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资深女酒鬼总结:买酒避坑指南
踩雷了踩雷了!只顾感受酒标的质感结果然并卵!喝起来还是酸、苦和涩啊,哭了!
这是我被弾消息窗口的日常...你们在买酒路上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吗?
噔噔!今天我就化身「让你买酒路上少花冤枉钱」的半个酒窝,我花了好几万的软妹币买了上百瓶葡萄酒之后,吐血整理了这篇经验贴。一边写一边为我那些年付过的智商税咣咣撞墙,答应我你们一定要看完!
同一款葡萄酒刚进口到国内的时候,果香很丰富很新鲜,酸度清爽,骨架挺清晰的,好喝,像五星级酒店新鲜做好的、撒上了香喷喷橄榄油的美味沙拉。
2 年之后再从仓库拿出来开瓶你试试是个啥玩意?果香有点沉闷有点不干净(想想氧化了的苹果),酸度不够清爽结构不够立体,这感觉,好像吃了隔夜菜啊!
才放2年的葡萄酒为啥会这样?当然是因为国内很多进口商的储酒仓库条件不是很好啊!
葡萄酒是个脆弱的生命体,储酒环境要求高,理想情况下是低温恒温(10-15℃为宜)、避光通风还有湿度要够(70% 左右)。
要维护好这样的储酒环境,成本可是很高的,所以国内很多进口商的仓库储酒环境并不是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同一款酒,你跑去酒庄或者原产地专卖店/餐厅里喝,口感永远比在国内喝好上太多。
所以,买酒的时候最好问下商家葡萄酒是什么时候进口到国内的,或者查看一下葡萄酒检验检疫证书/报关单上的日期,尽量挑选进口时间较近的葡萄酒。
除非你是土豪,家里有个超级专业的酒窖,否则尽量不要囤葡萄酒!
理由跟上一条一样,一瓶进口葡萄酒就像是一个离家(酒庄)的小婴儿,它能不能活,能不能健康成长,就看储酒环境好不好。
我相信大部分人家里还是没有很好的储酒环境,所以大量囤酒风险大,最好是等有需要的时候再去选购。至少相对而言,合格商家的储酒能力还是要强于普通个人的。
葡萄酒的世界那么大,不要天天除了法国波尔多(Bordeaux)就是澳洲巴罗莎(Barossa Valley),不要迷恋名庄大牌,不妨多去尝试其他产区其他酒庄。
一些骨灰级的葡萄酒爱好者(对例如我)早就不执着于主流产区了,他们已经调整视线,开始寻找世界葡萄酒地图中那些鲜为人知、甚至闻所未闻的小众酒款。
对于真正爱酒懂酒之人,级别并非一切,口中的享受才是王道。所以,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酒款和产区,不要一味拒绝,尽情地享受葡萄酒世界的丰富多元吧。而且,非主流/小众酒一般名气不大,性价比更高哦。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江湖上流传着许多所谓的“买酒绝招”,比如:
瓶底有凹槽的就是好酒,凹槽越深酒越好
瓶子越重,葡萄酒的品质越好
蜡封的葡萄酒一定很贵
螺旋盖的葡萄酒是便宜货
有木箱的葡萄酒更高档
……
不是,没有,假的,这些真是谣传!如果你只是轻易被“神仙颜值”之类的外在营销术语打动,是真的很容易踩坑的!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外在东西,要做到很容易,很难控制的内在东西(葡萄酒本身),才是判断品质的依据。
酒评家的评分确实是购买葡萄酒时的依据之一,但别过分看中酒评家的评分,因为酒评家也会有自己的偏好。
比如“葡萄酒皇帝”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喜欢饱满浓郁的酒,那他自然偏向于给这类酒打高分;“葡萄酒第一夫人”简希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则更喜欢优雅型的葡萄酒。同一款酒,他们二人给的评分很可能相差较大。
罗伯特·帕克
还有就是不同酒评家的评分标准、严谨程度并不一样。比如澳洲的詹姆斯•韩礼德(James Halliday)老爷子就手比较松,95+ 评分的酒一抓一大把。帕克 95 分的酒一般要大几百甚至上千,韩礼德 95 分的酒却很多都可以百来块买到。
所以,买酒别过分迷信葡萄酒的评分,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才是更重要的参考指标。
葡萄酒标准瓶是 750ml,不过市面上也能见到其他装瓶容量,比如375ml、1.5L、3L 等等。
生活经验是不是告诉你“数量越多价格越便宜”?在葡萄酒身上,可别踩坑了。
曾经在土豪之国迪拜国际机场葡萄酒专卖店,惊现 3 瓶 12L 装的玛歌(Chateau Margaux),单价 195,000 美元,而同年份的 750ml 装 1,301 美元,大瓶装贵了整整 8 倍!
一般来说,越是高端的葡萄酒,大瓶装就越珍贵,售价也会比标准瓶贵;而比较低端的葡萄酒,量越多,单价越低,大瓶装会比标准瓶便宜。因为高端酒通常升值空间更大,大瓶装更稀有还更好储藏陈年。
很多商家让你扫码看价格,那价格是虚的!这里我想介绍一个真正的比价神器:Wine-Searcher(简称WS)。
WS是目前最好用的一个葡萄酒搜索比价工具,网址如下:
https://www.wine-searcher.com/
不过WS目前还没有中文版,简单说下它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拉到网页最底,设置货币类型,人民币CNY、美元USD
第二步:回到网页最顶部,输入酒款名
第三步:选择酒款,出现价格、年份等信息。点击篮色字体年份,酒款图片下方出现对应年份的均价
买酒前查下WS是个好习惯,但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WS查的是国际市场不含税均价,如果国内零售价是WS均价 1.5 倍左右,实属正常;
使用WS查均价还应注意它收集的样本(就是“Shops”那一栏)是否够多;够典型性,如果一款智利酒样本只有 3 个且全部来自智利商家,那这个均价参考意义就不大了;
不管什么产区的葡萄酒,美国商家的价格都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WS不是万能的,也有不少酒款是没收录进去的。
都认为国际机场免税店销售的葡萄酒不仅保真,且因免税而比国内更为便宜。实际上,免税店大部分酒价格不见得能便宜到哪儿去,有些跟国内一些网上酒类专卖店价格差不多,有些甚至比网上酒类专卖店还贵。
这是因为要进入机场免税店,商家要支付高额的入场费,有媒体报道说每年的入场费高达几百万。
说的就是麦德龙、大润发等这些大卖场!玛歌鹰贵(Marquis D'agly)导购告诉你这是法国 3 大名庄之一,波尔多一级庄玛歌一不小心被人强行傍上了,用来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真是恶心。
类似的强行傍大款命名方式还有“左岸拉图(left Shore Latous)”、“拉斐(Chateau Lafleur)”等。
△ 此拉斐非彼拉菲
对于这种行为我只能说“呵呵”两字,这些被傍上的波尔多一级庄,即便是副牌,价格也上千了。记住这句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