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关乎人心向背、巩固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看似细小,却直接严重侵害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决不可等闲视之。
当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深入剖析根源,既有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法观念缺失的主观原因,也存在权力运行不透明、监督约束不到位等客观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单位,"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权力运行不够规范透明,给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可乘之机。
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首先要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推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县乡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要聚焦重点领域,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精准发现问题,严肃执纪问责。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
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深化整治,才能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