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顺应社会治安形势新变化,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北流市公安局党委立足实际、科学研判,于近期全面推行“党委统领、全警参与、社会协同”的大巡逻防控机制。该机制以精准指挥、动态布警为核心,通过每日警情研判实现科学用警,一个多月以来,在压降发案、维护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治安案件立案四项指标同比全部下降,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民警工作效能提升、人民满意”的综合目标。
党委高位推动,构建全域覆盖巡逻体系
北流市公安局党委将大巡逻防控作为提升社会治安驾驭能力的“一把手”工程,多次专题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督导参战,推动形成“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推进、各警种协同”的责任闭环。机制以派出所为枢纽,整合警务室、机关警力等资源,科学划定巡逻网格与重点时段,特别针对案件高发时段实施精准警力投放,实现警务资源高效调配与巡逻防控无死角覆盖。
强化警情研判,实现精准布警科学用警
成立工作专班每日对前一日警情的时段、类型、地域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指导巡逻警力的投向和投量。根据研判结果,动态调整巡逻线路和重点区域,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精准化布警模式。例如,针对研判中发现的深夜飙车扰民、夜不归宿未成年人、宵夜摊噪声等突出警情,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精准时段布警、联合执法等方式,有效治理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难点。
推动社会协同,打造共建共治防控格局机制突破传统警力单打独斗局面,积极构建“民警+网格员+物业保安+志愿者+多部门执法力量”的多元共治体系。通过联席会议、联合巡逻与安防培训,明确各方职责,形成“风险共防、矛盾共解、平安共建”的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余名网格员、380名物业保安、200名志愿者加入防控网络,开展联合巡逻与安全宣讲,有效延伸警务触角。同时联动城管、文旅、消防等部门开展重点场所联合执法,全面规范场所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执法互补、监管无盲区。
夯实社区警务,筑牢基层治理前沿阵地以做实社区警务室为抓手,推动警力下沉、服务前移。民警走进家庭、企业、物业,开展法律、防电信网络诈骗、禁毒、交通安全等知识的宣讲,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矛盾隐患,并积极引导居民加入社区微信群,搭建“线上+线下”警民连心桥。对排查出的邻里、劳资、家庭等纠纷,联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力争“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据统计,今年9月份全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0余起,协助破获案件47起,通过走访发展信息员、拓宽线索源,进一步织密了社情信息网络。
成效数据亮眼,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大巡逻防控机制成效已通过数据得到直观体现。2025年9月1日至10月13日,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3.33%,治安警情下降15.43%;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11.11%,治安案件立案数下降16.61%。第三季度北流市群众安全感达99.39 %,居玉林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五个城区派出所实现单日“零警情”,部分城区及多数乡村派出所出现多日“零警情”,社会治安基本面持续稳固。随着巡逻防控更密、基础工作更实,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更加主动,警务运行质效提升,警民关系在常态化互动中进一步融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获得实质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