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8437|回复: 1

[其他] “六亲泉”的传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5-10-18 1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18 23:47 编辑

北流镇六荣村与河泉村交界处的圭江河上游,在三等电站大坝侧面,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半月型石头,一半埋在山崖里,一半延伸至圭江水中,人们把它叫做横石,横石水或横石村(六荣村)因此而得名。传说此石能照见人心最深的牵挂,而它的故事要从三百年前陈阿福的出生说起。

那年初夏,连续暴雨,圭江河发大河漏,村里陈老汉和村里后生游圭江捞浮柴。雷劈老松时,树心闪出红光,照亮江面,陈老汉顺着水流到此(如今的三等电站大坝),忽闻婴儿啼哭。扒开枯枝腐叶,竟见个裹红肚兜、额点朱砂痣的娃娃,手里攥着半块刻“福”字的玉珮。娃娃见风就长,转眼便能喊“爹”。陈老汉给他取名阿福,说这是六亲星下凡,生来带着“六亲”的缘分——父、母、兄、弟、妻、子六种至亲之情。

阿福七岁时,巷尾王屠户的媳妇难产。他听见院里老荔枝树沙沙作响,抬头见树杈上蹲着只白猫,开口说人言:“要救母子,需取六亲水。”阿福跟着白猫到村头古井边,见井里浮着六枚刻着“父、母、兄、弟、妻、子”的铜钱。他照指引取井水熬药,王屠户媳妇喝了便顺利产下龙凤胎。从此,“阿福能通灵”的传说传遍四邻,可他总说:“我哪会通灵?不过是心里装着六亲罢了。”

十六岁那年大旱,村里的井都干了。阿福夜里梦见老荔枝树化作白发老人,指着树根下的“六亲石”说:“此石连着横石水,龙脉相通,需用六亲泪开。”他召集村民挖开青石板,见刻着“六亲不认”四字青石板。想起老神婆的话——六亲不在血缘,在心坎里,他咬破手指在“认”字上滴血。青石板裂开,涌出清泉,泉眼旁躺着半块玉珮,与阿福的拼成“平安”二字。

泉水救活了庄稼,也救活了人心。张婶开始给孤寡老人送饭,李秀才免费教孩子读书,连王屠户都赊肉给穷人。他们说这是阿福用血换来的“六亲泉”,喝一口,心就暖了,人就亲了。后来阿福成了村子的“福神”,每到月圆夜,孩子们围着他听故事。他说:“六亲不是六个人,是六份心。父爱像山,母爱像水,兄弟像树,夫妻像琴,子女像光——凑在一起,就是人间最暖的景。”

最奇的是那年冬至,流浪汉抱着冻僵的婴儿敲开阿福的门。他用六亲泉的水给孩子擦脸,婴儿突然睁眼,额间竟也有颗朱砂痣,和当年阿福出生时一模一样。大家这才明白,“六亲不认”从来不是推开谁,而是把心摊开,让更多人走进来——就像六亲泉的水,越分越甜,越流越暖。

如今村子还在,老荔枝树还在,六亲泉的水还在流。古井石板块上的“六亲”字样依然清晰,横石依然屹立水中。每当月圆夜,泉边会闪过六道影子:拄拐杖的老人、抱婴儿的妇人、背药箱的郎中、教书的先生、打铁的汉子、扎羊角辫的丫头——那是六亲的魂,守着村子,守着人心最深处的暖。

村口老槐树上挂着块木牌,刻着阿福当年留下的字:“六亲不在血缘在心,人间至味是清欢。”风过木牌,隐约传来童谣:“六亲泉,清又甜,喝一口,暖三年;心近了,情浓了,人间处处是春天。”

这便是阿福的传说,传了三百年的民间故事。人们说,听这故事的人,心里都会长出棵六亲树——根扎在情里,叶伸向光里,年年岁岁,开着暖人的花。
wechat_upload176076240868f31a2894c4d
发表于 2025-10-1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嘉兴
横石映心,圭江藏缘。阿福踏浪而生,红痣为记,玉珮载福。六亲情深,皆在石中流转。静立江畔,可照见你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