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焦点] 实现自我“造血”,北流市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点击观看视频

近年来,北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加强与河南农业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搭建校地乡村振兴合作平台,凝聚校地联建力量,有效引领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北流市连续2年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



96c4cd70007910afaab952be9584a6ae.jpg


33fbb1f3759c5119a11c2d37e5001a7a.jpg

日前,记者见到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司马第乡村振兴理事会会长赵维生时,刚巧遇上他协助村民调解一件邻里卫生纠纷。两位邻居因为各自家里门前清洁问题闹了不愉快,眼看着矛盾就要升级了,赵维生赶紧把双方带到了讲理堂。



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司马第乡村振兴理事会会长 赵维生

我们村司马第有两个地方是解决化解矛盾的地方,主要是我们这个讲理堂,讲理堂存在两百多年了,我们这个讲理堂就是(以前)我们村德高望重的老爷爷坐在这里,专门化解我们村里的矛盾,有矛盾不出村。所以我们通过乡村振兴以后,我们继续发扬,所以我们村吸毒赌博是没有的。


e017a6af74513eb09e152259e601404a.jpg

据介绍,讲理堂是村里妥善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的重要处所,让司马第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家丑不外扬”的村民自治共建。玉林师范学院在司马第原有家风家教基础上,以“传帮带”的方式,商定村规民约,进一步传承提升好风气。特别在讲理堂建设上,共建“家教家风教育基地”。2019年,司马第以校地合作为契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村。2020年获自治区评为改革新动能优秀试点村。邻里效应让村民看到了改造乡村的希望,在村民理事会作用下,主动让地,积极捐款,投工投劳等,掀起乡村建设热潮。



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司马第村民  梁宗梅

我们自己门前的卫生我们自己也“三包”,起码环境整洁了我们自己住得也舒服,所以也很愿意自己去尽一份力。现在你看看我们整个环境,水是那样的清,没有垃圾,不像以前那样子,蚊子又多,以前这里没有铺好这个地板的时候,小孩子的玩具放在地板上全部都是泥,现在环境整理好了,我们现在都过得很舒服,很幸福。


9d47ed5e1ac3958eaa22b5d7db8ed7c5.jpg

乡村振兴东风劲,为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美”。而建设的“钱”从哪来的现实问题,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就通过“土整归村”激活了自我“造血”。2019年,新圩镇河村乡村建设公司挂牌成立,一改过去“土整归政府、归老板”,变为“土整归村、归农民”。2020年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增加406万元,淘得乡村建设的第一桶金。村支书带头外出招商,利用规划腾出来的土地以及盘活的闲置建设用地,建厂房、引企业。目前,北流市利用闲置土地签约落地企业150家,预计年产值23.6亿元,创税90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超6000人。



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党委书记  陈家平

盘活建设用地,我们合作社盘活用地搞那个厂房、箱包厂,我们负责招工、出租厂房和一条生产线,他们负责设计、制造和销售,管理箱包厂利润四六分,今年创收效益应该很多。我们河村在旅游方面的人气很多,所以说我们河村农家饭店,还有出租示范区的房屋,还有我们搞研学基地,还有培训中心,还让我们村集体经济里面得到了很多的创收。


ac093887d923de25982db0f85b5fe2d2.jpg

企业的参与,加快了荔枝、沉香、百香果一二三产业融合,北流百香果网上销量占全国70%以上,农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等模式,获得丰厚收益。



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村民 杨继林

我们这几年搞那个百香果庭院经济,我们家里面就种上了百香果,长果后他们还保价给我们收,我们种出来的好果达到18块钱收我们的果,我在家里面,在山上养有猪,种有番石榴,增收了我们农民的收入。村集体(经济)这边,我们退伍军人大家引进来了这个箱包厂,又增加了我们村民的收入,我们都是联营的,厂里箱包厂里面赚钱,我们村里面也有分红。养猪有补贴,种稻谷也有耕地补,我们农民干活干得开心,经济来源解决了,我们就不用到外面东奔西跑打工,家(村)里有厂可以进,有地可以种,养殖不用愁,销路也不用愁。


e1d74a8cd71a141192618bfc80d77eb5.jpg


759b3245c2dbb2fdb6f402cf17a1952e.jpg

“土整归村”能有效解决乡村建设资金不足、项目推进慢等问题,而强化高校政策研究指导,加速了实现乡村建设自我“造血”。北流市利用高校人才等优势,大力支持高校团队深入村庄开展乡村建设调查研究。在玉林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规划指导下,北流市以“三块地”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出台《北流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所得资金归村集体所有,支撑乡村振兴建设。同时,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等村级集体收入持续增收机制,实现乡村建设自我“造血”。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平均每村村级集体收入达111万元、62万元、66万元,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