合科学与逻辑,极度丑化我们的祖先首领、极度丑化中国的先朝正统商朝,是不可取的。而且这是严重挑拨民族矛盾的行为,不利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史书记载:“周武王封夏后氏的后代于杞,投殷商的后代于宋。”道家的老子曾经入周求学,而且长时间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中央图书馆)官员甚至馆长,孔子与老子有过深刻的学术交流。《论语》也记载:“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继承夏朝和商朝而订的,其文化与文明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接受周代的文化与文明。”孔子还说过:“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所以殷商的“殷礼”可以在春秋的宋国找得到。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的父亲、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从殷商的延脉“宋国”就可以知道殷商时期的文化与礼仪并不差,不然宋国也不会成为华夏圣贤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聚集之地。



所谓的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极度怀疑中国儒家历史以及极度怀疑中国正统的历史书的真实性,怀疑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怀疑夏朝的祖先大禹根本不存在、只是神话传说,他凭什么怀疑?他既然怀疑中国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的真实性,那他就应该找出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的三皇五帝是谁!他既然怀疑夏朝的祖先大禹根本不存在,那他就应该找出三代以前带领华夏人民成功治理洪水的人是谁?他既然怀疑大禹不是夏朝的祖先那他就应该找出夏朝的祖先是谁?中国先秦时期不仅只有儒家记载有中国重要历史,中国的先秦诸子百家如法家、道家等也记载有很多中国古代的历史,难道他们的记载也是错误的?那谁又是正确的呢?
发表于 2025-2-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盐城
中国古代奴隶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朝早期。在商朝,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发展,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老邓 发表于 2025-2-18 17:11
中国古代奴隶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朝早期。在商朝,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发展,可以在古代文献中 ...

“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录”,在哪些文献?我想看一下。周朝早期有四十年时间没有使用法律,难道西周也是大部分历史学研究者认为的奴隶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盐城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从夏朝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止,我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奴隶制度是一种历史社会制度,它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曾经存在过。奴隶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演变以及国家政权的更迭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奴隶出现在夏朝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在夏朝时期,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中的俘虏和负债者。他们被当作财产买卖,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财产。奴隶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低,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生活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被迫从事各种艰苦的劳动。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时期的奴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商朝的统治者通过对内对外的战争,不断扩大奴隶的来源。此外,商朝还出现了一种名为“隶”的奴隶,他们是因犯罪而被剥夺自由的平民。隶的地位比战俘奴隶稍高,但仍受到严格的控制和剥削。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西周时期的奴隶制度与商朝相比,有了新的变化。首先,西周时期的奴隶来源更加多样化,除了战争俘虏和负债者外,还包括罪犯、破产农民等。其次,西周时期的奴隶制度逐渐向封建制度过渡,奴隶的地位有所提高,他们可以拥有一定的财产和家庭。最后,西周时期的奴隶制度受到了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奴隶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度的衰落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加剧,奴隶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许多奴隶开始逃亡,寻求自由。同时,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反思奴隶制度,提倡人道主义和平等观念。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奴隶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总之,我国奴隶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经历了商朝、西周等朝代的发展和变革,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衰落。奴隶制度的兴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老邓 发表于 2025-2-19 13:28
奴隶制度是一种历史社会制度,它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曾经存在过。奴隶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如果西周也是奴隶社会,那西周初期奴隶社会四十年不使用法律、那怎么维护残暴的奴隶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