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广西
都说广西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而广西区位优势又主要体现在“沿海沿江沿边”。因此,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就成为广西必然的战略选择。
我曾经在一篇《西江不只是一条江》的文章中写道:上天给了广西一条江,又给了广西一片海,可惜广西的江和海并不相连。也就是说,西江并不是直接流入北部湾,而是经过广东流到南海去了。设想一下,如果西江从广西直接流入北部湾,那就没有珠江三角洲了。
把西江和北部湾连接起来,实现“通江达海”的愿意,就成了自古以来广西人的梦想。
从汉代开始,沟通西江和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就是北流江和南流江。即船只从位于浔江边的藤县(古称藤州)进入北流江,到达北流后,弃船上岸,走陆路经过天门关(又称鬼门关、桂门关)后重新上船,沿南流江到合浦,就可以到达北部湾了。于是,合浦成了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有没有办法实现船只直接从西江航行进入北部湾?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西江和北部湾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就像修灵渠。
于是有了“平陆运河”的设想。
什么是“平陆运河”?很多人并不清楚,需要普及一下。
规划的“平陆运河”起点在南宁市下游151公里横县境内西津水电站库区的平塘江口,终点在钦州市的钦江出海口沙井港,长约122公里,运河开挖长约30公里,海路延伸18公里可达钦州港。平陆运河建成后,自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1公里,大大缩短广西内河出海里程(缩短563公里)。
具体来说,“平”指平塘江,“陆”指陆屋江。从横县西津水电站库区的江口圩溯平塘江而上,可以到达沙坪镇;从钦州溯钦江而上,可以到达陆屋镇,从陆屋镇溯钦江的支流陆屋江而上,可以到达旧州镇。只要在沙坪镇和旧州镇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就可以把西江(横县段称郁江)和北部湾连接起来了。
狭义上说,“平陆运河”是指从平塘江至陆屋江之间新开挖的约30公里的运河;广义上说,“平陆运河”是指从西津水电站库区的平塘江口到钦州的钦江出海口沙井港,长约122公里。
据史料记载,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建设“平陆运河”的设想。早在1915年,有关部门就曾组织过对“平陆运河”的勘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广西两省区曾于1951年、1958年、1960年,广西曾于1975年、1979年组织力量进行过勘察,并先后提出了《平陆运河规划报告》。1992年11月,广西交通厅编写了《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立项报告》;1994年4月,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写了《平陆运河情况介绍》。此后,有关“平陆运河”的话题不时被提起。
2017年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2017 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1 号),发出《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式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规划》在“十三五”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储备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列入的有:南海国际邮轮母港及航线工程、北部湾经济区修造船及海工基地、南宁机场 3 号航站楼、平陆运河、广西北部湾石化产业基地、国家新型村屯建设示范带、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南宁试点工程、中国—东盟跨 境电商结算及支付平台、广西“南菜北运”蔬菜生产基地、 中国—东盟环境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广西)。“平陆运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沟通西江和北部湾的“平陆运河”已经规划了100年,南宁人什么时候可以坐船去钦州?似乎为时不远了。
现在的钦江已经不是百年前的钦江了,由于沿岸种植经济林木及过度采砂,河床降低,高差不一,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河段,很多地段接近断流,钦州到陆屋段早已经不具备通航能力了。
疏通河道也不难。而且可以引郁江水来补充钦江。
古代不需要平陆运河,现在还需要吗?
钦江不具有航运能力,平陆运河以后的功能最多是补充钦江水,为钦州生活和工业用水服务。
现代航运的作用不可替代。没有长江和珠江的航运助力,就不会有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今天。
平陆运河引调郁江的流量可大可小。必要时可以降低到0。而且广西已经建设了无数的大型水库,预备足够的水量来给珠三角压咸。比如百色水库,天生桥水库,大藤峡水库。珠三角压咸不存在问题。
平陆运河新开河段只有25公里。剩下的主要任务就是疏浚钦江100公里,靠挖沙船就可以完成疏浚任务,工艺简单,占地少,挖出来的沙子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一举两得。
西江发生大洪水时,平陆运河还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每年的夏天,不管是南宁还是钦州,都是水大的,而这水就这样白白地流到海里去了,所以一旦大藤峡工程做好了,这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就变成一个交通的好利器,不管是南宁还是柳州,百色、贵港、梧州,都可以通船直达钦州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