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6444|回复: 0

[焦点民生] 上好“健康第一课” 别让开学季成为生病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

1536284622133557.jpg

  开学季,“健康第一课“要上好。
  (记者 林声远 摄)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适逢“开学季”,学生从各地返校,易将致病菌及病毒带入学校,容易在体弱、抵抗力差的学生群体中引发传染病在校园内聚集发生。因而,上好开学“健康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北流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陈天明指出,因季节性原因,在开学季里,学生容易爆发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急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流行性疾病。
  各种腹泻较常见
  秋季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该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表现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该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秋季呕吐——诺如病毒为全人群普遍易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感染发病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俗称“秋季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进食了不洁食物,造成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发生腹泻的常见原因——消化系统不成熟,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免疫功能不成熟,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喂养及饮食不当,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多发生在秋季。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预防措施——提倡适量饮食,食勿过饱,避免不洁食物,勿进食难消化食物。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手足口病需重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发病原因——流行季节,人口聚集,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接种疫苗。
  当心“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该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该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该病多于夏秋季节流行,自然病程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发病原因——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患者的眼、物品、手、水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与患者共用洗脸毛巾、脸盆等;或者接触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生产工具、娱乐玩具等;或者通过污水、家庭传播。
  预防措施——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重视公共卫生,加强对学校、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流行性感冒高发
  流行性感冒高发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预防措施——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注射流感疫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