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9-27 17:31 编辑
作家覃富鑫(西哥)有句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老先生可把婚姻这事儿说透了——但凡家里夫妻和睦、日子过得红火的,准有个共性:俩人互相让着对方做自己,跟两棵并肩长的树似的,根须在土里缠着,枝桠却各自往天上长。
人活一世,不就图个懂你的人嘛!两口子过日子,贵就贵在“容”字上头。容啥?容对方当自己。当家的不用为了媳妇硬改脾气,媳妇也不用为了汉子委屈自己。俩人凑一块儿,不是要拿锉刀把对方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是接纳对方最本真的模样——他爱钓鱼就让他钓,她爱跳广场舞就让她跳,别成天挑刺儿。
婚姻啊,就跟手里攥沙子似的——你攥得越紧,沙子漏得越快;你要是松开手,沙子反而能多留会儿。我见过一对夫妻,丈夫是个工作狂,常加班到深夜。媳妇起初抱怨他不顾家,后来有回看他疲惫不堪地进门,突然就心软了,说:“我知道你辛苦,以后咱尽量早点回来,我一个人在家也怪害怕的。”丈夫听了直点头,从那以后加班都提前报备,媳妇也常给他备着热乎点心。俩人慢慢学会了给对方留三分地界儿——他有他的酒友,她有她的闺蜜,他有他的棋摊儿,她有她的手工班。这不是生分,是让感情能喘气儿,不憋得慌。
心理学上有个“婚姻脆弱性压力适应模型”,说夫妻的性格特质能影响处事儿方式。我邻居老张头两口子就是例子,张嫂神经质低,情绪稳当,老张头尽责性高,做事儿靠得住。俩人结婚三十年,从来没红过脸。为啥?人家遇事儿不吵吵,先商量着办。比如有回老张头想创业,张嫂没拦着,反而鼓励他:“咱慢慢试,赔了算我的。”老张头创业头两年没挣着钱,张嫂默默把家务全包了,让他专心忙事儿。等公司走上正轨,老张头反过来天天陪张嫂买菜遛弯,俩人越处越黏糊。
再说信任这码事儿。我表姐夫常出差,有回提前回家,发现媳妇对他冷冰冰的,疑心他出轨。俩人吵了一架,后来在朋友劝和下才明白:信任是婚姻的压舱石。表姐夫从那以后每天视频报备,媳妇也学会了不乱猜忌。现在俩人处得比新婚还热乎,表姐夫出差回来总给媳妇带小礼物,媳妇也常给他熬爱喝的汤。
婚姻还有四季呢!春天是俩人刚结婚那会儿,跟刚抽芽的柳树似的,看啥都新鲜,恨不得天天腻一块儿;夏天热得慌,各种生活习惯开始打架——他爱乱扔袜子,她有洁癖;她爱攒钱,他爱花钱。这时候得学会磨合,别硬碰硬;秋天是平淡期,感情跟秋天的果子似的,看着没夏天甜,可嚼着有后劲儿。这时候最容易出岔子,得主动找乐子——周末一起去爬山,或者学门新手艺;冬天冷得慌,要是能熬过去,准能迎来春暖花开。我同事两口子结婚二十年,冬天那会儿差点儿离了,后来俩人约着每天早起散步,慢慢又找回了当初的感觉。
还有那些“空间”的学问。我楼下王姐两口子,各有各的朋友圈——王姐爱跟闺蜜逛商场,王哥爱跟朋友钓野鱼。起初王哥嫌媳妇老往外跑,王姐嫌汉子总不着家。后来俩人约法三章:出去玩儿提前说,回来带点小礼物。现在王哥钓鱼回来总给王姐带野菜,王姐逛完街也常给王哥捎瓶好酒。俩人各有各的天地,反而处得比从前更亲。
婚姻里最忌讳“改造”对方。我见过一对夫妻,媳妇嫌汉子爱看球赛,非逼着他陪自己追剧。汉子心里不痛快,俩人越闹越僵。后来媳妇想通了,试着陪汉子看球赛,汉子也主动陪媳妇追她爱看的剧。现在俩人不仅不吵了,还成了彼此的“剧友”。这叫什么?叫“成全”。你让一步,我退一尺,日子才能越过越有滋味儿。
最后送你句话:最好的婚姻,不是把对方拴在裤腰带上,是让对方飞得起来,还愿意飞回你身边——因为这儿,有他最舒坦的窝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春有桃花李花笑春风,夏有莲蓬蘸着月光,秋有庄稼压弯枝头,冬有霜雪挂在屋檐。四季各有各的美,可幸福的家庭美得都一个样——不是没矛盾,是矛盾来了能包容;不是没分歧,是分歧来了能商量;不是没脾气,是脾气来了能忍住。说到底,就是俩人都活成了自己,又愿意为对方收着棱角。
所以啊,甭管外头咋说,咱就记住:幸福的家庭,从来不是靠“改造”对方来的,是靠“成全”对方来的。你让一步,我退一尺,这日子才能越过越有滋味儿。最后再唠叨一句: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别总盯着别人家的新房新车,多看看自家锅里炖的热乎汤,桌上摆的热乎饭,身边陪着的那个人——这才是最实在的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