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遇到网购纠纷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如何保障自身的权益?如何才能得到应有的赔偿?下面小编讲解一下相关的法律知识。
1. 网购合同成立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这意味着,当你在电商平台下单并支付成功,买卖合同即生效,商家不得随意取消订单或涨价。若商家以"缺货"为由拒绝发货,你有权要求其履行合同或赔偿。
2.七天无理由退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明确,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需要注意,定制类、鲜活易腐商品销售不适用。退货商品应当保持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退货运费一般由消费者承担,除非商家承诺包邮退货。
3.商家欺诈的惩罚性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零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补偿。若商家存在虚假宣传、销售、恶意欺诈等行为,消费者可主张赔偿损失的三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直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维权小贴士 1. 保持交易记录、聊天截图、商品瑕疵照片等证据。 2. 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平台投诉或向消协、市场监督部门举报。 3.必要时可向法院起诉。法律为网购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维权的前提是知法用法。遇到纠纷时,记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