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17 02:07 编辑
站在河口的石拱桥上,望着脚下潺潺逝去的江水,心中涌起万千思绪。友友就站在身边,他那一头银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辉,宛如岁月沉淀的智慧之光。此刻,倒影沉潭,光影交错,恰似我们历经风雨后依然明亮的友谊。
那年春深,我与友友漫步江边。江水如镜,倒影向下沉坠,阳光向上跳跃,金辉洒满岸堤。友友指着水面说:“倒影向下是虚,光向上是实,虚实相生方为道。”我点头称是,却见远处古桥如虹,横跨两岸,桥影倒映水中,与天光云影共徘徊,恰似“双桥并峙,各领风骚”。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历史的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而我们的故事,正是这长卷中最温暖的篇章。
活着如江河荡漾,历史似长卷铺展。友友轻声念起古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接口道:“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两人相视而笑,江风拂面,带起层层涟漪,宛如“水波不兴,风平浪静”。我们谈古论今,从徐霞客的游记到赵孟頫的题诗,从古桥的传说到新桥的科技,每一个话题都如星光般点亮彼此的心田。
忽见江心暗影重重,似有幽暗层层折叠,却又隐秘发亮。友友低语:“此乃光与影的博弈,暗处藏光,光中带影,恰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凑近细看,果然见暗流深处有微光闪烁,如星子落水,又似萤火虫提灯夜行,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人生的困境与希望,往往就在这光影交织之间。
“像对无人的世界述说。”友友突然吟出这句。我愣住,随即明白他指的是江水本身——它日夜奔流,不言不语,却将万千故事藏在波纹里。江畔老柳树下,有座小小神龛,供奉着不知何年的石仙。友友说:“你的背影,此刻已静静坐进我心里的小小神龛,恰似‘鸠占鹊巢,反客为主’。”我闻言心头一热,那些年因挫折而生的缺口,竟在友友的只言片语中悄然愈合。
水性至柔至刚,正如诚实之美——不矫饰、不撒谎,美得令人目瞪口呆。友友伸手触水,指尖沾起水珠又落下,溅起细小水花。他说:“水不争强却能穿石,诚不欺人终得人心,恰似‘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闻言想起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忆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真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那一刻,我忽然懂得,诚实与坚韧,正是人生最宝贵的品质。
眼泪向下坠,体香向上飘,汇成一首无形的诗。友友将这首诗倚在我怀里,说它能刷新七十岁时的归途。我笑他痴人说梦,他却正色道:“拯救永远不晚,光自涟漪下开始,自涟漪荡起之前便已存在,恰似‘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我们继续前行,路过新修的钢骨桥。新桥巍然,与古桥隔水相望,恰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友友指着桥身说:“古桥厚重如史,新桥雄奇如诗,真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江畔有老翁垂钓,钓竿弯成满月。他见我们驻足,便笑道:“两位可是来寻桥仙的?”我们摇头,他却自顾自说起往事:昔年此桥由木化石,神仙显灵;如今新桥通车,科技造福。他指了指心口:“桥通两岸,心通古今,恰似‘心有灵犀一点通’。”暮色渐沉,江面浮起金色波光。友友忽然说:“你看,倒影与光,一上一下,一虚一实,恰似人生,真是‘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我们坐在江边石凳上,看夕阳将桥影拉长。友友掏出随身携带的诗集,翻到一页写满潦草字迹的纸:“自涟漪下开始,自涟漪荡起之前开始。”他轻声念道,声音混着江风,竟比诗还要动人,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远处传来渔歌,应和着江水的节奏。我忽然想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语,又想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
友友指着天边最后一线光说:“看,光从未消失,只是换了方向,恰似‘柳暗花明又一村’。”夜幕降临,星子落满江面。我们起身离去,背影被拉得细长,与桥影、树影、水影交织成画。友友忽然说:“这刹那,已长成另一个我,真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我点头,心中默念:水性诚可贵,光影价更高。若为真情故,二者皆可抛,恰似“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归途中,路过村头古松下。树下石碑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友友驻足良久,忽然说:“古桥虽老,精神犹在;新桥虽新,根基永固。这便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望着他萧疏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七十岁时的归途”,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光自涟漪下开始,自涟漪荡起之前便已存在;拯救永远不晚,因心中有光,自能照亮前路,恰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夜深了,江风依旧。我们各自归家,心中却都藏着同一幅光影长卷——倒影向下,光向上,友友的金辉,永远在心间。这一刻,我忽然懂得,真正的友谊,不是岁月的累积,而是光影交织中的永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