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2992|回复: 2

[思辩铜州]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守护医疗行业清风正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桂林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热点。从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环节,到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都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与利益输送的现象。一些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在药品、设备采购中,收受供应商的回扣,导致采购价格虚高,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虚高,最终都转嫁到患者身上,使得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愈发突出。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让患者承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部分医务人员接受患者的红包,破坏了正常的医患关系,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公信力。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医疗行业的肌体,阻碍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改革的红利被腐败行为所吞噬,无法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影响了改革的成效,破坏了医疗行业的生态环境。

   面对这些热点问题,医疗卫生单位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医疗卫生单位必须抓实抓好的重要任务。医疗卫生单位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医院党委要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医院发展的整体规划,与医疗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可能存在腐败风险的岗位和环节进行排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在采购环节,要严格规范采购流程,实行阳光采购,加强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督,确保采购行为的公正、公平、公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如廉政讲座、警示教育等,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党风廉政建设是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基石。只有切实解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点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行业生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廉洁的医疗服务,让医疗行业真正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实防线。
发表于 2025-8-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医者仁心,廉为底色。让我们以制度为盾,以监督为剑,斩断利益链条,还患者一片清朗就医天。点滴正气,终汇杏林春满。(66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百色
方圆谈 | 莫存侥幸心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7-28 07:00
分享



  在违纪违法人员的忏悔书中,经常能看到“侥幸心理”一词。侥幸心理就像自欺欺人的遮羞布,在自我安慰、自我麻醉、自我催眠中,让人逐渐滑向深渊。应给心存侥幸者当头棒喝,及早消除这种不良心态。
  面对“香饵”诱惑时,若不能破除蠢蠢欲动的“心中贼”,往往就会在“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中,为自己找无数借口,最终突破底线。心存侥幸者,并非不知纪法,不懂触碰“雷区”要付出的惨重代价,而是幻想通过打“模棱两可”的擦边球来掩盖问题,通过设置所谓“魔高一尺”的障眼法为暗度陈仓加装保险。说到底,这就是一种赌徒心态,赌自己不会被发现,赌自己能够闯关成功,赌自己能安然享受当官发财“两头占”,其结局必然会输个一无所有,追悔莫及。
  侥幸心理危害甚大。敬畏心越强,侥幸心理越没有空间;侥幸心理越盛,敬畏心便会千疮百孔。侥幸心理使人对各种“围猎”的警惕性不断下降,对他人的血泪教训无动于衷,对党纪国法的威严不以为然,如同“温水煮青蛙”,纪法意识淡化与拒腐堤坝失守相互叠加,最终在侥幸驱使下身陷囹圄。侥幸是贪欲的催化剂,贪婪的胃口不是一天变大的,从收受红包礼金时的惴惴不安,到收受巨额贿赂时的贪得无厌,贪欲的“潘多拉魔盒”逐步被打开的过程,正是侥幸心理推波助澜的结果。侥幸心理将饮鸩止渴之举蒙上滤镜,使人欲壑难填,直至如泛滥之水,滔滔难遏。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伸手者无不怕,也深知其行为见不得光,但因暂时未被揪出,侥幸心理便会营造“风平浪静”的假象,令其继续不收敛、不收手,不向组织坦白,从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摒弃侥幸心理,严守廉洁防线,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要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中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将初心和使命镌刻于心,以公心克制私欲。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作决策、办事情、推工作,决不给自己留“暗箱”、开“后门”,确保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坚定慎初慎微之念,侥幸心理不是凭空而生,常在思想动摇的间隙乘虚而入,所以千万别“破窗”,管住第一次吃拿卡要的手,牢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
  心存侥幸,肆意妄为,是不幸的开端。无数案例证明,贪婪行为多戴着“侥幸”的面具,其根源是理想信念丧失。“思危于未形”才能“绝祸于方来”,党员干部应时时处处戒除侥幸心理,远离红线,常自省自警,方能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蔡相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