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马上办”到“码上办”,优化营商环境其实也是一个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的过程。
扫一扫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点一点“码上办事”,就能进入“码上办”平台,工作居住证、重点企业预约、城镇职工个人社保网上申报、求职……10项公共服务都可以在“码上”办理。
最近,海淀区人社创新服务“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进入“海淀人社”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APP,就能够实现线上预约、上传材料,不仅省去了以往去办事大厅排号、等待、审核材料等费时费力的流程,还进一步实现了办公无纸化,为环保添了一分力。
这几年,关于行政服务办理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完善且普及的情况下,普通民众连购物买东西时都是能“扫码支付”绝不付钱;可有时候,去一些政府部门,却需要四处寻找打印店;去窗口排队,一站几个小时。
当然,窗口单位的办事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即快速满足公众的行政服务需求,同时也减轻窗口部门的排队压力,海淀区结合“互联网+”的创新性尝试,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
其实,对于深化“放管服”下的行政体制改革来说,在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之外,更需要这样的来自基层一线的试点创新。海淀区的“码上办”创新,就是用一线实践证明了电子政务的潜力,把互联网这个“加法”做好,能够实现更多的“减法”。
对于行政职能部门来说,优化营商环境其实和互联网产品运营一样,需要的是行政服务保持自身不断更新的能力,去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去及时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并对自身的服务进行优化调整。营商环境的优化,其实也是一个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的过程。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创新服务“码上办”平台还将陆续上线企业人才引进预约、企业招聘登记、个人退休登记、毕业生存档办理、集体立户办理、集体转档办理等20项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营商环境,“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行政公共服务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其服务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市场营商环境好坏,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从前些年常常被大家“吐槽”的办事盖章“踢皮球”,到后来的“马上办”要求,再到如今行政职能部门主动创新的“码上办”,行政服务的不断保持创新能力,也是给新经济的前行打好路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