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9871|回复: 0

[其他] 历史上著名瘟疫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20-2-11 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历史上著名瘟疫都没有成功压制的先例,新中国成立后所消灭唯一病毒就是天花,这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消灭的病毒。

      “瘟疫”一词在古代是让人闻而生畏的。所谓“瘟”指的是烈性传染病,“疫”是生民皆染。以古代人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有限,以及治疗方法的落后,一旦染上瘟疫,可以说是万无一生。

      下面我来罗列一下中国古代发生最大规模的四次瘟疫:

      第一次,东汉末年。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正是由于这次大的瘟疫,医圣张仲景横空出世,著有《伤寒杂病论》)。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块。根据古代官方记载(这是正史记载的),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三年时,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瘟疫,仅仅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竟然锐减达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正如曹操诗中所描绘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二次,元朝末年。

      发生时间与欧洲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处于同一时期,据统计欧洲黑死病共造成大约2000万人死亡。而元朝这次瘟疫据明史 《太祖本纪》“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十年十七”“父母兄弟相继役,贫不克葬”这段记载就是说元朝末年的时候,发生了大饥疫,不光旱灾颗粒无收,还爆发了传染病。明史中记载这场瘟疫致使中原死了2500万人,死了将近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古今罕见。

      第三次,明朝末年。

      要说吧这个崇祯皇帝也真是个倒霉蛋,当了没几天皇帝,全国开始瘟疫流行,据官方记载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全国一共发生30多次大的瘟疫,而这次鼠疫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每天死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全世界因为这次鼠疫大概死亡2亿人。

      第四次,清朝末年。一个是道光年间南方霍乱,死亡几十万人,再就是宣统年间东北鼠疫死亡6万多人。

      纵观这四次大的瘟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吃”有关。这四次瘟疫都处于朝代更迭时期,战争、洪涝、饥荒等民不聊生,老百姓吃无可吃,只能拿小动物下锅(怎么看着和SARS、新冠肺炎有些类似),于是疫病上身,继而大肆传播;再一个原因,饿死的人比较多,尸体处理不及时、不当,传染人,一传十,十传百……

      那么古代是怎么救治瘟疫的呢?

      古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一旦发生大的瘟疫,地方官首先派一个身体倍儿棒的小伙子拿着奏折骑着快马去京城报信,请求救灾,离京城近的还好说,像边境省份一来一去半个月,等朝廷救援的人和物资到了后,人都死完了,直接发棺材下葬就完事了,不用救了。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皇帝收到奏折一般不是先调派人和物资去救灾,而是先召集大臣商议,是不是朕工作不努力,还是那个奸臣当道惹怒上天,上天将如此灾祸到人间。于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天,然后下罪己诏,向上天忏悔,说自己以后怎么努力工作,不再睡小老婆,不再听信谗言,不再任用奸臣……百姓听到后感恩戴德的直呼万岁。

      其次,罢免大臣。

      一般出现灾情,皇帝会问钦天监,这是怎么回事?钦天监平时没事干,是个清水衙门,没人吊他们,这时候派上用场了,谁不给红包,谁不给报账,谁不请客吃饭等,这时候就是他的事(公报私仇),于是皇帝大怒罢免大臣。

      第三大赦天下,皇帝认为灾祸降临是得罪上天了,于是为了平息上天的怒火,把监狱中的死刑犯给放出来,显示自己的德行。

      这些事干完后起码也得一周,完事后才是第四项,救灾。于是召集文武大臣,筹资的筹资,调拨粮食的调拨粮食,调拨医生的调拨医生,调拨药材的,调拨药材……这些事干完运到灾区,二十天过去了,都死的差不多了,药材也没用了,直接换棺材吧!救灾的官员和医生治病不是主要的了,安抚死者家属成了主要工作,这就是古代瘟疫横行死亡比例高的主要原因。

      有的人说京城也发生过瘟疫,救援比较方便,为何死亡率仍然很高?

      在京城一样先干完前三个活才能救灾。当时人们对疾病认识有限,医生人数更有限(现在好像医疗资源仍然有限),卫生条件差,没有防护措施等。医生去救灾,很容易感染,随后死去。尸体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二次传染人,也就是说边救人,救人的人边死,形成恶性循环,无法遏制,造成大量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