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414|回复: 1

[法规相关] 北流:一碗水端平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中山
image.png
《广西法治日报》
11月10日头版刊发文章
全文如下
↓↓↓
“这件烦心事终于解决了,以后出入不用再担心摔跤了!”近日,北流市六麻镇综治中心化解一起因生活污水排放引发的邻里纠纷,不仅解决了上百名群众的安全通行问题,更让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重归于好,获得群众点赞。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当地基层干部运用“3321”调解法、“背靠背”沟通等多元策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六麻镇某村村民陈某强的房屋紧邻村道。最近,他铺设2条排污管,直接将污水排放到路面上,引起村民陈某永等人强烈不满。村民们认为,排污管占用公共道路导致道路面变窄,车辆通行困难,且污水横流造成路面油腻湿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更质疑陈某强建房时未预留排水用地,“明摆着有意占用公共用地”。村民强烈要求陈某强拆除已经铺好的排水管,改从其他位置排水。陈某强则坚称,管道铺设花费不少,“并未影响通行”,面对村民“直接要求拆除”的态度,他觉得“受欺负”,拒绝整改,双方各执一词,情绪对立,村委会干部多次调解无果,矛盾有逐渐激化趋势。村委会遂将情况报送辖区派出所,并向镇综治中心反馈,请求支援。
10月13日,镇综治中心牵头组织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开展联合调解。当天上午,调解小组按照“现场看一遍+群众问一下+双方谈一次”思路,摸清矛盾根源、症结,寻找化解思路。
经过实地查看和走访群众,工作组了解到,陈某永等村民虽强烈要求拆除排水管,但仍比较通情达理,并不反对陈某强在其他位置安装排污管。此前调解陷入僵局,主要是双方情绪激动、言语过激,导致互不相让。
“大家现在头脑不冷静,都少说些气话,先喝杯茶,再一起想想能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看到双方针尖对麦芒,调解小组当即给当事人端上热茶,并采取“背靠背”调解工作法。
“你们的担忧,我们理解,希望大家冷静下来,不要互相指责,好好商量把问题解决。”工作组耐心劝说村民,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说理释法。村民们很快放下抵触情绪,表示并非故意为难陈某强,只要他愿意拆除排污管,其他都好商量。
“说实话,你家排污管铺设在这个位置的确是影响出行,你们一家也要走这条路,出入都要经过这滩污水,你心里能好受吗?万一有老人小孩摔倒受伤了,你担得起这责任吗?”转身,调解工作组指出了陈某强的问题所在。
“你们都是同宗,又是邻居,理应和睦相处,你把排污管拆除,我们沟通一下,让大家分担一下拆除和重装排污管的费用,你看可以吗?”抓住陈某强拆装排污管要多花一笔钱的顾虑,工作组尝试新的调解角度。
听到不需要自己多掏费用,陈某强松了口。和风细雨的“背靠背”沟通,逐渐抚平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工作组趁热打铁,综合实地勘察和沟通情况,给双方提出了调解方案:陈某永等村民以后修路扩路不能破坏陈某强房屋地基。陈某永出资出力将陈某强铺设好的两条排污管移到其房屋侧面,移除排污管后,陈某强以后装空调的外机不能装在3.5米高度以下。
image.png
“这个方案,既消除了村民们的担忧,又解决了陈某强的排水需求和重复支出,体现了你们双方最大的诚意和谅解。”工作组因势利导劝导双方。最终,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双方握手言和。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场因排污管引发的“出行难”与“安全忧”纠纷,在六麻镇调解工作组的耐心斡旋下,终于烟消云散。

发表于 2025-11-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北流如砚,法治研墨。这一碗水端平,是写在城乡肌理上的楷书,让公平正义在每寸土地生根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